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贺 婧摘要:终末期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慢性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其治疗过程中病人常会产生成为他人负担的感受,这种感受称为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㊁治疗决策等,不利于疾病的治疗㊂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㊁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㊁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㊂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感受负担;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2104/j .i s s n .1674-4748.2019.24.007 终末期肾病(e n ds t a g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E S R D )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慢性病,随着患病率的逐年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E S R D 病人的患病率可达1200例/100万,我国89.5%的终末期肾衰竭病人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s i s ,MH D )[1]㊂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以弥散㊁超滤㊁吸附和对流等原理进行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的过程[2-3]㊂而由于疾病的不可治愈性和治疗的终身性,病人在接受透析治疗延长生命的同时面临着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4]㊂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具有较高的衰弱患病率,衰弱可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死亡风险[5]㊂且长期维持血液透析会导致病人出现高血压㊁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加之维持血液透析费用高昂,病人容易出现内疚感及挫败感,且普遍担心成为家庭负担,这种消极的感觉称为自我感受负担(s e l f -p e r c e i v e db u r d e n ,S P B )[6],这种负担感受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7]㊂使病人产生焦虑㊁内疚等消极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会产生 加速死亡 或 安乐死 的想法[8]㊂尹建华等[9]研究指出,慢性疾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越重,病人越容易出现愧疚㊁自责㊁焦虑等心理反应,进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㊂本文总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作者简介 贺婧,本科,单位:450000,郑州大学护理学院㊂引用信息 贺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9,17(24):2965-2967.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㊁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㊂1 自我感受负担相关概念S P B 这一概念最早由C o u s i n e a u 等[10]在2003年提出,他们认为自我感受负担是个多维的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被照顾者由于依赖照顾者而产生挫败感和内疚感,二是病人由于自身照顾需求给照顾者带来的身体㊁情绪㊁心理㊁经济等负面影响的担忧㊂M c P h e r s o 等[11]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访谈法(i n t e r -p r e t a t i v e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i c a l a n a l ys i s ,I P A )对晚期癌症病人进行了研究,并对S P B 的概念进行了修正:自我感受负担是由于个体的疾病和照顾需求影响到他人而产生的移情担忧,导致内疚㊁抑郁㊁负担感和自我感觉的降低㊂2008年,我国学者田秀丽[12]在国内提出S P B 这个概念,近年来国内关于S P B 的研究有增多趋势,研究对象包括癌症病人[13]㊁C O P D 病人[14]㊁血液透析病人[15]㊁脑卒中病人[16]等,研究对象年龄段也涵盖老年㊁青壮年㊁儿童㊂2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终末期肾脏病已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而终末期肾脏病病人在长期的透析治疗中,由于经济负担㊁照护需求㊁情感压力等容易产生自我感受负担㊂国内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MH D 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处于中度水平,主要负担类型不统一㊂张世慧[17]随机抽取成都某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7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所有病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8.71ʃ6.58)分,情感负担最重㊂李雪等[6]选取在其血液透析室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386㊃5692㊃全科护理2019年8月第17卷第24期例,采用一对一询问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㊂研究显示,91.60%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S P B,病人S P B s评分为(35.3ʃ7.4)分,处于中度水平,经济负担和情感负担较重,尤其是经济负担㊂谭旭妍等[18]研究显示临床上超过90%的MH D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㊂栾少雪等[20]的研究也显示MH D 病人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为(36.25ʃ3.58)分㊂但近年来也有少数研究显示MH 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度水平,如杨冬菊等[21]采用便利抽样,以成都市某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 D治疗的11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MH D病人S P B S总分为(25.89ʃ8.32)分,处于轻度S P B水平;74.6%的MH D病人有不同程度的S P B,其中轻㊁中㊁重度S P B分别占41.2%, 25.4%,7.9%㊂以经济负担为主㊂且研究显示青年MH 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较老年人轻㊂如杨冬菊等[22]采用便利抽样,以83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青中年病人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青中年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25.31ʃ8.54)分,处于轻度水平,且以经济负担为主㊂杨道能等[21]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16例老年MH D病人,研究得出本组病人S P B得分为(38.40ʃ35.0)分,为中度水平,大部分病人均存在S P B且以中㊁重度居多㊂3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干预措施3.1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是病人在处理疾病时执行的自我护理活动㊂据统计,血透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比较低,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与透析质量密切相关,而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透析质量[24]㊂研究表明,血透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层次越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就会越严重㊂王玲玲[25]通过饮食指导㊁用药指导㊁保护动静脉内瘘指导㊁心理调节等方法对68例MH D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明显升高,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明显降低㊂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以通过小组讨论㊁个体化指导㊁相关咨询㊁知识讲座等措施,教会病人充分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病人采取自我行为可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㊂3.2协同护理干预相关研究表明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降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26]㊂协同护理模式(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c a r e m o d e l, C C M)是指以病人及其家属自我护理为中心的护理,不需要额外地增添其他护理人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让病人参与护理[27]㊂贾福艳[28]对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干预: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病人及家属共同制订护理计划,鼓励家属给予病人心理支持㊂分别于干预前㊁干预1个月㊁2个月㊁3个月记录病人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并进行比较分析㊂干预组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㊂这一结果与胡燕利等[29]在脑卒中病人协同护理干预的结果相一致㊂3.3积极的心理干预MH D病人容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如焦虑㊁抑郁㊁自我感受负担㊁悲观绝望等㊂研究表明,消极悲观的病人治疗依从性差㊁营养状况不佳,透析充分性降低,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可导致自残㊁自杀倾向[30]㊂因此,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对改善其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㊂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㊂目前针对MH D病人,研究者多采用一种或多种心理干预措施同时结合运动锻炼㊁健康宣教等辅助措施,对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个体或小组干预,均取得了一定疗效㊂国外学者E s p a h b o d i等[31]研究显示,健康宣教可以降低血液透析病人抑郁与焦虑情绪㊂我国学者尹建华等[32]也证实多元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MH 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㊂卓少贤等[33]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效缓解了MH D病人的焦虑情绪㊂韩丹等[34]对干预组MH D病人采取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在改善其负性情绪的同时,挖掘其潜在积极力量㊂研究结果显示行积极心理干预5周后干预组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㊁一般自我效能和乐观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㊂4小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㊂但其在延长病人生命长度的同时也为病人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加重了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从而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㊁生活质量㊂针对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且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多处于中度的情况,护理研究人员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㊁协同护理干预㊁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㊂但目前大多数研究的研究对象比较广泛,针对特定人群的比较少,尤其是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㊂因此,今后研究人员可关注特定人群的研究,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㊂参考文献:[1]唐春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D].广州:㊃669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u g u s t2019V o l.17N o.24中山大学,2010.[2] V A L S A R A JBP,B H A TS M,P R A B HU R,e t a l.A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h e m o d i a l y s i s i ns o u t hk a r n a t a k a: l i v e de x p e r i e n c eo f p e r s o n su n d e r g o i n g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J K I M-S U,2014,3(2):90-100.[3] C H O UCP,C HU N G YC.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m u l t i m e d i a i n t e r a c t i v ep a t i e n te d u c a t i o no nk n o w l e d g e,u n c e r t a i n t y a n d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e n d-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J].JC l i n N u r s,2012,21(9-10):1223-1231.[4]张琳,张红梅,刘晓辉,等.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3):459-462. [5]杜兰玉,胡霞,王向弘,等.3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8,25(20):37-41. [6]李雪,孙晓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4):258-263.[7] M C P H E R S O N A,W I L S O N K G,MU R R A Y M A.F e e l i n g l i k e ab u r d e n:e x p l o r i n g t h e p e r s p ec t i v e so f p a t i e n t sa tt h ee n do f l i f e[J].S o c S c iM e d,2007(2):417-427.[8]陈翼,胡秀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07-1313. [9]尹建华,郝建春,杨欢.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4A):1262-1264.[10] C O U S I N E A U N,M C D OW E L LI,H O T Z S,e ta l.M e a s u r i n gc h r o n i c p a t i e n t sᶄf e e l i n g s o fb e i n g ab u rde nt o t h e i r c a r e g i v e r s: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r e l i m i n a r y v a l i d a t i o no fas c a l e[J].M e d i c a lC a r e,2003,41(1):110-118.[11]M C P H E R S O N CJ,W I L S I N K G,C H Y U R L I A L,e t a l.T h eb a l-a n c e o f g i v e a n d t a k e i n c a r e g i v e r p a r t n e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ne x a mi n a c t i o no f s e l f-p e r c e i v e db u r d e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 e q u i t y,a n d q u a l i t yo f l i f e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a r er e c i p i e n t sf o l l o w i n g s t r o k e[J].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P s y c h o l,2010,55(2):194-203. [12]田秀丽.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体验的研究[D].泰安:泰山医学院,2008.[13]徐悦洋,卫莉,杨长永.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3):1032-1035. [14]朱剑婷,华雪,李美茜,等.C O P D患者正念水平与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6): 1938-1941.[15]栾少雪,徐凌忠.自我护理能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㊁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38-40.[16]刘同欣,闫巧云,贺亚楠.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在家庭支持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46(5):549-552.[17]张世慧.自我管理行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8):11-12;15. [18]李雪,孙晓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4):258-263.[19]谭旭妍,蔡益民,刘旺兴,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39-40.[20]栾少雪,徐凌忠.自我护理能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㊁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38-40.[21]杨冬菊,郑浩天,蒋晓莲.MH 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㊁自我效能和自尊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8,17(4): 262-264;271.[22]杨冬菊,蒋晓莲.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青中年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8,25(3):71-73.[23]杨道能,魏万宏.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 60-61,62.[24]李雪,孙晓晶.自我管理行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562-566. [25]王玲玲.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9):50. [26]黄梅,黄唯麟,丁晓渝.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效能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 3411-3413.[27]李铀氢,钟玉杰,杨明珠.协同护理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63-64. [28]贾福艳.协同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1):125-127.[29]胡燕利,谢家兴.协同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19-121. [30]董永欣,时秋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141-142. [31] E S P A H B O D IF,H O S S E I N IH,M T R Z A D E M M,e t a l.E f f e c t o fp s y c h o e d u c a t i o n o n 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 a n x i e t y s y m p t o m s i n p a t i e n t s o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J].I r a n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i a t r y a n dB e h a v i o r a l S c i e n c e s,2015,9(1):227.[32]尹建华,郝建春,杨欢.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0):1262-1263;1264.[33]卓少贤,张家明,吴凤金,等.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32(6):831-833.[34]韩丹,李玙,刘娜,等.积极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8):1143-1146.(收稿日期:2019-02-26)(本文编辑郭海瑞)㊃7692㊃全科护理2019年8月第17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