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生化-糖代谢
磷酸Glc异构酶
H
fructose-6-phosphate,F-6-P 特点: ①反应的△Go′变化很小,反应可逆。 ②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的羰基C由C1移至C2 ,为C1位磷 酸化作准备,同时保证C2上有羰基存在,这对分子的β 断裂, 形成三碳物是必需的
⑶ 6-磷酸果糖再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
1 2 3 4 5 6
HO H H H2C C C C C H2C O H OH OH O HO P OH O O HO P HO O
1 H2C
HO O P O HO O OH
4
H C HC H2C
O
醛缩酶
2 3
C CH2
+5
6
OH O
HO P OH O
磷酸二羟丙酮
fructose-1,6-diphosphate (F-1,6-2P)
糖类是指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
一.糖类在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 氧化供能:糖类占人体全部供能量的70%。 ②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核糖: 构成核酸 *糖蛋白: 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糖脂: 生物膜成分 ③转变为体内的其它成分 *转变为脂肪 *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糖酵解 : 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在组织细
胞中降解成丙酮酸, 并释放出能量生成 ATP 的过程。
它是葡萄糖最初经历的酶促分解过程 , 也
是葡萄糖分解代谢所经历的共同途径。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无氧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在细胞溶胶
(cytoplasm)中进行。 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的反应过程 包括两个 部分,可分为活化、裂解、放能三个阶 段,十步反应。
3-磷酸甘油醛经脱氢、磷酸化、脱水及放能 等反应生成丙酮酸和ATP. 包括五步反应:
P O OH
特点: ①此反应在体内不可逆,消耗1个ATP。 ②反应由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是主要的调节位点
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一分子 F-1,6-BP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 变的磷酸丙糖(triose phosphate),
(4)
醛缩酶
(5)
磷酸丙糖异构酶
⑷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的生成
二.糖代谢的概况
主
缺氧 供氧充足
食物
糖酵解 有氧氧化 (CO2、H2O、ATP)
磷酸戊糖途径
(5-磷酸核糖、NADPH)
糖异生
血 中 葡 萄 糖
合成 分解
糖原
三.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及定位
1、分解代谢途径
葡萄糖 糖酵解 丙酮酸
(有氧或无氧)
(无氧)
乳酸 乙醇
(有氧)
6-磷酸葡萄糖 乙酰 CoA
磷酸戊糖 途径
⑴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O C H HO H H C C C C OH H OH OH
O
H
H C
H
C C C C
OH H OH OH
ATP
Mg
ADP 2+
HO H H
H2C OH
已糖激酶
糖酵解过程的第一 个限速酶
O P O
-
H2C OH
HO
glucose
HO
glucose-6phosphate (G-6-P)
OH
H2C C HO H H C C C H2C O OH O H OH OH HO P O OH
H2C C
O
-
-
P O OH
O H OH OH HO
ATP
Mg2+
ADP
HO H
C C C H2C O
磷酸果糖激酶-1
H
糖酵解过程的第二个限 速酶 fructose-1,6-biphosphate,F-1,6-BP
特点:①此反应不可逆,消耗1个ATP. ②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⑵ 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转变为6-磷酸果糖
O C H HO H H C C C C H2C H
H2C C HO H C C C H2C O
OH O H OH OH HO P O OH
OH H OH OH OH O P OH O
三羧酸循环 (TCA)
NADH FADH2
呼吸链氧化 磷酸化
2、分解代谢途径及定位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胞饮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中心体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内质网 吞噬 溶酶体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分泌物
细胞膜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Section 1 糖酵解(glycolysis)
Mg2+
ADP
激酶:催化ATP分子与底物之间的磷酸基转移的酶称激酶, 激酶一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Mg2+可以掩盖ATP/ADP 分子中磷酸基氧原子的负电荷,使葡萄糖C-6/C-1位的羟基 易于对ATP的γ –位磷原子进行亲核攻击. 机理:葡萄糖C-6/C-1位的羟基对 ATP的 γ–位磷原子的亲核 进攻击
第六章 糖 代 谢
Chapter 6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 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异生
教学目的: 1.掌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 的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 2.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3.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及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 过程及生理意义;糖异生 教学课时:10
3-磷酸甘油醛
机理:由于C-2的羰基及C-4的羟基存在,1,6-二磷酸果糖分子发生β 断裂,形成等长的三碳化合物 特征: ①该反应△Go′= 23.97kJ/mol,在热力学上不利,但是,由于F-1.62P的形成是放能的及甘油醛-3-磷酸后续氧化的放能性质,促使反应正 向进行。 ②在生理环境中,3-磷酸甘油醛不断转化成丙酮酸,驱动反应向右进行
(一)准备
1.葡萄糖的活化(activation)——己糖磷酸酯 的生成: 活化阶段是指葡萄糖经磷酸化和异构反应 生成1,6-二磷酸果糖(FBP,FDP)的反应过程。 该过程共由三步化学反应组成。
ATP
Mg2+ (1)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
ADP
(2)
磷酸己糖异构酶
* 磷酸果糖激酶-1
(3) ATP
⑸ 磷酸丙糖的互换
HO O P O HO O OH
H C HC O
H2C C CH2
OH O
HO P OH O
磷酸丙糖异构酶
H2C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1,6-二磷酸果糖2来自 3-磷酸甘油醛(二)贮能
3.放能(releasing energy)—丙酮酸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