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风电场330kV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批准人:审核人:编写人:编制单位:xxx公司xxx升压站工程项目部编制日期:xxx年10月330KVxxx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目录1. 概述 (1)1.1 施工规模 (1)1.2 施工依据 (1)1.3 施工工序流程图 (2)2. 施工准备 (2)2.1 人员组织 (2)2.2 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材料的准备 (2)2.3 施工前检查 (3)3. 施工步骤 (3)3.1 导线测量放线 (3)3.1.1 测量计算 (3)3.1.2 放线下料 (4)3.2 导线压接 (4)3.2.1 压接前准备 (4)3.2.2 导线压接 (4)3.3 导线架设 (5)4. 施工质量要求 (5)5. 质量保证措施 (6)5.1 安装过程控制 (6)5.2 施工项目质量检查及验收 (6)5.3 成品保护 (6)6. 施工安全措施 (7)6.1 安全组织措施 (7)6.2 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控制措施 (7)330KVxxx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1. 概述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全站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线的压接架设施工。
1.1 施工规模啊本工程需安装的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线采用钢芯铝绞线和耐热铝合金导线,各电压等级软母线1.2 施工依据1.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1.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DL/T 5161.4-2002;1.2.3 工程电气部分施工图设计;1.2.4 业主和供货厂家签订的技术协议、制造厂家提供的软母线使用说明书;1.2.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Page 1 of 8330KVxxx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1.3 施工工序流程图2. 施工准备2.1 人员组织2.2 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材料的准备Page 2 of 8330KVxxx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2.3 施工前检查核对钢芯铝绞导线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图相符,检查质量合格证明应齐全,检查导线外观不应有扭结、松股、断股、严重腐蚀和其他明显损伤等缺陷。
核对金具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图相符,检查质量合格证明应齐全,零件配套齐全,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锈蚀、滑扣等缺陷,镀锌不应剥落;线夹与导线接触面应光滑平整,悬垂线夹的转动部分应灵活;核对绝缘瓷瓶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图相符,检查质量合格证明应齐全,瓷件应完整无裂纹,胶合处填料完整、结合牢固,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规定试验合格。
检查液压泵、压接机是否完好,油管、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试启动空转观察是否正常运行,油管及接头有无油渗漏现象,油压表指数是否位于正常范围。
检查压接机钢模是否与需压导线及金具配套,液压钳应与钢模配套,压模应经测量符合压接的技术规定。
检查机动绞磨、滑轮、双钩等紧线机具,绞磨应运转正常,紧线用的滑轮直径不应小于导线直径的16倍,轮槽尺寸应与导线匹配。
3. 施工步骤3.1 导线测量放线3.1.1 测量计算使用钢卷尺逐相实测,按设计图纸注明的驰度并根据拉力计算公式算出其导线长度。
具体方法如下:3.1.1.1 将各档软母线编号,用钢卷尺测量各档母线构架每相两端挂线孔中心之间的距离(档距);3.1.1.2 实际秤重绝缘子串重量:按设计图将各种耐张绝缘子组装成串(含挂线金具及屏蔽环)后秤重;3.1.1.3 用紧线器将各种耐张绝缘子串拉直(含挂线金具),测量每相绝缘子串长度(精确到毫米)。
应注意同型号耐张绝缘子串之间的长度误差,须进行搭配。
3.1.1.4 将导线各截1米进行秤重(注意考虑含间隔棒、T型线夹、耐张线夹的重量平均分配到每米导线的重量);3.1.1.5 查阅设计图中的引下线位置,估算引下线大致长度并画简图标注;3.1.1.6 按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导线力学计算公式计算导线、绝缘子串、引下线在下列4种状态时的重量:(1)无冰无风,(2)覆冰B=10mm,风速V=10m/秒,(3)无冰有风V=30m/秒,(4)无冰有风V=10m/秒将所得数据和导线的截面、膨胀系数、弹性系数等代入导线力学计算公式,即可得到从-30℃~40℃Page 3 of 8330KVxxx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温度下导线的下料长度。
测量工作应由两个人配合完成。
在测量两设备之间的档距时,测量用的钢卷尺须拉紧,从两设备线夹的内侧孔中心测量,然后让视线垂直于孔中心读数,记录下实际测量尺寸。
同一长度应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为最终数据。
设备引下线有两种,从母线T型线夹引下和从母线端部耐张线夹引下。
母线T型线夹位置应预先确定,以便一次压接。
在地面从设备接线板引一条与母线垂直的线,在测量档距时,在测绳上结一引下线绳,绳上系吊锤将引下线绳拉直,拉动测绳,当绳至地面所标出的垂直线位置时记下引下线绳与某一侧挂环里口的距离,用此值减去绝缘子串长度即得T型线夹位置。
母线挂好后,直接将测量绳从母线T型线夹位置处直接接到设备线夹处,根据核实的弧垂(或设计驰度值)比量出长度。
弧垂以大于安全距离又较美观为度。
3.1.2 放线下料根据施工方便确定放线架位置,将导线盘固定在放线架上离地面至少200mm,线盘可自由旋转即可。
用人力拉动导线,盘上由人力推动助放。
在导线架前方地面上铺垫一层彩条布,以防放线时导线在地上拖拉磨擦而损坏。
在放线的地方加层软布包裹对导线进行保护。
放足一根长度时,仔细测量尺寸并作标记,导线的实际切割长度应比经计算所得的导线实际长度多预留20~50mm。
标记两侧用铁丝绑紧,以防在切割过程中导线出现散股,从标记处用钢锯锯断或用液压钳切断,导线端面应整齐无毛刺。
在放线过程中,导线不得在地面上摩擦,对导线严格检查,有下列质量缺陷的导线不得使用:(1)同一导线截面处损伤面积超过导电部分总面积的5%;(2)松股、断股、扭结、腐蚀。
3.2 导线压接3.2.1 压接前准备3.2.1.1 检查软母线与配套金具的规格和间隙是否匹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2.1.2 用棉纱蘸汽油或丙酮清洗清洗导线外表及线夹内外管壁,不得残存有泥土、水分、油污及其他脏物,清洗长度不小于连接长度的1.2倍。
导线头部需压接部分的外层铝股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后,涂以导电脂。
3.2.2 导线压接3.2.2.1 导线压接施工时,在正式压接前应先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压接。
质量标准:(1)试件的握着力不应小于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2)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距尺寸S的最大允许值为:S=0.866D+0.2式中D为管外径,单位mm。
Page 4 of 8330KVxxx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试压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管子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压。
3.2.2.2 压接步骤:首先在导线一端进行压接。
压接前首先确定线夹的安装方向,使线夹的光滑安装面朝向与设备接线端子以便于连接。
用尺子测量线夹孔的深度,导线端头伸入耐张线夹或设备线夹长度应达到规定长度,以确保压接后的握着力符合要求。
在压接时,第一模压接必须在导线与线夹接触面的底部进行,在母线上作记号,详细了解导线插入深度。
压接时,打开压接钳的螺栓,放入线夹,拧紧螺栓,然后轻回1/5圈。
压接方向由接线板向导线顺序压接。
压接时必须保证线夹的正确位置,不得歪斜,每模压接压力不小于0.8MPa,液压机操作必须使每模都达到规定压力,不应以压平为标准。
相邻两模间重叠不应小于5mm;压接后导线不应有隆起或松股,线夹弯曲度不应大于其全长的2%;压后管子应外观平直,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扭曲及弯曲现象,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应出现裂缝。
如有毛边应用锉刀锉掉。
用游标卡尺测量三个对边距应符合质量要求。
3.3 导线架设3.3.1 在架设施工现场按设计图要求组装好金具和绝缘子串,擦干净绝缘子上的脏物,调整使绝缘子串碗口均朝上。
绝缘子串弹簧销应有足够弹性,开口销应打开,不得有折断和裂纹。
3.3.2 将压好耐张线夹的导线搬运到架设处展放,放线时严禁导线与地面摩擦(采用地面铺设彩条布等预防措施),将耐压线夹与绝缘子串金具连接好。
3.3.3 在挂线的构架上挂好滑轮,将钢丝绳穿过滑轮,用机动绞磨通过滑轮将导线一端牵引至构架上,构架上的高空作业人员将绝缘子串挂好,将螺母上紧并装好开口销。
用同样方法将导线另一端挂到构架上。
紧线时必须匀速且慢,挂线时要尽量减小导线所承受的牵引张力。
3.3.4 高空作业人员将温度计挂在杆塔的背阴面,观察读数,导线架设时如气温波动范围在±5°C内,可不对导线进行调整。
3.3.5 检查三相导线的弛度是否一致,并按记录表格填写误差。
3.3.6 母线跳线和引下线应呈悬链自然下垂。
3.3.7 安装完毕后,对母线各安装部分实施复检,测量驰度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做好施工记录。
4. 施工质量要求4.1 切断导线时端头应加绑扎,端面应整齐,无毛刺,并与线股轴线垂直,压接导线前需要切割铝线时,严禁伤及钢芯。
4.2 导线端头伸入耐张线夹或设备线夹长度应达到规定长度,以确保压接后的握着力符合要求。
4.3 线夹压接后,相临两模重叠不得小于5mm,管子压完后外观平直,如有毛边应锉掉。
4.4 线夹不应有明显扭曲及弯曲现象。
液压管压接后,测量其对边距尺寸S的值,其最大值应满足Page 5 of 8330KVxxx升压站工程软导线压接架设施工方案S max≤0.866D+0.2mm(D为管外径)测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
4.5 软母线不得有扭结、断股和明显松股,同一截面处损伤面积不得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的5%。
4.6 软母线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误差为+5%、-2.5%,同一档距内三相母线的弛度应一致,相同布置的分支线,宜有相同的弯度和弛度。
4.7 线夹螺栓必须均匀拧紧,紧固U型螺丝时,应使两端均衡,不得有歪斜,螺栓长度除可调金具外,宜露出螺母2~3扣。
4.8 设备连线和引下线安装后,应呈侧悬链状自然下垂,其与构架及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室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规范要求。
4.9 软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电器接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加应力。
4.10 绝缘子串组合时,连结金具的螺栓锁钉及紧锁销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且应完整,其穿向应一致,耐张绝缘子串的碗口应向上,绝缘子串的挂环、碗头挂板及锁紧销等应互相匹配。
5. 质量保证措施选派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负责软导线液压压接施工及绞磨吊装施工等关键作业;在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环境交底,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内容、技术要求、具体施工流程、施工中的主要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施工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