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系统介绍
第三章 锅炉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锅炉的组成部分: 锅的组成部分: 汽包(锅筒)、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 炉的组成部分: 炉膛、燃烧器。 锅炉本体: 炉膛、燃烧器、锅筒、水冷壁、对流受热面、钢架和炉 墙等组成锅炉的主要部件,称为锅炉本体。 锅炉的其他重要辅机: 燃料输配送装置、送引风装置、给排水装置、水处理设 备及管道、除尘及除灰、脱硫脱硝系统、控制系统等
V 多,V挥发使煤的孔隙多,反应表面积大,反应速度加快 V 多,煤中难燃的固定碳含量少,煤易于燃尽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中M、A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水分M、灰分A M、A 高,煤中可燃成分相对减少,煤的热值低 M、A 高,M 蒸发、A熔融均要吸热,炉膛温度降低 M、A 高,增加着火热或包裹碳粒,使煤着火、燃烧
挥发分含量较高,约10~45%,着火及燃烧均 较容易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贫煤 挥发分含量10~20%的烟煤
挥发份较少,性质介于无烟煤与烟煤之间,燃 烧性能方面比较接近无烟煤; 劣质烟煤 挥发份20~30%;但水分高,灰分 更高的烟煤 发热量低,为11000~12500 kJ/kg 这两种烟煤着火及燃烧均较困难
二 压强 压强: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 ——用符号P表示。 常用单位MPa。 *压强一词一般在学术上应用,工程上我们习惯的把压强称 为压力。 常用压力间的换算关系:1kgf/cm2=0.098MPa≈0.1 MPa 1 MPa=10.2 kgf/cm2≈10 kgf/cm2 绝对压力:以压力等于零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P 绝 )。
4、锅炉型号
第二章
燃料分类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通过燃烧释放热能的可燃物质
在自然界所处的状态:固体(煤);液体(原 油、重油和渣油);气体(煤气和天然气) 获得方法:天然燃料(未加工);人工燃料 (木炭、焦炭和石油制品) 用途:工艺燃料(炼焦、锻造和化工,焦结性 好,杂质少);动力燃料
煤的常规特性
540/540
540/540 545/545605/605 545/545
420,670
1025 2008 1900-3033 1650-2650
锅炉内为什么会有压力呢?蒸汽锅炉是因为锅内的水
吸收热量后,由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其体积增大很多,
由于锅炉是密闭的容器,因而限制了水汽的自由膨胀,结 果就使锅炉各受压部件受到了水汽压力的作用。而热水锅 炉内压力则来自高水位形成的静压力;强制循环采暖系统 的热水锅炉,其压力来源于循环泵的压力。
室燃炉 室燃炉所用燃料有煤粉、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可 分别称为煤粉炉、燃油炉和燃气炉。室燃炉的燃料由输 送管道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中燃烧,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由一次风管、二次风管以及三次风管分别送入。 注意:可以用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层燃炉 由手工方式或机械方式向炉膛内送煤或其他固体燃 料,在炉排上形成燃料层,燃烧所需的空气由风机送入 燃料层下的送风仓,透过燃烧层进行燃烧瓜而产生高温 烟气。 注意:只能用固体燃料
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煤的元素 分析成分 煤的工业 分析成分 碳(C)、氢(H)、氧(0)、氮(N)、硫(S) 水分(M)、灰分(A) 水分(M)、挥发分(V)、灰分(A)、 固定碳(FC)
煤中的氢、氧、氮、硫 与部分碳所组成的有机 可燃元素 C (固定碳和挥发分中的 C )、 H 、 化合物加热后分解,形成 S(可燃硫 S r 和硫酸盐硫 S ly) 气体挥发出来 不可燃元素(内部杂质) O、N 不可燃成分(外部杂质) 可燃气体 挥发分 M(内、外)、A
锅炉系统介绍
第一章
概述
1、 锅炉概述
锅炉是由一个“锅”和一个“炉”组成的一种能量
转换设备。锅是蓄热和传送热能的设备,它通过介质水
和蒸汽,把炉所转化来的热能大量吸收并传递出去进行 使用。炉是化学能源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并通过 受热面将热能传递给水和蒸汽,变成热能和动能并转送 出去加以利用。
锅炉的组成
沸腾炉 沸腾炉所燃用的煤被破碎成10mm以下的颗粒,送入 存有大量床料(灰颗粒或石英沙)的炉炉床,炉床下部送 入的空气向上以一定流速推动床料,使燃料和料床在炉 床中翻滚浮动而呈“流态化”燃烧,这样的料床称为鼓 床或流化床。现在常用的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注意:沸腾炉的燃料也是固体燃料。
3、锅炉机组的容量、参数 表示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锅炉的蒸发量、 压力、和温度三项。 一、额定蒸发量 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保 证热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单位为t/h(或kg/s) 注:热水锅炉容量为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单位为MW(或万 大卡/时)
中压
高压
3.9
9.9
450
540
150 172
205-225 220-250 250-280 267-302 267-277
35,6125,200 300 600 600 1000 500,800
超高压
亚临界 超临界
13.8
16.8-18.6 25-27.6 25
灰融 特性 ST(0C)
褐煤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无烟煤
碳化程度高,含碳量很高,达95%,杂质很 少,发热量很高,约为25000~32500 kJ/kg; 挥发分很少,小于10%,Vdaf析出的温度较高 (可达400℃),着火和燃尽均较困难,储存时不 易自燃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煤的常规特性
氧弹式量热计
煤的常规特性
相关概念
标准煤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310 kJ/kg 的燃料为标准煤(7000大卡)
标准煤耗量
Qar .net Bb Bs 29310
B s ——分别为标准煤耗量与实际煤耗量 式中 B b、
煤的常规特性
煤灰的熔融特性
高温下煤灰的熔融性 用灰熔点表示,煤灰的角锥法确定
Car H ar Oar N ar S ar M ar Aar 100%
Cad H ad Oad N ad S ad M ad Aad 100%
Cd H d Od N d S d Ad 100%
Cdaf H daf Odaf N daf S daf 100%
(五)按锅炉水循环方式分类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 强制循环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 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在锅内循环的动力来于自身的汽水 比重差。强制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给水泵。而复合循环 锅炉的动力既有来自汽水比重差,又有给水泵的动力。 (六)按蒸汽压力分类可分为:低压锅炉(压力 ≤2.45MPa)、中压锅炉(压力2.94-4.9MPa)、高压锅炉 (压力7.84-10.8MPa)超高压锅炉(11.8-14.7MPa)亚临 界压力锅炉(15.7-19.6MPa)和超临界压力锅炉(压力 ≥22.0)
燃料中的硫化铁加剧磨煤部件的磨损
灰熔点(ST) 灰分在熔融状态下粘结在锅炉受热面上造成结渣,危及锅
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于固态排渣炉, ST< 1350℃ 可能结渣
煤的分类
我国煤的主要分类指标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含量 可分为三大类:褐煤( Vdaf含量>37% )、烟煤 ( Vdaf含量>10% )、无烟煤( Vdaf含量≤10% )
锅炉机组
锅炉本体
辅助设备
送风机、引风机、燃料供应 及制备、除灰、除渣、测量
锅
炉
与控制等
锅炉的汽水系统,用以完成水变 成蒸汽的吸热过程。由汽包、下 降管、联箱、导管及各热交换受
锅炉的燃烧系统,用以完成煤的 燃烧过程。由炉膛、燃烧器、烟 道、炉墙构架等非承压部件组成
热面等承压部件组成
2、锅炉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有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生活用 锅炉; (二)按输出介质分类: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 汽水两用锅炉; (三)按燃料分类:有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 炉; (四)按燃烧方式分类可分为:层燃炉、室燃炉和介 于二者之间的沸腾(流化床)炉。 层燃炉和沸腾炉只适合于燃煤,而室燃炉煤、油气都可 以燃烧。
褐煤 碳化程度低,含碳量低,约为40~50%,水 分及灰分很高,发热量低, 约10000~21000 kJ/kg; 挥发分含量高,约40~50%,甚至60%,挥发 分的析出温度低(<200℃),着火及燃烧均较 容易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烟煤 碳化程度次于无烟煤,含碳量较高,一般为 40~60%,杂质少,发热量较高, 约为20000~ 30000 kJ/kg;
与燃尽困难; M、A 高,q2、q3、q4、q6 增加,热效率下降
M、A 高,过热器易超温
M、A 高,受热面腐蚀、堵灰、结渣及磨损加重 M、A 高,煤粉制备困难或增加能耗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中S、ST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硫分 S 可燃硫的热值低,含量少,对煤的着火、燃烧无明显影响 高、低温腐蚀;易造成受热面的堵灰 形成酸雨,污染环境
例题:已知Mar、Mad,试将空气干燥基的各种成分 换算成收到基。即推导换算系数K。
煤的常规特性
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kJ/kg) 时所释放的热量 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
高位发热量 (Qgr) 煤的理论发热量。由实验测 得的弹筒发热量(Qb)减去硫和氮生成酸的校正值 确定(式2-9) 低位发热量(Qnet) 高位发热量减去水蒸气凝结 放出的汽化潜热后,称为低位发热量(燃料在锅炉 中的实际发热量)。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中V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挥发分 V V的含量代表了煤的地质年龄,地质年龄越短,煤的碳化程 度越浅,V含量越多 V含量越多(C含量越少),V中含O量亦多,其中的可燃 成分相应减少,这时,煤的热值低 V含量越多,煤的着火温度低,易着火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