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7.1能量量子化(精华版)
17.1能量量子化(精华版)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成功地 解释了光电效应;1906年,他又将量子理论 运用到固体比热问题,获得成功;1912年, 玻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到原子结构理论中,克服了 经典理论解释原子稳定性的困难,建立了他的原 子结构模型,取得了原子物理学划时代的进展; 1922年,康普顿通过实验最终使物理学家们 确认光量子图景的实在性,从而使量子理论得到 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遗憾的是,普朗克虽然发现了能量子,但他不能 理解这一发现的意义,对自己的发现长期惴惴不 安。在发现能量子之后的长达14年时间,他总 想退回到经典物理学的立场。他曾在散步时对儿 子说:“我现在做的事情,要么毫无意义,要么 可能成为牛顿以后物理学上最大的发现。” 普朗克在做出量子假说时已年过四十。他受过严 格的经典物理学训练,对经典物理学十分熟悉和 热爱。他不愿意同经典物理学决裂,只是迫于事 实的压力,才不得不做出能量子的假说。他的能 量子理论是不彻底的,他的理论还是以承认电磁 波本身的连续性为基础的。他把自己的量子假说 仅仅局限于粒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的特殊性 上。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微观粒子的运动 是不连续的, 在发射和吸收能量的时候, 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能量是 h 的整数倍。 每份能量为: E=hν
h 6.626 10
34
J s
说明:
①黑体是个理想化的模型。例:开孔的空腔, 远处的窗口等可近似看作黑体。 ②实验表明: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 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 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 规律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因而可以反映某种 具有普通意义的客观规律。于是,在研究热辐 射的规律时.人们特别注意对黑体辐射的研究。
ε
E=nε (n=1,2,…),这个不可再分的最
小能量值ε叫能量子,简称量子。n为正整数,称为 量子数。 * 带电微粒吸收和辐射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 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和吸收的。 *能量子的能量:ε=h ( 是辐射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h=6.62610-34 J*S ----普朗克常数
无锡市第一中学
材料鉴赏:
19世纪末,牛顿定律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 很大的成功:在机械运动方面获得巨大成就。 在热学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压强、气 体的内能。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能推断一 切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另外还找到了 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 化与守恒定律。当时许多物理学家都沉醉于 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 发展到头了。
扩展阅读:变革的困难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了自 己的研究结果,他的公式受到欢迎,但他的能量子 假说,却受到冷遇,当时没有人相信他的假说。 能量的变化竟然是不连续的,这与物理学界几百年 来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直接矛盾,因此 量子论出现之后,许多物理学家不予接受,物理学界 最初的反应是极其冷淡的。人们只承认普朗克那个 同实验一致的经验性的辐射公式,而不承认他的理 论性的量子假说。
瑞利公式在长波部分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但在 紫外区(波长范围在紫外线附近)竟算得辐射强度 为无穷大,这个荒谬的结论被认为是物理学理论 的灾难,当时称为“紫外灾难”。
三、能量子 超越牛顿的发现
微观世界的某 些规律,在我们 宏观世弄看来可 能非常奇怪。
普朗克能量子理论
*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 的整数倍,
科学的发展总是在困难中前进,失败不可 怕,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课堂练习
1.请你填空:在做全国人口普查时我们关心的是:现 在全国有几___人, 班级小组长在数人数时常用:一 ___,两___;等. 2.灯向外辐射的能量是最小能量的整数倍.那么红 光的最小能量比紫光的最小能量大还是小? 3.光源发出的光能是一份一份的,那么每份光能是怎 样传到你的眼睛里呢?是均匀分布在两只眼睛里?还 是每份只传给一只眼睛上的某一处呢? 请你与同桌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猜想.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K
1000K
1200K
1400K
热辐射现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 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 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辐射规律: 1.辐射的电磁波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不同波长,辐射强度不同。 2. 温度升高,辐射强度增大,同时辐射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也在变化。
你能举出生活中“量子化”例子吗?
普朗克的量子化理论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认识。1900年不仅成为新世纪 的开始,也成为物理学的一个新纪元。18年后,普朗克为此获得了诺贝尔物 理学奖。
问题与练习
在一杯开水中放入一枝温度计, 开水静置室内,可以看到开水的温度 是逐渐降低的,既然从微观的角度来 看能量是一份一份向外辐射的,为什 么它的温度不是一段一段地降低?
理论与实验符合的让人击掌叫绝
e0 ( , T )
实验值
普朗克理论
1800K
1
2
3 4
5
67
8λ9 (μ m)
能量量子化:
宏观世界中:能量可以是任意值,可以连续变化。 例如:物体的重力势能,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 微观世界中: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一个一个的 特定值,不能连续变化。(能量量子化),例如: 物体的带电量,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半径。 量子化: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不能连续变化
一,黑体及黑体辐射
理想的热辐射体是“绝对黑体”,简称“黑 体”。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全部吸收入射的各 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在空腔壁上开 一个很小的孔,射入 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 中会发生多次反射和 吸收,最终不能从空 腔射出。这个小孔就 可以看成一个绝对黑 体。 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首先提出了绝对黑体的模型。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
黑体辐射实验 迈克尔逊—莫 雷实验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朵乌云发展成为一埸革 命的风暴,乌云落地化为一埸春雨,浇灌着两朵鲜 花。
相对论问世
普朗克量子力学的诞生
这两朵乌云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高速领域 相对论 量子力学
经典力学
微观领域
第一节:
思考与讨论 1,在炉火旁边有什么感觉? 2,投在炉中的铁块一开始是什么颜色? 过一会儿又是什么颜色?
问题:如何研究物体的热辐射规律?
注意:除了热辐射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 界射来的电磁波, 例如: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就是物体反射了 该频率的电磁波,吸收了其他频率的电磁波。一些 物体看起来很黑,其实是它吸收所有电磁波,反射 的电磁波很弱。
那么:在研究物体热辐射中,应如何避
免反射电磁波的影响?
结论:
1.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能量变化时我们可 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能量变化是连 续的,不必考虑量子化。(因为每个能量子的能量
很小,宏观物体的能量不连续变化非常不明显,可 以忽略不计。)
2.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需考虑能量量子化
意义:
普朗克抛弃了经典物理中的能量可连续变化、 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为任意值的旧观点, 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物体辐射或吸收能量只能 一份一份地按不连续的方式进行的新观点。这 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热辐射中的难题,而且开创 物理学研究新局面,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 认识已经从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为量子 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 勋爵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
“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 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 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开尔文-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辈 科学家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精确一下,在实验数据 的小数点后面再加几位罢了! 但开尔文毕竟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科学家, 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 “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 人不安的乌云,----”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辐射强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
1,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你能由图找到黑体 辐射的实验规律吗?
0
1
2
3
4
5
6
λ
(μm)
M 0 (, T )
维恩公式在 短波部分与 实验结果吻 合得很好, 但长波却不 行。
实验 瑞利理论值
维恩理论值
T=164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