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赤铁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的合成及浮选性能研究

新型赤铁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的合成及浮选性能研究

立志当早,存高远
新型赤铁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的合成及浮选性能研究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随着矿山的延伸开采,矿石品位逐年降低,难选程度逐
年加大。

对难选贫矿来说,仅靠传统的磁选工艺难以达到冶炼的要求,于是浮选
在铁矿选矿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浮选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浮选药剂的正确选择。

国内铁矿浮选药剂的开发研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浮选
药剂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多种新型高效浮选药剂已经成功的在工业上应用。

但铁矿反浮选药剂的研制开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阴离子捕收剂操作条件相
对较为复杂、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效率偏低等,所以加强新型高效赤铁矿反浮选药剂的研制对提高我国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赤铁矿
反浮选脱硅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赤铁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N-十二烷基乙二胺和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并通过单矿物试验、人工混合矿分选试验和实际矿石分选试验对其捕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对浮选药剂的
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接触角测定、动电位分析、XPS 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其捕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1)以脂肪胺和丙烯腈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加成和还原胺化反应合成了N-十二烷基-1,3-丙二胺
固体;以溴代十二烷和乙二胺为原料,以乙醇为有机溶剂,通过卤代烷氨解法合成
了N-十二烷基乙二胺固体,并通过红外光谱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熔点测
定以及元素分析对合成的两种固体进行了表征。

(2)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和N-十二烷基乙二胺对赤铁矿和石英的浮选性能,并与
传统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的浮选性能进行了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在N-十二烷基-1,3-丙二胺用量为50.0mg/L、pH=10.08 时,石英回收率达到最大值,为
98.39%;在N-十二烷基乙二胺用量为41.7 mg/L、pH=6.6 时,石英回收率达到最大值,为98.10%。

然而,两种捕收剂对赤铁矿的捕收能力均比较差,用N-十二烷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