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中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茶叶中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脾脏是重要的机体免疫器官,抗原常经脾脏巨噬细胞 处理后经T细胞发动特异性免疫。胸腺是T细胞发育和建立 细胞免疫的重要器官。将每天连续口服茶多糖的试验组小 鼠称重,并取脾脏、胸腺称湿重,测其脾脏指数、胸腺指 数(脏器湿重/动物体重),与对照组比较,连续口服14天 后,处理组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分别增加了5.0%和 5.2%,结果表明,茶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茶多糖的药用功能
1、茶多糖的降血糖功能
糖尿病本质上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间失去 正常状态下的动态平衡,一方面,葡萄糖生成 增多,另一方面机体对糖的利用减弱,从而引 起血糖浓度过高及血尿。
在中国和日本民间,常有用粗老茶治疗糖 尿病的经验。日本的临床观察表明,用茶树老 叶制成的淡茶(30年以上树龄)或酽茶(100 年以上树龄),给慢性糖尿病患者饮用(1.5g 茶叶,40ml沸水冲泡,每日3次)可使尿糖减 少,症状减轻直至恢复健康。
• 类脂(8%左右):主要是脂肪、磷脂、甘油脂、硫脂 和糖脂
• 矿物质
药效成份
茶多酚(24%-36%):主要是儿茶素,占总量的 70%以上 。
茶多酚的氧化产物 生物碱(3%-5%):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 茶皂素 芳香物质 茶多糖、 茶氨酸
一、 茶叶中的氨基酸
• 茶叶中发现并已鉴定的氨基酸有26种,除20种 蛋白质氨基酸均发现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 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
3、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等是与载脂 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而溶解、运转的。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能使胆固醇进入血 管中,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因为它能加强胆固醇通 过肝脏的排泄,被认为对机体是有益的。现代医学认 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比值的增加,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茶多糖 以单糖为基本单位的茶叶复合多糖,组成复杂,是一 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
• 乌龙茶中的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原料越老,茶多糖的含量 越高;茶多糖主要为水溶性多糖,易溶于热水。
茶叶适合于糖尿病及忌糖患者饮用?
• 糖类、蛋白质、脂肪 :茶叶糖类含量20%-25%,主要是 纤维素、果胶、淀粉、葡萄糖、果糖。单糖和双糖是构 成茶叶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能溶于茶汤中的仅占4-5%。 如果茶叶或茶粉作为食用,其中淀粉就可充分利用,糖 类利用率提高,约为大米的0.15%-0.28%,仍属低粮食品。 茶叶中蛋白含量20%~30%,基本不溶于茶汤,能溶于水的 只有1-2%。茶叶中脂肪含量很少,对人体影响很小。因 此,茶叶属于低热能饮料,适合于糖尿病及忌糖患者饮 用。
(2).拮抗由咖啡碱引起的副作用
根据Tsunoda T.等报道,茶氨酸用量为 1740mg/kg时,可显著抑制咖啡碱引起的神经系 统的兴奋,具有安神作用。此外,咖啡碱缩短由 环己巴比妥导致的睡眠时间,而茶氨酸可抵消咖 啡碱的这种作用。因此,口服和腹腔注射茶氨酸 可以拮抗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降血压作用: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均证实 GABA有降血压作用。其机理是通过抑制血压 上升酶的活性,促进体内盐分的排泄。体内盐 分过多不但引起血压上升,还引起肾脏肥大。 因而GABA还有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已有富含
GABA的降血压茶。
二、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 的营养素,也有人称之为维他命。
我国早在80年代就有用中西医结合茶叶治疗 糖尿病有效率达70%的报道。让以链脲佐菌素诱发 的高血糖病态老鼠服用,发现服用茶的冷水提取 物的老鼠血糖下降明显,达40%,同时将茶叶的冷 水提取物除去脂、蛋白质等,纯化出茶多糖,仍 具有同样的效果。据此认为,茶叶中降血糖的有 效成分是水溶性的复合多糖。
2、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
成分 含 量 对人体保健的作用
三 、 茶叶复合多糖的功能
• 茶鲜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少量其它糖 类。单糖和双糖是构成茶叶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茶叶中的 多糖类物质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等。 能溶于茶汤中的仅占4-5%。因此,茶叶属于低热能饮料,适 合于糖尿病及忌糖患者饮用。
• 酸性氨基酸:主要包括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它 们是茶叶中最重要的一类氨基酸,在茶叶中的 含量高,是构成茶叶鲜爽滋味的重要成分。
氨基酸的含量的多少与茶类关系密切
• 茶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的多少与茶类关系 密切。茶氨酸以白茶最多,其次绿茶和红 茶;若以总量而论,绿茶多于红茶和白茶, 接着黄茶和乌龙茶,黑茶含量相对较低。 但对同一茶类中同一种茶而言,则高级茶 多于低级茶。
100克茶叶 中维生素含 量(微克) 150-600
1300-1700
1000-2000
每杯茶中的含 有量(微克)
4.5-18 39-51 30-60
人体需要量 (微克/日)
1700 1800 10000
VB5(泛酸) 5000-7500 150-225
20000
VB11(叶酸) 50-75
1.5-2.3
• 茶叶维生素K的含量约每克成茶的300-500国际单 位,因此每天饮用5杯茶即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维 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故有益于人体的凝 血与止血机制。脂溶性溶于茶汤中数量不多,但 人们通过茶食的形式,依然得到充分利用。
• 维生素虽然广泛存在于茶叶中,但含量却有不同, 一般来说,绿茶多于红茶,优质茶多于低级茶, 春茶多于夏茶、秋茶。
茶氨酸(Theanine)
• 从发现到目前为止,除了在一种蕈(Xeecomus badins) 及茶梅(Camallia.Sasangua)中检出外,在其它植物中 尚未发现。
• 是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主体部分,并大量存在于茶树中, 特别是芽叶、嫩茎及幼根中,在茶树的新稍芽叶中,70%左 右的氨基酸是茶氨酸。由于茶氨酸在游离氨基酸中所占比 重特别突出,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 血栓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⑴血小板粘附和 聚结; ⑵血液凝固; ⑶纤维蛋白形成。

研究表明,茶多糖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粘附
作用,降低血液粘度,后者也直接影响血栓形成
的第一阶段;茶多糖在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抗 凝血作用,并能减少血小板数,血小板的减少将
延长血凝时间,从而也影响到血栓的形成;
• 另外,茶多糖能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由此 可见,茶多糖可能作用于血栓形成的三个环节。
第三章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及药效成分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 93.0—96.5%的有机物组成。到目前为止,茶 叶中经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有700多种, 其中包括初级代谢产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及 茶树中的二级代谢产物---多酚类、色素、茶 氨酸、生物碱、芳香物质、皂甙等。
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总称灰份,茶叶 灰份(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 中主要是矿质元素及其氧化物,其中大量 元素有氮、磷、钾、钙、钠、镁、硫等, 其它元素含量很少,称微量元素。
• GABA是在谷氨酸脱羧 酶作用下脱羧后形成的
•GABA在一般绿茶中含量仅为25-40mg/100g 干茶。但经过开发后的GABA茶其GABA含量 高达150 mg/100g干茶。其加工方法是根据植
物在厌氧或受伤情况下,细胞内会生成大量 GABA的生理现象而制定的。
•GABA的生理活性
☺安神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 质,参与脑的生理活动,具有安神、催眠等作 用。一些安眠药、抗癫痫药的作用机理就是增 加脑中的GABA的释放,达到镇静安神作用。 GABA在动物的大脑中大量存在,每天饮食多注 意摄取GABA,对维持大脑健康有一定效果。
自1922年,日本人三浦政太郎和迁村发 现绿茶中含有维生素C后,此后,茶叶中的维 生素不断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水 溶性和脂溶性的维生素有10多种。
1、Vc
• 蔬菜和水果都含有Vc,但茶叶含量有更多,由于VC 易溶于水,所以茶叶中能被全部吸收。每100克茶 叶含有100-500mg,优质绿茶大多在200mg以上, 高级绿茶的含量可高达0.5%。其含量比等量的柠 檬、菠萝、苹果、桔子还多。 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每天饮好茶3-4杯,基本上 可满足人体对Vc的需求。
营养成份
• 蛋白质 (20%-30%):主要是谷蛋白、白蛋白、球蛋 白、精蛋白
• 氨基酸(1%-4%):已发现26种,主要是茶氨酸、天门 冬氨酸、谷氨酸
• 糖类(20%-25%):主要是纤维素、果胶、淀粉、葡萄 糖、果糖
• 维生素(0.6%-1.0%):主要是维生素C、A、E、D、B1、 B2、B6、K、H和肌醇
• 由儿茶素的保护作用,茶中的Vc耐热,而蔬菜中 的Vc在烹调过程中几乎全部丧失。
表1 100克煎茶与蔬菜中维生素含量比较
名称
煎茶 菠菜
胡萝卜素 含量(mg)
13
7.3
维生素C 含量(mg)
750
65
胡萝卜 3.1
荷兰 芹菜
7.5
6
200
2、 B族维生素
名称
VB1(硫胺 素) VB2(核黄 素) VB3(烟酸)
• 茶氨酸极易溶于水,在茶汤中泡出率可达80%, 在水溶液中呈微酸性,具有焦糖的香味和类味 精的鲜爽味,茶氨酸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 强甜味。在日本已作为食品添加剂。可见茶氨 酸不仅对绿茶良好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可作为茶叶品质的重要评价因子之一。
茶氨酸营养药理功能
(1).降压功能
茶氨酸降压的动物实验。实验表明,喂饲高 剂量的茶氨酸后(1500~2000mg/kg),人为升压 的大鼠的收缩压、缩张压和平均血压均有明显下降, 但是这个有效剂量较儿茶素、色氨酸的有效剂量要 高10~15倍。茶氨酸降压作用的发现可以为开发一 种营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