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诗》PPT完美版

《马诗》PPT完美版


中国的好马: 秦始皇的兵马俑、铜车马到唐太宗 的六骏,从马踏飞燕的奇妙构想到 大宛汗血马的美妙传说,从关云长 的赤兔马到朱德总司令的长征坐 骑……
课后作业: 1、抄写《马诗》两遍,并背诵; 2、搜集《马诗》组诗中的两首 并抄写。
突出了边疆环境的险恶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 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 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 在这里挥洒。
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三、四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 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 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前两句实写 沙如雪 写景
月似钩






金络脑

后两句虚写
抒情 国
踏清秋
马的诗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 王翰 《凉州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 《登科后》
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广阔无边 的大沙漠。
唐 李贺

yān
燕 燕山:指燕然
山,今蒙古国 境内杭爱山。
何 何时将要,
什么时候 才能够。
漠/ 沙 山/ 月 当/ 金


luò

雪,
钩。钩:弯刀,是 古代的一种兵 器。形似月牙。
脑,用黄金装饰的 马笼头,说明 马具的华贵。
快 走 / 踏 清 秋。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一、二句展现了边疆战场的景色:广 阔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铺上了 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 钩的弯月。
写作背景:
诗人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 正是诗人不得志之时。而“燕山” 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 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 写。
诗人在这茫茫旷野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 得以施展,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怎能不忧虑,因 此他感叹: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自己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
自读前两句,思考:
1、“沙如雪”“月似钩”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比喻
2、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丹枫红似﹙火 ﹚, 秋水平如﹙镜 ﹚。
春花白似﹙ 雪 ﹚, 翠柳细如﹙ 丝 ﹚。
2、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
文章:韩愈《马说》 故事:关羽的赤兔马,项羽的乌骓马。
项羽的乌骓马
乌骓是项羽的坐骑。一直跟随他南征北战,建立功勋 无数。可项羽终究不是成帝业之人,公元前202年,刘邦 的大将韩信布置十面埋伏,那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几次 率领军士们突围,但可惜都失败了。韩信果真是个将才, 夜晚,他命令汉营的将士高唱楚国的歌曲。项羽的军队主 要来自江南的楚国,这样一来,听见家乡熟悉的曲调,简 直是一点斗志都没有了。项羽也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这 一夜,他喝了很多酒。追随他多年的亲密爱人虞姬也自刎 殉情。此时的项羽已经了无牵挂,跨上乌骓,带了八百子 弟,冲杀出去…… 天亮了,他们逃到了乌江边。这时跟 着项羽的兵丁只剩下了二十几个人。一位亭长劝项羽到江 东称王,重建霸业。但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 乌江边。临死前,他把爱马乌骓送给了亭长。亭长带着它 过江,但是忠于主人的乌骓自跳乌江而死,上演了一曲悲 歌。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 用了吗?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 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 唤吗?
借马自喻 托物言志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 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才华 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 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 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 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 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 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 称他为“诗鬼”。
执教者:南京市成贤街龙池小学 邰美丽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
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 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 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 “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 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 感染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松 竹 梅
泥土 谦逊 蜡烛 无私奉献
马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