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研课标说教材

二年级数学上册研课标说教材

二年级上册研课标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研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我将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说。

一、说课标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运算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 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得出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 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语言文字(体现在乘法口诀中)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目标(我是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窦桂梅主编的乐学手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1.了解:初步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2.理解: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掌握: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4.运用: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6的乘法口诀
1.掌握:熟练的掌握2~6的乘法口诀。

2.运用: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相关的知识,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
(一)内容结构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
第一节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里的内容是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的各
部分名称。

第二节是2~6的乘法口诀,这一节里的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6的乘法口诀和问题解决。

这个我在编写体例中介绍他这样编排的目的。

我把问题解决单独提出来是因为问题解决不只是最后的一个例题,我认为他是我们应该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

(二)编写体例
1.情境图:可不只是一张好看图,它几乎涵盖了这一章的内容,小飞机,小火车,关山车这几个图是学习乘法的意义时用到的,小熊气球是在学习乘法各部分名称时用到的,售货员后边的福娃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用到的,棒棒糖是在学习3的乘法口诀时用到的,还有旋转木马是在学习乘加乘减时用到的情境图,可以说这张情境图真是内容丰富呀。

2.你说我讲:乘法的初步认识中第一个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给出了具体的呈现,一共有5个
3.3+3+3+3+3=15(人);第二个问题: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有几个6;第三个问题: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数一数有几个几。

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也是先引导学生学习,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先学习5的乘法口诀,是因为学生会“5,10,15,20……”5个5个数数的基础。

在这里是先给出前两句然后让学生试着编后边的三句,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课本上直接呈现。

4的乘法口诀也是先给出一些,然后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编制口诀;到了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了。

这也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练习: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联系方式,一个是为了题型的变换,让学生达到训练的目的;二是提醒变换,贴近生活,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回顾与整理:学生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遍,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也让学生没学好的学生又学习了一遍。

最后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

(三)编写特点
1.利用情境图引出为什么学习乘法?因为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只有加
法和减法,二在这些问题中都是能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两三个相同的数相加在书写上还是很简单的,但是到了七八个也还可以,但是更多就不好写了,也不好读,所以要学习乘法。

2.怎样学习乘法呢?
多种形式学习,训练学生学习乘法的意义。

(1)先数几个几,利用小朋友在游乐场玩的图数一数有几个几。

什么是乘法的意义?
在自然数范围内,当每个加数都相同,为了方便加法计算简便,我们引入一种新的运算:乘法。

相同加数的和就等于“一个加数”与“加数的个数”相乘。

因此,乘法的最基本的意义就是解决“几个几的和”的问题。

(2)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咱们知道了乘法的意义,那我们还的会写呀。

其实刚才都说了:相同加数的和就等于“一个加数”与“加数的个数”相乘。

(3)学习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的学习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编制乘法口诀,自己参与印象更深刻,更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参与感觉不到难,也容易接受。

3.学习乘法用什么用?
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要应用到生活中,虽说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与生活,但是它最后还是要用到生活当中去,一家人吃饭这个是太常见的事了,我们天天都吃饭,都要用筷子,4个人要用几根筷子呀?
(四)知识整合
1.纵向整合
学生学习乘法是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为基础进行学习的,先学习乘法的意义,2~6的乘法口诀,再学习7,8,9的乘法口诀,二年级上册就学习了表内乘法。

以后学习更有挑战性的知识多位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等等更多的学习。

学习的知识是循序渐进呈阶梯状上升。

2.横向整合
本册书安排了三个单元数与代数的内容第二单元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学习100以内的加法给学习表内乘法做基础。

学习乘法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是给进一步学
习7,8,9的乘法口诀做铺垫。

数与代数的知识是循序渐进,呈螺旋状上升的。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要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二)评价建议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自己评价:在课上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回答问题回答的好不好,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这段时间自己的表现。

学生互相评价:在课上学生回答完问题,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自己回答的怎样,或者有没有补充等。

教师评价: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让评价正真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起到促进教学发展的作用。

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要有针对性。

家长评价:可以让孩子回家给家长讲一讲今天学习的知识。

让家长评价孩子讲得怎样,给一个反馈。

可以利用下边的评价表让学生家长给出反馈意见。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课堂评价:课堂上回答问题,动手操作,听课状态等评价。

特色作业:例如:学习乘法意义时,我可以给他留一个特色作业,让学生回家找一找有没有3个2,4个3,……。

书面测试
成长记录:这个教材每章都有成长小档案,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经历。

(三)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

1.挖掘文本资源课标、教材、教师用书,教学用具
2.巧用网络资源网络、课件、多媒体光盘等提炼
3.生活资源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4.捕捉生成资源课堂意外错误生成学生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