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气候学课件 第一章
氮气(N2):
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 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 自然条件下,氮气只能通过闪电雷暴作成形成,通过降水过程被植 物和土壤吸收利用。
氧气(O2):
作用:
✓ 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 ✓ 积极参与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 ✓ 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天气
气候
周期
短
长
系统庞大(一个能源、五个子系统)、
区 别
系统 单纯反(气气旋旋) 、稳的因定多,,年即不统大能计气单的环纯累流将积、气,下候他垫作更面为强性天调质气它、资的人料成类
不稳定
活动长期作用下的某一时段内大量天 气过程的总和
联 系
1、二者存在着统计上的联系。 2、气候不仅包括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也包括 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象学: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直接或间接用 之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2)气候学
天气某: 一地区,在某一瞬时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中的大气状 态(如气温、气压、温度) 和大气现象(风、云、雾、降水 等)的综合。是瞬时的、多变的、不稳定的。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自身运动)、下垫面性质(海陆、 平原、高山)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 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一)大气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干 主要 N2
洁 成分 O2
空 气
次要 CO2
成分 O3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 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地球大气由三个部分组成
二、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来源于生产实践,又服务于生产实践, 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运用愈来愈进步的方法和技术而逐步 提高的。综观三千多年来气象学、气候学发展的历史,源远流 长。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时期:
1、萌芽时期
2、发展初期
3、发展时期
第二节气候系统概述 一、 大气圈概述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主体部分)、水圈、 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下垫面部分)在内的,能 够决定气候形成、分布、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三)应用已发现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气候 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防御或减少气候灾 害,为有关的生产建设服务。
(四)气象学、气候学与自然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和区域 地理等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为这些有关后 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1、天气预报:
是重要的经济信息。为工业、农业、能源、交通运输业、建 筑、林业、水利、海洋开发、环境保护、旅游、保险、文化、 体育、军事等400个行业进行有偿服务。可以通过报纸、电视、 电台、网站、寻呼台、手机短信进行预报。
大气的状态方程。
一、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
(1)气象学 太阳辐射
大气圈
水圈 陆面 冰雪圈 生物圈
重要能源
舞台
下垫面
气象:大气圈中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这些物理现象和过 程时刻发生变化。即如风、云、雨、雷、电、雪、露、虹、晕、风暴等现 象及产生这些现象的过程都叫气象。
气象学与气候学主要任务
(一)通过实践,掌握气象观测、气候统计分析和气候调 查的方法,来记叙所观测到的气候现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 面说明它们的特性。
(二)探讨它们的正确解释和研究它们的发展规律,特别 要掌握天气演变和气候形成的规律性,了解和解释各不同地 区的气候特征,弄清气候资源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气候分类 和气候区划,研究气候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
干洁大气(即干空气) 水汽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
一、干洁大气
干洁大气的定义及其成分变化:
定义: 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
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成分变化:
0~90km,主要成分和含量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90km以上,氮稍有减少,氧稍有增多,氩和二氧化碳明显减少,其 中氧分子和氮分子开始离解 。
臭氧(O3):
时空变化:
✓ 时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 空间变化:
水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 垂直:
55~60km,含量极少。 20~25km,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12~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 从10km向上,逐渐增加; 近地面,含量很少;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的上界 A: 极光是大气中出现的最高的物理现象,1200km B: 人造卫星探测资料,按大气密度定为2000~3000km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气候系统概述
一、大气圈概述 二、水圈、陆面、冰雪圈和生物圈概述
第三节 有关大气的物理性状
一、主要气象要素 二、空气状态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气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地球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各种成分介绍:
各成分总体状况:
表2-1 干洁大气的成分(高度25km以下)
气体成分 氮 氧 氩
二氧化碳 臭氧
干洁大气
所占体积(%) 78.08 20.95 0.93 0.032
0.00006 100
临界温度(℃) -147.2 -118.9 -122.0 31.0 -5.0 -140.7
临界压强(大气压) 33.5 40.7 48.0 73.0 92.3 37.2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龙卷、寒潮、霜冻、沙尘暴等都属 于气象灾害。
2、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人工增雨、人工消雹、消雨、消雾
为工业、农业、能源、交通运输业、建筑、林业、水利、 海洋开发、环境保护、旅游、保险、文化、体育等400个行业 进行有偿服务。专业有偿服务的合同数以十万计。
①农业与气象、气候关系最为密切 ②沿海的渔业生产和气象条件关系也十分密切。 ③城市建设 风的荷载力、雪压使建筑物既安全又节省材料, 公路、桥梁、水库、地下管道都需要当地降水强度来确定。 ④国防战争如三国的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都是利用风来 实施火攻。——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吴蜀小亭之战(彝陵 之战)。二战时的偷袭珍珠港、利用西风带的定高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