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国鼎立》ppt课件(32张PPT)
《三国鼎立》ppt课件(32张PPT)
汉蜀 吴
晋
东晋
宋齐梁陈 朝
南朝
中国历史纪年表
25
东汉
220 265 304
386
北
东 北 581 魏齐
魏
北朝 十六国
魏 西北
221
蜀
西 晋 317
439 420
魏周
534 502
隋唐
222
吴
南朝 东
晋
宋 齐梁陈
479
557 589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管是分裂时期还是大一统的 时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有何特点?
曹操率5 千骑兵偷 袭乌巢
以少胜多
政经 治济
曹操日益壮大并统一北方的原
上 因?
:
(实
1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挟田 天。
—《龟虽寿》
子 军事上: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以
令
二、三国鼎立
看图说话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 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 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 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 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 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
隆中对策 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
三分天下
三顾茅庐
“三顾频频天下计,
材
两朝开济老臣心。”
料
——杜甫
解
1、诗中的“老臣”指谁?诸葛亮 析
2、这位“老臣”辅佐了哪
两位皇帝? 刘备、刘禅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魏 220年 蜀 221年 吴 222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曹丕 刘备
洛阳
成都
孙权 建业(南京)
1、有人说从东汉到三国是由统一到分 裂,是历史的退步,你赞同吗?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它 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的局面,促进 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 础。
1、统一进程: ①263魏灭蜀 ②266西晋代魏 人物:司马炎(晋武帝) 都城:洛阳 ③280西晋灭吴,统一中国
2、短期而亡(266—316)
灭亡标志:316年匈奴贵族破长安,俘晋愍帝
灭亡原因:各种矛盾的激化 ①阶级矛盾尖锐 (主要原因) 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八王之乱) ③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矛盾实质还是阶级矛盾) ④匈奴贵族起兵反晋(永嘉之乱)(直接原因)
目。在脸谱中,
——白 疑鲁色 诈迅 象。征阴险
曹评价操历是史人一物位的杰首要出标的准—军是事否推家动、社政会进治步家和历和史诗发展人。
二、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鼎立的表格:
北朝(439—581):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 北周 →隋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年
这一时期共有几次黄河流域的统一? (曹操、西晋、前秦、北魏、北周)
建
宋康
齐
4
2
0 南北朝政权
年 的变化
西
东
魏
魏
建康
建康
陈
建康
梁
北朝
东魏 北齐
东 魏 西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3、东晋的建立
①建立:317年 司马睿 建康(南京) ②偏安东南: ③灭亡:420年,刘裕废帝自立
4、南朝:(420——589)
①政权更替:宋 →齐 →梁 →陈 ②定都于建康 ③大将夺权方式建立 ④宋国力最强,陈最弱
5、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1)十六国与北朝的更替:
十六国(304-439):北方和西南的割据政权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名士评曹操
曹 操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
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
台上那一位白面的奸臣,但这不
是实观曹察操曹是操一的个真很正有方本法事。的人…粉,…白至其脸细眉长
少是一个英雄。”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3、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4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B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公元208年 曹操败退路线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曹操和孙刘联军
5万联军
以少胜多刘备 刘备 孙权
结果
胜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孙权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略战术; (团结;火攻)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比较
战争名称 官渡之战
时间
200年
一、曹操统一北方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时间
曹 交战双方 操
战争特点
曹操率取军胜约, 3率万军驻向扎北于追 官击 渡
结果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官渡之战形势图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袁200绍年战,败袁, 向绍北率方10万撤大退 军南下
•政权分立、民族汇聚
课堂练习
1、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 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
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C )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
是( B )
3、诗中融入了哪一典故? 三顾茅庐
曹操
刘备
20多万 大军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追击路线 曹操败退路线
刘备
刘备
公元208年
孙权
奠定了三国曹操鼎立2大0局多军万面形成曹 刘的操 备进 败基军 退路 路线 线础
败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时间
孙刘联军追击路线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影响 特点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 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方的基础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 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 多败少。同样是曹操,两
分 次战役中取得的却是两种 析 截然不同的结局,为什么? 讨 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 论
小结 :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 魏蜀吴 ④四个人物: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 ⑤五个时间: 220年、221年、 222年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