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代谢——生物化学
O
H22CC OOH C (CH2)k CH3
甘油磷脂
O
O H2C O C (CH2)m CH3
H3C (CH2)n C O CH
O
X = 胆碱、水、乙
H2C O P O X 醇胺、 丝氨酸、甘
OH
油、肌醇、磷脂酰
甘油等
目录
鞘脂
鞘 氨 FA 醇
鞘磷脂
鞘
氨 FA 醇 Pi X
鞘糖脂
鞘
氨 FA 醇糖
目录
代谢
VLDL
LPL
VLDL LPL、HL LDL
残粒
FFA
FFA
外周组织
LPL——脂蛋白脂肪酶 HL—— 肝脂肪酶
目录
内 源 性 VLDL 的 代 谢
VLDL的生理功能: 运输内源性TG
目录
(三)低密度脂蛋白
来 源:由VLDL转变而来
代谢 1. LDL受体代谢途径
LDL 受 体 广 泛 分 布 于 肝 动 脉 壁 细 胞 等 全身各组织的细胞膜表面,特异识别、结合 含 apo E 或 apo B100 的 脂 蛋 白 ,故 又称 apo B,E受体。
AⅠ激活LCAT (卵磷酯胆固醇脂转移酶) CⅡ激活LPL (脂蛋白脂肪酶) AⅣ辅助激活LPL CⅢ抑制LPL AⅡ激活HL (肝脂肪酶)
目录
四、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一)乳糜微粒
来源
小肠合成的TG
apo B48 、 AⅠ、
和合成及吸收的 +
AⅡ、 AⅣ
磷脂、胆固醇
目录
代谢
血液 新生CM
成熟CM
FFA
脂酰CoA合成酶 CoA + RCOOH
RCOCoA
ATP
AMP PPi
= == ==
=
CH2OH O
CHO-C-R1
酯酰CoA 转移酶
CH2OH R2COCoA CoA
O CH2O-C-R2
O CHO-C-R1
酯酰CoA 转移酶
CH2OH R3COCoA CoA
O CH2O-C-R2
O CHO-C-R1
目录
脂类物质的基本构成
甘油三酯
甘 FA 油 FA
FA
甘油磷脂
甘
(phosphoglycerides) 油
FA FA Pi X
胆固醇酯
胆固醇 FA
X = 胆碱、水、乙 醇胺、丝氨酸、甘 油、 肌醇、磷脂 酰甘油等
目录
甘油甘三油脂
O
O H22CC OOHC (CH2)m CH3
H3C (CH2)n C HOO CCHH
目录
* 正常人每天降解45%的LDL,其中2/3经LDL 受体途径降解,1/3由清除细胞清除。
LDL的生理功能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
目录
LDL 的 代 谢
目录
LDL的生理功能功能: 转运肝合成的胆固醇
到肝外利用
目录
(四)高密度脂蛋白
来源
主要在肝合成;小肠亦可合成。 CM、VLDL代谢时,其表面apo AⅠ、 AⅡ、AⅣ、apo C及磷脂、胆固醇等离开亦 可形成新生HDL。
外周组织
CM残粒 LPL
肝细胞摄取 (apoE受体)
目录
LPL(脂蛋白脂肪酶) • 存在于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 使CM中的TG、磷脂逐步水解,产生甘油、 FA及溶血磷脂等。
CM的生理功能 运输外源性TG及胆固醇酯。
目录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
来源
VLDL的合成以肝脏为主,小肠亦可合成少量。
肝细胞合成的TG 磷脂、胆固醇及其酯 + apo B100、E
*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 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
目录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 (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
(一)分类
CM 前
♁
1.电泳法
2.超速离心法 CM、VLDL、LDL、HDL
目录
超速离心法分类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目录
二、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甘油三脂(脂肪,可变脂)-存在于脂肪组织等 .类 脂(糖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等,为 恒定脂)—存在于生物膜、神经组织、血浆 等.
目录
第 二节
血 脂 与血浆脂 蛋 白 Blood Lipids and Lipoprotein
目录
本
节
主
要
血脂
内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
容
(一) 高脂蛋白血症
也是高脂血症;其血浆中的脂类高
于正常人的上限。
成人
TG > 2.26mmol/l 或 200mg/dl
(空腹14~16h) 胆固醇 > 6.21mmol/l 或 240mg/dl
儿童
胆固醇 > 4.14mmol/l 或 160mg/dl
目录
分类
① 按脂蛋白及血脂改变分六型
② 按病因分: 原发性(病因不明) 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
第七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目录
*前言
定义 分类
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lipid)
脂肪 (fat): 三脂酰甘油 (triacylglycerols,TAG) 也称为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
类脂(lipoid): 胆固醇 (cholesterol, CHOL)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 ester, CE) 磷脂 (phospholipid, PL) 鞘脂 (sphingolipids)
含脂类50%
最多,约50%
apo AⅠ、 AⅡ
目录
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具极性及非极性 基团的载脂蛋白、磷 脂、游离胆固醇,以 单分子层借其非极性 疏水基团与内部疏水 链相联系,极性基团 朝外。
疏水性较强的TG及胆固醇酯位于内核。
目录
三、载脂蛋白
定义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 指血浆
廿二碳五烯酸 (DPA)
22:5
7,10,13,16,1 9
3,6,9,12,15
ω-3
鱼油, 脑
廿二碳六烯酸 (DHA)
22:6
4,7,10,13,16 3,6,9,12,15,
,19
18
ω-3
鱼油
目录
脂类的消化 条件
乳化剂(胆汁酸盐和 酶的催化作用
部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
目录
消化过程及相应的酶
食物中的脂类 甘油三酯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目录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特点
密度
脂 组类
CM
<0.95
含TG最多, 80~90%
ω-6 植物油
十八碳三烯酸 18:3
9,12,15
3,6,9
ω-3 植物油
十八碳三烯酸 18:3
6,9,12
6,9,12 ω-6 植物油
廿碳四烯酸 20:4 5,8,11,14 6,9,12,15 ω-6 植物油
廿碳五烯酸 (EPA)
20:5 5,8,11,14,17 3,6,9,12,15 ω-3 鱼油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种类(18种)
apo A: AⅠ、AⅡ、AⅣ apo B: B100、B48 apo C: CⅠ、CⅡ、CⅢ apo D apo E
目录
功能
① 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② 载脂蛋白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AⅠ识别HDL受体 B100,E 识别LDL受体
③ 载脂蛋白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
目录
HDL的生理功能 主 要 是 参 与 胆 固 醇 的 逆 向 转 运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即将肝外组织 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清 除周围组织中的CE---降胆古醇的作用。HDL
也是apoCⅡ的储存库。
目录
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目录
脂肪与类脂的消化产物,包括甘油一酯、 脂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以及中链脂酸 (6~10C)及短链脂酸(2~4C)构成的的 甘油三酯与胆汁酸盐,形成混合微团(mixed micelles),被肠粘膜细胞吸收。
目录
脂类的吸收
部成的TG 乳化
吸收 肠粘膜 细胞
目录
常见的不饱和脂酸
习惯名
软油酸 油酸 亚油酸 α-亚麻酸 γ-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timnodonic
clupanodonic
cervonic
系统名
碳原子及 双键数
双键位置
△系
n系
族 分布
十六碳一烯酸 16:1
9
7
ω-7 广泛
十八碳一烯酸 18:1
9
9
ω-9 广泛
十八碳二烯酸 18:2
9,12
6,9
甘油 + FFA
脂肪酶
门静脉
血循环
目录
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
肠粘膜细胞 (酯化成TG)
胆固醇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 (酯化成CE)
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 (酯化成PL)
TG、CE、PL
+
载脂蛋白(apo) B48、 C、AⅠ、AⅣ
血循环
淋巴管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