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滇重楼的种植技术及培育

滇重楼的种植技术及培育

滇重楼的种植技术及培育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宁蒗县委、政府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和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种植产业来扶持,农民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目前,宁蒗县种植的中药材种类有续断、重楼、金铁锁、附子、草乌、雪上一枝蒿、玛卡、当归、木香、天麻、白术、黄苓等20余种。

据2012年11月统计,种植面积较大的中药材有续断16840 亩、滇重楼702亩、云当归566亩、云木香2500亩、杜仲1138亩、附子2150亩、金铁锁42亩、其他2806亩,合计26744亩。

其中,滇重楼又叫独角莲、七叶一枝花、重楼一枝箭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云南白药”、“宫血宁”等国家保护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药用部位为滇重楼的干块茎。

滇重楼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凉肝定惊等功效。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现。

野生滇重楼经人工驯化栽培,已获成功,并在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实践经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本书就主要介绍野生滇重楼的培育技术与防治病变的详细介绍。

本书主要从选地整地、培育壮苗和病虫害防治、滇重楼的利用与存在问题、影响滇重楼的产量和品质因素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第一章选地整地滇重楼属喜阴植物,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有机质含量较高、含腐殖质较多、地势平坦的砂质壤土种植。

选好种植地后要进行土地清理,认真清除残渣、杂质,并用火烧净,减少或防止翌年病虫害的发生。

整地前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45 t/hm2,深翻30 cm。

对过度偏酸的土壤可撒生石灰约150 kg/hm2调节[1]。

根据地块的坡向山势做畦,按宽1.2 m、高25 cm做畦,畦沟和围沟宽30 cm。

因滇重楼忌强光直射,应在播种或移栽前搭建好遮荫棚,铺盖遮荫度为70%勺遮阳网。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之一。

我国重楼种类较多,云南有24种,例如:滇重楼、多叶重楼、毛重楼、白花重楼、华重楼、短瓣球药隔重楼、黒籽重楼、无瓣黒籽重楼、华叶重楼、狭叶重楼,海南重楼,凌云重楼,南重楼等,各地别名也不少,如:蚤休、九道箍、白草河车、独脚莲、金钱重楼、轮叶玉孙等。

在宁蒗县海拔1400~2600米山区的绿阴树丛潮湿地带,能找到野生重楼,这说明,重楼适宜在宁蒗县种植生长。

在宁蒗县种植的重楼品种主要有滇重楼和毛叶重楼两种。

据云南省农科院高山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宁蒗县种植重楼品种多为滇重楼,药用效果和质量较好,是粉质重楼。

第一节选地整地仿野生重楼原生环境、人为创造重楼驯化栽培生态环境。

根据野生重楼的生长习性,首先要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或平地,要求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土质湿润,有排灌条件的地块种植。

选好地块后于秋冬季深翻土壤20~25 厘米,结合整地每亩重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过磷酸钙20~0kg,硫酸钾20~30kg同土壤混合均匀,整平作畦,拉线起垄,垄面宽_120~150cm垄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待种。

第二节滇重楼的生态习性一、地理环境野生的重楼生长在海拔1400~3100米的山区树林阴湿地,为喜荫草本植物。

二、土壤适宜生长在土壤腐殖质丰富的壤土、灰泡土和砂质壤土中,在碱性土壤或粘土中尚末发现有野生滇重楼生长。

三、水分野生滇重楼生长于山谷阴湿地,山溪沟边阔叶林下,所以,对水分要求是既怕干又怕积水,土壤保持湿润。

四、温度重楼植株较耐寒,霜降节令前后开始消苗,地下块茎耐低温储藏,不影响来年出苗。

五、光照重楼生长在阴山面,属喜荫植物,喜欢树荫下散射光照,忌强光直射。

第二章培育壮苗第一节滇重楼的特征特性一、滇重楼的性味及功能滇重楼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用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急性腮腺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惊风抽搐等症。

现代药理试验发现,滇重楼提取物对多种人体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二、植物学特性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Paris polyphr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 ch.)Han d.-Mazz.)]和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Simth var.chi nen sis(Fran ch.)Hara)]2个变种植物。

滇重楼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全体光滑无毛,株高30~80 cm。

根茎呈结节状扁圆柱形,多较平直,少数弯曲,表面棕黄色,较平滑;有稀疏环节;茎痕呈不规则半圆形或扁圆形,表面稍突起,茎环纹一面结节明显,另一面疏生须根或疣状须根,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粉质,茎单一、直立,叶6~10片轮生(多为7片叶),叶柄长,叶片厚纸质,披针形或倒卵形。

花梗从茎顶抽出,顶生1花;两性花,辐射对称,萼片5~6片,叶状、披针形或长卵形,绿色;花瓣丝状雄蕊8~12, 上位子房,蒴果紫色,种子具红色外种皮。

、生物学特性滇重楼茎叶1年倒苗。

具有越冬期长、营养生长期较短、生殖生长期较长的特点。

一般头年11月中下旬倒苗后即进入越冬,翌年3月萌动,5月从台叶盘上抽薑开花,营养生长仅1个月。

从5月开花至10月种子成熟,生殖生长期长达5个多月。

其营养生长贯穿于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滇重楼喜温、湿,耐阴,惧霜冻和阳光直射。

在海拔1 300~1 900 m、年均温13~18 C、无霜期270 d以上、年降雨量850〜1 200 mm、降雨量集中的地区生长良好,尤喜河边、沟边和背阴山坡地。

适宜在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砂土和壤土上种植。

四、药材性状滇重楼又叫独角莲、七叶一枝花、重楼一枝箭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a——*云南白药”、“宫血宁”等国家保护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药用部位为滇重楼的干块茎。

滇重楼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凉肝定惊等功效。

滇重楼生长周期长,从播种到收获需8~ 10年时间,制药企业为获取更多原料,不得不大幅提高滇重楼的收购价格,从而刺激药农采挖的积极性,采挖速度远远超过自然生长的速度,导致滇重楼资源已呈稀缺状态。

滇重楼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 cm,直径1.0〜4.5 cm。

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具层状凸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

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

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

无臭,味微苦、麻。

第二节滇重楼的栽培技术立足云南省的实际情况,经过对滇重楼种子繁殖、切块繁殖和田间栽培管理的摸索,在大田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将其规范化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具有一定荫蔽度(30%~50%的林下荫地,结合荒山造林和林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行栽种。

秋、冬季节适量砍除林下灌木,拔除杂草,深翻土地25~30 cm,风化晒土,播种前基施腐熟厩肥60 t/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碎土耙平,依地形做成宽1.2~1.5 m、高20~25 cm的畦,开好排水沟。

、搭建遮荫棚滇重楼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应在播种或移栽前搭建好遮荫棚。

按4m X 4 m打穴栽桩,可用木桩或钢架,桩的长度为2.2 m,直径为10~12 cm,桩栽入土中的深度为40 cm,桩与桩的顶部用铁丝固定,边缘的桩都要用铁丝拴牢,并将铁丝的另一端拴在小木桩上斜拉打入土中固定。

在拉好铁丝的桩上,铺盖遮荫度为70%勺遮阳网(在固定遮阳网时应易收拢和展开)。

待植株倒苗后(10 月中旬),应及时将遮阳网收拢,第2年4月出苗前,再把遮阳网展开盖好。

三、育苗及繁殖1、育苗。

具体如下:①种子育苗。

滇重楼果实成熟后,具有胚后熟的生理特性,出苗时间长,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提前出苗。

用0.2~0.3 ° B0石硫合剂将种子消毒10 min,或用代森锌200~300倍液消毒15 min,用水清洗后晾干再播种。

株行距为6 cmX6 cm,点播或撒播于苗床上,用种量150万~180万粒/hm2 (种子约45kg )。

播后覆土,厚约1.5 cm,再盖1层草防冻、保湿,浇透水,经6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②根茎育苗.秋季采收时,挖起地下根茎,选择有芽的根茎切成3~4 cm的种块,并用药剂处理,消毒,按行株距6 cmX 6 cm埋入苗床内育苗,保持床面温度和湿度,第2年每一切块即可长出一株新的植株,可加快种苗的繁殖。

2、繁殖。

滇重楼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用根茎繁殖。

具体如下:①种子繁殖。

可采用直播,于1月上、中旬浇透水后,在整好的墒面上以行距30~35 cm、株距20~25 cm打3~5 cm深的小浅塘,130 cm的窄墒打4行,150 cm的宽墒打5 行。

播种前将种子用冷水浸泡24 h后,拌草木灰播种,每塘下种2~3粒,播后覆盖细粪细土各半的肥土2~3 cm, 土壤过干应及时浇水,7~10 d萌发出苗。

② 根茎繁殖。

秋、冬季采挖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置于阴凉干燥处沙贮,于翌年4 月上中旬取出,按有萌发能力的芽及芽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证带1个芽痕,切好后适当晾干并拌草木灰,同播种一样条栽于苗床,并盖薄膜。

11~20 d后断根上萌芽,待生根长芽后,于5月上旬按直播规格移栽大田3、定植。

幼苗培育1年后即可定植。

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休眠未萌动前,起苗前4~5 d浇水1次,使土壤湿润疏松,起出幼苗,连根挖起,避免伤根。

按幼苗大小分为3级,剪掉地上部分,消毒,按株行距24 cmx 21 cm,穴深3~5 cm, 芽头向下斜放,先覆土1层,再加肥,然后盖土与畦面平齐,最后覆1层草定植,浇透定根水,用苗量16.5万株/hm2左右。

4、田间管理。

①查苗补苗。

幼苗定植后,经常查看成活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植。

②中耕除草。

苗齐后应经常进行中耕除草,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光争肥。

③追肥。

滇重楼喜肥,追肥应做到熟、细、匀、足。

根据其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追肥。

出苗展叶后施以氮为主的氮、磷、钾完全肥料,撒施在行间;4—5月撒施草木灰;6月以磷、钾肥为主,入冬前剪除清理枯枝,施充分腐熟的厩肥盖住冬芽,保护芽头安全越冬,促进翌年发苗粗壮。

④灌溉排水。

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雨季注意排涝,防止水淹。

⑤调节透光度。

根据季节、植株生长发育阶段、当地条件调整遮荫度。

1—4月一般控制透光度在60%~70% 5—8月控制透光度在40%~60%⑥摘除花薑。

不留种的植株,及时摘除花薑,提高产量。

⑦防治病虫害。

5、采收与加工①采收。

秋季倒苗前后,即11月至翌年春季萌动(3月)前,均可收获。

滇重楼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米挖,但还是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

②加工。

将收获的滇重楼根茎剪去须根,去除杂质后用清水洗净,晾干,趁鲜切片,切片厚2~3 mm晒干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