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游词8:云浮市六祖故里旅游度假1

导游词8:云浮市六祖故里旅游度假1

云浮市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讲解线索:【概述】——【惠能生平简介】——【国恩寺】——【藏佛坑】——【六故居】——【结尾】【概述】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要前往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故里和圆寂之所,中国禅宗的发祥地之一的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参观游览。

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位于新兴县六祖镇龙山脚下,距县城12公里,于1984年开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由温泉休闲区、禅宗祖庭国恩寺、龙潭寺佛事区、旅游宾(餐)馆一条街、六祖广场区和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分区组成。

度假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游览佳境,不胜枚举。

有禅宗三大祖庭之一国恩寺、六祖惠能大师出生地六祖故居、圆寂地藏佛坑、久负盛名的新兴十景中的“龙山胜概”等著名景点。

【惠能生平简介】六祖惠能俗姓卢,名惠能,新兴县六祖镇夏卢村人,祖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县)。

父亲卢行滔,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被贬往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为民,后于李氏结婚。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农历二月初八子时,惠能降生。

惠能三岁丧父,母子相依为命。

惠能二十四岁(661年)那年,有一天到县城卖柴,路经金台寺(即现县医院),听闻有人在诵《金刚金》心即顿悟,后得知此经来自湖北黄梅东山寺,遂别母北上湖北黄梅东山寺拜五祖泓忍为师。

惠能因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弘忍大师认可,得传衣钵,成为中国禅师第六代祖师。

后来,惠能南下隐遁在广东四会、怀集等地达十五年,至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惠能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因风幡论辩“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被印宗禅师识破身份,出示衣钵,于是印宗在法性寺为惠能剃度,拜惠能为师,惠能禅宗六祖的身份才得到真正的确认。

次年至公元712年,惠能在韶关曲江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主持说法36年。

公元713年农历八月初三,惠能在新兴圆寂,世寿76。

【国恩寺】各位游客,国恩寺到了。

穿过古色古香的牌坊,沿着石阶拾级而上。

寺前这颗菩提树传说是六祖惠能生前从广州法性寺移植过来的,原树已枯萎,现树是1988年新植的。

(寺门)跨过古朴的第一地山门牌坊,就到了国恩寺正门,也是国恩寺天王殿,殿门前有明代诗僧心如和尚的对联“百城风水无双地,六代风幡自一天”,这幅对联的具体含义是说在南方无数城市中,这里的风水堪称第一,禅宗继承人中唯有六祖惠能所创立的南宗是中国佛教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面对联的正上方有唐代武则天女皇赐题的真迹“敕赐国恩寺”木制牌匾。

(天王殿)进入天王殿,迎面而来的是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它是天竺弥勒佛完全中国化的一尊佛像。

在弥勒两旁供奉着东南西北四大护法天尊。

在弥勒的后面威严地站立着韦驮菩萨,韦驮面对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像,因为他的职能是保护佛法佛寺,是珈蓝神。

(大雄宝殿)穿过天王殿,沿着两边配殿的回廊往上走,到达大雄宝殿。

殿前有副多音字拼成的对联:朝朝朝cháo朝朝敬朝朝朝cháo敬,齐齐齐zhai齐齐戒齐齐齐zhai戒,对联为明朝举人姚永宁所题,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大雄宝殿供奉着以时间及继承先后次序划分的三世佛。

大殿两侧供奉着20多个罗汉,比其他佛寺多出2个护法罗汉。

据传这2个护法罗汉曾经保护了《六祖法宝坛经》,对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国恩寺便有了20罗汉。

(六祖殿)参拜完佛祖,我们继续沿着回廊来到六祖殿参观。

六祖殿正中供奉这金漆坐像,坐身按真身1;1的比例塑造。

六祖惠能目不识字,但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将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中国化、平民化、世俗化,开创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对传统佛教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和创新。

根据惠能法语整理而成的《六祖法宝坛经》,不仅是中国本土佛教史上的唯一经书,更是研究中国和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的典籍。

正因为如此,惠能与孔子,老子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欧洲则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六祖《坛经》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一把佛、佛性置于每个人心中,确认佛、佛性为人人心中本有,强调“明心见性,自成佛道”,通俗而言即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与中国儒家性善论相一致的;第二是把人人本具的佛性解释为“清净心”、“平常心”。

所谓“清净心”是表示在佛教的修炼上无非是使人心理保持一种清静的境界,至于是否出家已无关紧要。

“平常心”便是道。

第三是在具体修行方法和途上强调顿悟,不一定累世修行,关键是理解。

他所创立的南宗顿悟教派在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勋,两人一起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广东的两大名人。

(六祖纪念堂)来到六祖纪念堂,四周的壁画是对六祖惠能毕生做出一个详尽的记载。

通过这些壁画和文字记载,我们可以对六祖惠能的生平有所了解。

公元713年农历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圆寂坐化,肉身化作一道金光飞往国恩寺西北边的山溪里(景区的另一景点藏佛坑)。

同年十一月,由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新州国恩寺三处地方的官员、僧众都要迎接六祖的肉身回自己的寺庙供奉,各有各的理由,争持不下,于是共同协商,在三坪柜前的香灯岗,焚香祷告:香烟飘向哪方,大师肉身就送向那里。

当时香烟飘向北方,即曹溪南华寺方向,于是就焚香恭送六祖肉身往南华寺。

(报恩塔)六祖纪念堂面对的是报恩塔。

六祖惠能大师怀着“四报恩”(报父母恩、报师父恩、报国家恩、报众生恩)之大愿和落叶归根之念,于唐太极元年(公元712年)七月命门徒从宝林寺(南华寺)回新州国恩寺建报恩塔。

次年(公元713年)夏落成。

该塔曾毁于火。

几经修葺,民国时期只残存第一层塔身。

现塔是当地政府发动地方信士捐资于1990年重建的,塔身为七级,塔高28.8米,呈八角形共七层,现“报恩塔”三字为赵朴初所题。

在报恩塔旁边是观音堂,有千手观音、五百罗汉等。

(千年古荔)穿过观音堂的侧门是后山花园。

眼前这颗荔枝树是六祖惠能亲手所种,它被定为广东省十八颗古树名木之一,2003年3月,在广东省绿委会的全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中,被鉴定为全省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长的长寿树(1300多年)(卓锡泉)大家看,这是一口水井,名叫卓锡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奇的故事和一个不解之谜:相传六祖惠能为解决寺内用水之难,用禅杖点击地,泉水涌现,从此寺里食水问题得以解决,免了僧侣们挑水之苦。

奇怪的是这口井位于龙山山脉的中部,四周的位置均低于此井,天旱山脚周围均干涸龟裂时,此井却长年水盈;多雨涨潮河水四溢时,此井水位依然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长年供众僧饮用,此水何来?何以保持固定水位不变?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六祖父母坟)现在我们来到六祖父母坟,相传唐贞观年间,国师徐东风因得罪皇帝,被贬为民,云游各地,来到岭南新州受惠能母子的热情款待。

徐国师对惠能的母亲李氏说:“你母子对我热情款待,无以为报。

数日前,我曾勘察到有一龙脉在你寮屋右侧结穴,这处龙穴的穴位如东西坐向,后人可大魁天下,历九代状元。

而改线坐寅向甲,则能延万年香烟,出一位空前绝后的法王”。

李氏说:“我们不敢奢望九代状元,只求安分守己,世代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以延万年香烟,就心满意足了”几日后徐国师便帮组惠能母子将卢行滔的骸骨安葬了,才依依惜别。

后来,惠能出家为僧,成了禅宗六祖,为世人所朝拜,香火不绝。

李氏谢世后,惠能又将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六祖父母坟。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参观了国恩寺,接下来,我们将要去参观景区的另外两个著名景点——藏佛坑和六祖故居。

【藏佛坑】“藏佛坑”位于新兴县六祖镇寺田村。

整个山洞全长约两公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迷人。

藏佛坑顾名思义,就是藏佛之山坑。

藏佛坑的起名源于以下这个流传悠久的动人故事。

相传,唐开元二年(713)农历八月初三,六祖惠能于国恩寺用斋完毕,召集门徒传法告别。

他端坐至三更时,就对众弟子说:“我去了”。

说完之后,只见一道白光升天而起,直往南方飞去。

白光过后,六祖惠能躯体不翼而飞,众佛徒大惊失色,急忙追出国恩寺外,沿白光飞去的的方向寻找。

众佛徒追到寺田村时,发现在寺田村东侧的一条山坑中,时时有白光隐现,他们沿山边小径来到坑口,只见坑口上有一瀑布飞溅而出,犹如一扇大门,瀑布飞落在一个大潭中。

穿过瀑布,便可进入坑内,这坑两边的石壁直立如削。

山坑两侧山麓有几块巨石,宛如天王殿里的“四大金刚”在把守坑口。

抬头望去,坑尾有一块十数丈高的巨石,形似“韦驮”。

石后面又有一巨大盘石,覆盖山顶,如“金钟罩顶”。

在坑的正中,有一块四平八稳的大石,只见六祖盘腿端坐在大石上,两手合十,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庄严。

在他头顶上空,亮光隐现,如“金花聚顶”。

众弟子哀伤不已,纷纷匍匐在地齐声诵念法经,恭送六祖升天,六祖头顶的亮头也随之消失。

于是,新兴的弟子先将六祖玉身藏于坑中的石洞内。

后来,人们就把这条山涧叫做“藏佛坑”。

藏佛坑的主要景点有六祖惠能儿时上山打柴时的遗址,有六祖求雨用的语天石、求雨石,有美丽的寺庙群,有六祖净身潭、化身潭等。

(“藏佛遗迹”牌坊)六祖惠能三岁时,父亲病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打柴买草为生,当年曾多次来此山打柴,其上下山之路就是现在各位足下之路。

后人为纪念惠能大师,在此修建了这座牌坊。

(六祖语天石)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六祖语天石。

这块石头有两千余斤重,但在这块石头下面仅有三块小石头支撑,而且每块小石头与这块巨石仅有少许接触面,这就是其神秘之处。

另外,从远处看,它很像一尊菩萨静坐于山顶。

传说当年六祖惠能大师为众生求雨时,双眼就是凝神着山顶的这块巨石,似乎通过这块巨石与天对话,以求上天降雨,普渡众生。

(求雨石)传说六祖在世的时候,有一年发生严重旱灾。

为确保农田的丰收,使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的官府也作首场拜天祈雨,但没有效果。

后来六祖惠能大师走出门外,来到此处。

对天礼拜,于暴日下在此石默然而坐,面对对面山峰的语天石,并通过语天石与天对话,向上天禀告人间旱情,祈念求雨。

此举感动了菩萨,于是,天降大雨,为众生解除了旱情。

从此,这块六祖惠能默坐为老百姓求雨的石头就命名为“求雨石”。

(净身潭、观瀑亭)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净身潭与观瀑亭。

相传当年六祖惠能就在这个瀑布中洗澡净身,以去凡尘。

人们为纪念六祖惠能而把它命名为“净身潭”或“净身池”并修建了这个小亭且命名为“观瀑亭”。

【六祖故居】六祖故居坐落于新兴县六祖镇夏庐村,是六祖惠能赴湖北黄梅东山寺求法前居住过的地方。

六祖故居经过岁月的风吹雨打,遗址只剩下断瓦残檐。

改革开放后,新兴县政府拨专款对这片遗址进行了恢复,依原貌重新修建。

六祖故居是新兴县重要的“禅宗文化”旅游景点。

【结尾】我们在六祖故里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

通过我的讲解,相信大家对六祖惠能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六祖惠能的一生,是曲折坎坷的一生,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

他的禅宗思想将永放光芒,他的业绩也将流芳百世,永垂千古。

各位游客,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之行到此结束,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谢谢大家的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