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反映的原理:
真理检验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原理的内容:
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在真理标准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二: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上坚持了辩证法;
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对许多科学家来说,1906年的夏天是个不幸的季节。
玻尔兹曼,奥地利物理学家,在气体运动论和热力学方面都有重大贡献,在那年的夏天,一个人悄悄跑到森林里去自杀了。
几乎同时,德国科学家德鲁德也自杀身死。
20年后,荷兰理论物理学家p·埃化菲斯特同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科学史认为已经查明了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死因:由于牛顿建立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土崩瓦解,这些科学家感到过去赖以生活和工作的信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
想想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已经统治了三个世纪。
300年来的每一天每一刻,苹果都是掉到地上,而突然之间,苹果似乎不总是往地上掉:X射线的发现,电磁效应,对光速的测定,使万有引力定律遇到了无法解释的挑战。
在本质上,这不是科学的危机,而是认识论的危机。
是在物理学和哲学的交叉地段蒸腾着的一片白日梦境。
谁能解释这梦境。
谁就拯救了物理学,也拯救了这个世界。
爱因斯坦的伟大就在这时展示出来,通过他.物理学改变了整个世界。
但或许最重要的是。
通过他。
科学改变了自己的思维。
他16岁时就敢于这样想像:如果一列火车以光速行驶,而观察者也驾驶着光来观察它,那么,列车还是直线行驶吗?他想象:列车在“波动”。
于是,直觉出现了:苹果是可以“掉”到天上的——只要以光速往上“掉”。
在这同等的条件下,这“一个苹果”是对所有往地上掉的苹果的“证伪”!
于是,改变了世界近代史的相对论诞生了。
从此,“证伪”相比“证实”成为科学发现的更伟大的动力。
千万个苹果都往地上掉,但只要有一个苹果掉到天上,“万有引力定律”即被“证伪”,科学
才会前进。
1919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一个预言:光线在引力场具有弯曲效应。
当时,没人相信他。
只有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愿意去“验证”。
他带着一支
观测队来到荒凉的西非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等待5月29日的日全食。
如果
运气好,可以拍摄到13颗亮星,证实或者否定爱因斯坦的预言。
时间到了。
光线经过太阳边缘时,发生了1.61正负0.30秒的偏差,与爱
因斯坦1-7秒的预言非常吻合。
广义相对论被证实了。
从此,在爱因斯坦的相对
论中,不是一个苹果,而是所有的苹果都往天上“掉”。
3用于案例分析案例:
◆科学史认为已经查明了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死因:由于牛顿建立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土
崩瓦解,这些科学家感到过去赖以生活和工作的信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
◆反映了原理中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
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919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一个预言:光线在引力场具有弯曲效应。
当时,没人相信
他。
只有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愿意去“验证”。
他带着一支观测队来到荒凉的西非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等待5月29日的日全食。
如果运气好,可以拍摄到13颗亮星,证实或者否定爱因斯坦的预言。
◆反映了原理中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
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一切认识做出检验。
◆光线经过太阳边缘时,发生了1.61正负0.30秒的偏差,与爱因斯坦1-7秒的预
言非常吻合。
广义相对论被证实了。
从此,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不是一个苹果,而是所有的苹果都往天上“掉”。
◆反映了原理中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
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们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4举例论证:
*风险确定性与利润
“风险”的概率是可以预测到的,可以通过保险来转移。
而“不确定性”则是客观概率完全不可知,利润之所以产生,也是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
而企业家才能主要也体现在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人们忍受模糊(低不确定性规避)或者感到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威胁(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程度。
显然,不确定性规避的核心就是认为未来不可知。
虽然可能每个人都在预测未来,但是没有人能够丝毫无误地预知下一刻、下一天、下一年或下十年会发生什么事
情。
美霍夫斯泰德用不确定性规避一词来“界定一种程度,一种当人们遇到混乱不清、难以预测的情况时所感到的不安程度。
通过对严格的行为方式的遵循和对绝对真理的信仰,他们尽力避免这些情况。
”
5联系实际:
学生看再多的课本上的东西也没用,只有通过实习实践,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化为实际,否则一味学理论,读死书,真正做起来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