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精度检测项目

齿轮精度检测项目

产生齿轮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
1 几何偏心(e 几)
由齿轮齿圈基准轴线与齿轮工作时旋转轴线不重合造成。

几何偏心是径向误差的主要来源。

2 运动偏心(e 运)
由机床分度蜗轮加工误差即安装偏心引起的,是切向误差的主要来源。

3 机床传动链周期误差
4 滚刀制造误差与安装误差
单个齿轮评定指标:
一 影响运动准确性的项目('i F ∆ p F ∆ pk F ∆ r F ∆ ''i F ∆ w F ∆): 1 切向综合误差('i F ∆)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检验时,被测齿轮转一转,实际转角与公差转角之差的总幅度值。

(转角误差) 单啮仪
2 齿距累积误差(p F ∆)和k 个 齿距累积误差(pk F ∆)
p F ∆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的最大差
值。

pk F ∆任意k 个齿距间······(2~z/2)
齿距仪、万能测齿仪、光学分度头 3 齿圈径向跳动(r F ∆) 齿轮一转范围内,侧头在齿槽内
相对于齿轮轴线最大变动量。

主要 由几何偏心引起。

4 径向综合误差('
i F ∆‘)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齿轮双面啮合时,被测轮转一转,双啮中心距最大变动量。

双面啮合综合检测仪 5 公法线长度变动(w F ∆)
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由运动偏心引起。

代表的公法线卡规或公法线千分尺
二 影响传动平稳性的误差项目('i f ∆ ''
i f ∆ f f ∆ pb f ∆ pt f ∆ f f β∆)
1 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i f ∆)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单啮仪
2 一齿径向综合误差(''
i f ∆)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双啮中心距的最大波动。

双啮仪
3 齿形误差(f f ∆)
齿轮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包容实际齿形的两条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

渐开线检测仪 4 基节偏差(pb f ∆) 实际基节与公称基节之差。

基节仪,万能测齿仪 5 齿距偏差(pt f ∆)
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

6 螺旋线波度误差(f f β∆)
宽斜齿轮齿高中部实际齿线波纹的最大幅度。

沿齿面发现方向记值。

用于评定轴向重合度βε>1.25的6级及高于6级精度的斜齿轮及人字齿轮的传动平稳性。

三 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项目(F β∆ b F ∆ px F ∆) 1 齿向误差(F β∆)
分度圆柱面上,齿宽工作部分范围内,包容实际齿线的两条设计齿线之间的端面距离。

主要由齿坯断面跳动和刀架导轨倾斜引起。

斜齿轮,还受差动传动链调整误差影响。

齿向测量仪和导程仪 2 接触线误差(b F ∆)
基圆柱的切平面内,平行于公称接触线,并包容实际接触线的两条最近的直线间的法向距离。

包括方向误差和形状误差。

滚齿中,斜齿轮的接触线形状误差主要来源于滚刀误差和进给链误差。

能反映齿向和齿形误差。

渐开线或螺旋线检测仪 3 轴向齿距偏差(px F ∆)
在齿轮基准轴线平行而大约通过齿高中部的一条直线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实际距离与公称距离之差。

沿齿面法线方向计值。

在滚齿中,由滚齿机差动连的调整误差、刀架导轨的倾斜、齿坯端面跳动等引起。

光学机械仪器
四 影响侧隙的单个齿轮因素及检验项目 1 齿厚偏差(s E ∆)
分度圆柱面上,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2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m W E ∆)
齿轮一周范围内,公法线实际长度的平均值W 与其公称值W 之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