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生物钟解说一

人体生物钟解说一

人体生物钟解说(一)
——生物钟与情、智、体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们只有顺从它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天地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有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以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地大经。

贤人长寿秘诀是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运行规律,适应阴阳升降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使之长寿健康。

历代长寿老人均具有起居,饮食规律的生活。

尽管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事不尽人意,但长寿者由于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和处理矛盾,使生活节律中同步因子不断维持动态平衡,这对延缓衰老有着不可估量的回春作用。

一、人体生物钟的起源
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涨、才思敏捷、记忆力强:而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差。

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长期只知道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本世纪初,德国柏林的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维也纳的心理学家赫乐曼斯沃博达,这两位素不相识的科学家,各自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最早提出了人体生物钟理论。

他们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大量事实进行分析后惊奇的发现:人的体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算起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人的感情和精神状态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起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经过二十年后,奥地利的阿尔费雷德特尔教授发现了人的智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算起以33天为一个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

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像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注:PSI 是英文physical(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二、生物钟的运行规律
人体生物钟在运行中呈现正弦曲线变化,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

一个人的智力、体力、情绪状态在每个周期中都分别有高潮、低谷和临界期。

1、人体生物钟从零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高
峰区”。

当人体处在高峰期时,体力充沛,身体机能协调性好,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即人体有利日。

2、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
称为“下降临界日”,即高潮期结束,人体进入临界日。

临界日时,人体由高潮期向低潮期转换,此时身体各部机能处于调节之中,周身无力,心情烦躁,协调性差,易产生愤恨情绪和盲目行为,同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均明显下降,即人体有害日。

临界日前后一两天的低态反应,即是临界日的外延,称为临界期(“危险期”)。

3、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

人体处在低潮期时,体力不足,易疲劳,耐力下降,做事拖拉,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情绪低落,意志沮丧,喜怒无常;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反应缓慢,判断力降低,机体各方面协调性差。

4、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
(也叫周期日),生物钟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即低潮期结束人体进入周期日。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

周期日也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

为期一天。

三、生物钟的原理
1、智力钟为33天,他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
分析能力等;在智力高潮期,大脑思维比较开阔,记忆力较强,归纳、推理、综合的能力也较强。

2、体力钟周期为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
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在体力节律的高潮期,竞赛场上的运动员最有可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3、情绪钟周期为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
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在情绪节律的高潮期,人们往往表现出精神焕发,谈笑风生。

4、当两个周期的临界日或三个周期的临界日重叠在同一天或非常接近时,比但临界日对人
体的危害性更大。

行车事故、伤亡事故、决策失误、言行不当、竞赛失利等将会明显增多。

5、一个人的三个周期正好都处在高潮期的时候,就有可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能力来。

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责任感的。

我们了解自己的临界期、低潮期,对它没有恐惧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钟低潮期或临界期为借口。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处于节律双重、三重临界日驾驶员换下来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谨慎驾驶,以高度责任感来克服临界日的不适。

当然高潮期的驾驶员麻痹大意,以为乱开车也不会出事故,这是绝对错误的。

由于生物钟原理的科学性,会使一部分人从星相学说的封建迷信中挣脱出来,生物钟原理在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除了在竞技和应考应用外,还可以指导人们外出、交友、购物、商谈生意、文学创作甚至福彩博彩等。

四、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调和临界期
(1)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

公式:t=(365.25*周岁数)±x。

式中“t”表示总天数,“x”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

例如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这天生物节律,t=(365.25*52)-259=18734(天)。

(2)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节律周期的天数。

)然后得到余数。

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18734/28=669(2情绪钟余数)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3)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将“余数”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

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智力钟余数:23>16.5为低潮期;情绪钟余数:2<14.0为高潮期;体力钟余数12>11.5,数字接近半周期,为临界期。

五、生物钟老化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节律振幅小。

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例如,神经组织萎缩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减退;心肌萎缩,心功能减退,如老年人醛固酮、睾酮、黄体生成昼夜节律振幅明显减小或消失。

生物钟处于高潮期,还可抵消这些功能减退,但处于低或临界期,则有病变及死亡的危险。

(2)生物节律稳态遭到严重损害。

夜班工人体温、血压夜高于昼,睡眠昼夜颠倒,日积月累,生物节律一定程度损害。

(3)同步因子(生活习惯、光照周期、定时进餐)作用的减弱。

由于退休,长期生活习惯因改变而不适应,户外接受日光时间减少,干扰了情绪节律,机体衰老与同步因子削弱是有关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