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施工图识读(2)
总根数:N=2+28+25×3=105根
配料单
钢筋 规格 间距 编号 (mm) (mm)
(mm)
钢筋 形状
断料 每件 总 总长 长度 根数 根数 (m) (mm)
1900 6 6
总重
(t)
备注
① ②
Φ25
150 150
识读P10页施工图并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左侧结构层高表有何用途? 2、图中建筑的结构形式是什么?有哪些构件?
3、为何柱子定位用b1b2, h1h2,而不是直接用b×h?
4、何为芯柱?设置有何要求? 5、柱表有什么用途?
6、箍筋类型有哪几种?绘制类型1(6×5)的类型图及箍 筋具体的复合方式。
根据结构需要,可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 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芯柱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 并按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芯柱定位随框架柱走, 不需要注写其与轴线的几何关系。P46
柱 号 KZ1
标高
b×h
b1
b2
h1
h2
全部 纵筋
角 筋
b边侧 中部筋
h边侧 箍筋 箍筋 中部筋 类型号
(4)注写柱纵筋。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
非加密区长度=H- 加密区长度=3200-1950=1250
N=Round(1950/100)+Round(1250/200)+1=28 二层:加密区长度 =2×max(柱长边尺寸,Hn2/6,500) +Hb =2×550+500=1600 非加密区长度=H- 加密区长度=3200-1600=1600 N=Round(1600/100)+Round(1600/200)+1=25 三、四层同二层
柱 号 KZ1 标高 b×h b1 b2 h1 h2 全部 纵筋 角 筋 b边侧 中部筋 h边侧 箍筋 箍筋 中部筋 类型号
当柱(包括芯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且为抗震设计 时,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箍筋均应按≤5d(d为柱纵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 密。
具体工程所设计的各种箍筋类型图以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 式,画在表的上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表 中相对应的b、h和编上类型号。 当为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 拉一”以及箍筋肢距的要求 。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一)列表注写方式
1.基本概念
在柱平面布置图上(一般只需采用适当比例绘制一张柱平
面布置图,包括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 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
L2
L1
300 4Φ25: L2= L1-本层相邻纵筋交错距离 =2620-Max(35d, 500)) +12d =2620-35×25+12×25 =1745 +300 300
1745
箍筋尺寸:
b边 b-2c+10d+26.55d/2 =550-2×30+10×8+26.55×8/2=490+106 h边 h-2c+10d+26.55d/2 = 550-2×30+10×8+26.55×8/2=490+106 106 490 490 106
7、φ10-100/200的含义是什么?
8、绘制KZ1和KZ2的截面配筋图。
9、绘制KZ1的纵立面图。
(二)截面注写方式 1.基本概念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 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 体数值的方示来表达的柱平法施工图。 2.截面注写内容 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 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 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箍筋的具体数值并标注 柱截面与轴线关系b1、b2、h1、h2的具体数值。 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须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
作业: 将KZ2、KZ3和LZ1的配筋用列表方式注写。
柱配筋的截面注写方式
屋面 4 3 2 1 -1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3.6 3.6 4.2 4.5 4.5
层号
标高(m)
层高
(三)柱节点构造详图
1、结构抗震等级的概念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反应有下列特点:
L2
2Φ25:
L2= L1 -本层相邻纵筋交错距离
955
=2620-Max(35d,500) +1.5laE-(hb-C)
=2620-35×25+1.5×38×25-(500-30) =1745 +955
1745
955
返回
柱内侧纵筋8Φ25: 4Φ25: L1=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梁高+柱头部分 =3200-Max(Hn4/6, hc, 500)-500 + hb-C +12d =3200-550-500 +500-30+12×25 2620 =2620+300
≥0.5laE
② 中柱
12d
≥0.5laE
当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 浇砼板,其强度等级≥C20, 板厚≥80mm时采用
当直锚长度≥laE时采用
≥laE
hc 加密 加密
梁顶面
4. 柱 的 箍 筋 加 密 区
加密 加密 >=柱长边尺寸 (圆柱直径), 取其最大值 加密 加密 加密 加密
梁顶面
n
(2)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 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3)注写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 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
须对应于各段柱分别注写。其中b=b1+b2,h=h1+h2。当截面 的某一边收缩变化至于轴线重合或偏到轴线的另一侧时,b1、b2、h1、 h2中的某项为零或为负值。
结构抗震等级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结构类型及构 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共分4个等级,1级最高。
下表为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 结 构 类 型
6
设防烈度
7
>30 三
≤ 30
8
>30 二
≤ 30 >30
9
≤ 25
建筑高度(m)
框架 结构
框架 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
≤ 30
地震作用越大,房屋的抗震要求越高;
地震作用与烈度、场地等有关,从经济角度考虑,对 不同烈度、场地的结构其抗震要求可以有明显的差别。
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
因此,主、次抗侧力构件的抗震要求应有差别。 房屋越高,地震反应越大,抗震要求越高。
抗震等级是确定结构构件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的标准。
(mm)
Φ6
返回
返回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考虑相邻纵筋连接接头需错开,纵筋要分两部分计算:
1.基础部分
6Φ25: L1=底部弯折+基础高+基础顶面到上层接头的距离(Hn/3) L1 =150+(1000-100)+(3200-500)/3 1800 =150+1800 6Φ25: L2= L1 +相邻纵筋交错距离 =150+1800+Max(35d, 500) =150+1800+875 =150+2675
四
三
二
≤ 60
一
一
>60 一 一
一 一
≤ 50
三
≤ 60
二
≤ 60
框架 -抗 震墙 结构
建筑高度(m)
框架 抗震墙
>60 三
>60 二
四
三
二 一
一 一
三
二
2.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构造详图
①非连接区段(箍筋加密区) 中间柱位于柱上下端≥Hn/6,≥hc,
≥500mm范围内; 底层柱根位于基础顶面≥Hn/3处。
hc—柱截面长边尺寸 Hn—楼层净高 ②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 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 应大于50%。
绑扎搭接
屋顶梁
机械连接及 焊接
楼层梁
基础 顶面
3.抗震框架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①边柱和角柱
laE—受拉钢筋抗震 锚固长度,其取值 见P34页表。
② 中柱
12d
当直锚长度<laE时采用
序号 XX XX XX柱类型 Nhomakorabea 上 柱 剪力墙上柱
代号 LZ QZ
序号 XX XX
注:编号时,当柱的总高、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对应相同, 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仍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柱 号 KZ1 标高 b×h b1 b2 h1 h2 全部 纵筋 角 筋 b边侧 中部筋 h边侧 箍筋 箍筋 中部筋 类型号
三层:
=3200-Max(Hn2/6, hc, 500)+Max(Hn3/6, hc, 500) =3200-550+550 =3200 3200
L1
L2
同二层
3200
返回
顶层:柱外侧纵筋4Φ25
2Φ25:
L1=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梁高+柱头部分 L1 =3200-Max(Hn4/6, hc, 500)-500 + hb-C +1.5laE -(hb-C) =3200 –550-500+ (500-30)+1.5×38×25-(500-30) =2620+955 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