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位于××,西面规划道路为兴良路,北侧为五号路。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为33694m2,地上建筑面积101080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3599m2,工程中标总造价为33001.96万元,总建设工期950天。
2.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如下:1素填土层:灰、灰黄等杂色,湿,松散状,主要由块石、碎石、砾石、砂、粘性土等组成,土质均一性差,结构疏松,全场均有公布,直接出露地表,厚度为0.50~1.10m。
○1粘土:灰黄色,软塑—可塑状,高—中压缩性,局部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和半炭化物。
刀切面平整、光滑。
全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0.00~1.00m,最度为1.20~1.70m。
○21淤泥: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含少量粉细砂、贝壳及半炭化物碎屑。
全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 1.20~2.40m,厚度8.40~11.40m。
○22淤泥:灰、青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含少量粉细砂、贝壳及半碳化物碎屑。
全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19.80~25.90m,厚度7.30~15.20m。
○3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状—软塑状,高压缩性,具鳞片状构造。
含少量粉细砂、贝壳及半炭化物碎屑。
全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19.80~25.90m,厚度3.50~14.30m。
○41粉质粘土:灰、灰黄色,可塑状,中—高压缩性,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粉砂和半炭化物。
局部呈粘土状。
大部分钻孔有揭至,层顶埋深27.50~35.20m,厚度1.70~7.10m。
○42粘土:灰色、蓝灰色,软塑—可塑状,高压缩性,含少量粉砂、贝壳碎片和半炭化物。
局部呈粉质粘土状。
分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30.10~38.80m,厚度2.80~14.70m。
○51粉质粘土:灰、浅灰色,局部蓝灰色,可塑状,高—中压缩性。
含粉砂团块、粉粒及半炭化物,局部呈粘土状。
大部分钻孔有揭至,层顶埋深37.0048.70m,已揭露厚度1.20~12.80m。
○52粘土:灰、蓝灰、浅灰色,软塑—可塑状,高—中压缩性,含少量粉砂、炭化物。
局部含较多粉砂,粉粒,相变为粉质粘土。
大部分钻孔有揭至,层顶埋深40.30~52.80m,厚度3.30~10.00m。
○61粉质粘土:灰、灰黄、蓝灰色,饱和,可塑状,中压缩性,含粉砂团块、粉粒及半炭化物。
局部相变为粘土。
局部分布,层顶埋深44.20~51.70m,厚度为3.10~6.70m。
○62粘土:灰、蓝灰、灰黄色,软塑—可塑状,高—中压缩性,含少量粉砂、炭化物,刀切面较平整。
局部含较多粉砂、粉粒,相变为粉质粘土。
断续分布,层顶埋深48.00~60.50m,厚度1.80~16.00m。
○9含砂粉质粘土:蓝灰、灰黄色,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状,中压缩性。
含砂10~20%,局部砂含量较高,土质均一性差。
断续分布,层顶埋深42.00~68.20m,厚度0.80~7.10m。
○10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全风化层为灰、浅灰色,局部黄褐、蓝灰色,湿,可塑状,中压缩性。
岩石经剧烈风化后,原岩结构隐约可见,矿物组份风化蚀变强烈,岩石风化后土性为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砂性土,局部残留强风化岩石碎块;层顶埋深43.60~75.30m,厚度0.60~10.20m。
强风化层为灰黄、紫灰色,岩体完整性程度为破碎;原岩结构清晰,岩石风化成碎块状、碎裂状。
风化裂隙较发肓,裂隙面见有铁锰质氧化物,并有充填物。
岩芯呈碎块、短柱状,块径一般30~160㎜,锤击易碎,声哑;层顶埋深46.00~77.10m,厚度0.30~7.60m。
中风化层肉红、紫灰色,属较坚硬~坚硬岩,为燕山晚期侵入岩;岩体完整性程度为较破碎,基本质量等级为三~四级;风化裂隙较发肓,裂隙面偶见有铁锰质氧化物;原岩结构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等;岩芯呈短柱、柱状,RQD=60~70,锤击不易碎,声脆;在揭露深度内未见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的分布;层顶埋深47.90~79.30m,已揭露厚度2.40~8.70m。
3.基坑支护方案根据《昆阳镇城东村地块商住楼(金典世嘉)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先在基坑四周打双排水泥搅拌桩,在薄弱环节还要增加水泥搅拌桩的数量,同时打槽钢。
A、B、C、D段为锚杆喷射砼支护,具体见详图。
4.施工工艺4.1土钉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一修整边壁一测量、放线一钻机就位一校正孔位一调整角度一钻孔一钻至设计深度一捅注浆钢管一压力灌浆。
4.2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立面修整一焊接钢筋网片一干配混凝土料一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一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一混凝土面层养扩。
4.3边坡开挖基坑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小应超过2.0m,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
当用机械进行开挖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或挡土结构的破坏。
为防止边坡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a)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b)在作业面上先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再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c)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d)先将开挖的边壁作成斜坡,待钻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e)开挖时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和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
4.4注浆4.4.1注浆导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裂和堵塞,接口处要牢固、防止注浆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注浆孔口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灌浆过程中看见孔口出浆时停止4.4.2灌浆后要及时清洗输浆管道、灌浆设备:4.5喷射混凝土4.5.1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拉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时应不出现移动。
4.5.2钢筋网片绑扎或焊接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
4.5.3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lOmm;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事先对操作手进行培训,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质量能达到要求;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一方后再侧向喷填钢筋的另一方,防止钢筋背面出现空隙;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上垂直插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
4.5.4为加强支护效果,在喷射混凝土时可加入3%一5%的早强剂;在喷射混凝土2-3天后方可开挖下一层,期间应连续喷水养护5-7d。
5.施工组织管理5.1建立现场安全生产领导组织:在本项目文明安全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本工程施工现场领导小组。
由项目负责任组长,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5.2现场设专职安全员,根据a 程施工作业进展情况适时增加。
5.3各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兼职安全员,对本班组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全面负责。
5.4项目安保部负责对本工程安全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5.5劳动力计划扎架、制网5人,喷射砼7人(进料3人、出料2人、喷射2人),钻孔、注浆6人。
5.6机械设备计划5.7工期计划挖土、修坡、注浆施工、制网喷射砼交替作业,计划有效总工期20天。
5.8主要管理人员组成项目负责:陈启伟技术负责:专职安全员:王为明班组长:6.施工监测6.1支护的施工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支护位移、沉降的测量;地表开裂状态(位置、裂宽)的观察;在支护施工阶段,每天监测不少于3次:在支扩施工完成后、变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海天1次。
6.2观测点的设置:南向、北向、东向、西向观测点分别不少于4个,观测仪器宜用精密水准仪和精密经纬仪。
6.3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
7.安全措施7.1安全规定7.1.1执行标准严格执行温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消防保卫标准和国家、温州市相关法规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本项目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7.1.2施工员必须及时下达每项工序的施工安全交底单;并向施工人员将安全施工交底内容交待清楚。
4.1.3施工中必须遵照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不断加强各级施工人员的安全业务责任心和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7.1.4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班前讲话必须讲安全,做到“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的文明工程。
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7.1.5施工现场应整洁有序,各类材料应分类码放整齐。
各班组每天收工前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7.1.6水泥沙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仓内存放,若露天存放时应采取遮盖措施。
7.1.7并派专人对边坡开挖进行看护,禁止车辆在开挖边坡上方停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工亡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7.1.8如遇到雨天将工作面进行苫盖,避免雨水进入混凝土面与原状路基的接缝。
7.1.9土钉、锚杆外端部的连接应牢靠。
7.1.10注浆管路应畅通,防止塞管、堵泵,造成爆管。
7.2喷射混凝土7.2.1喷射作业时,应专人负责,仔细检查接头喷射机等设备和机具,是否耐损,接头断开等不良现象,确保各种机具处于良好状态时方可进行。
7.2.2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品。
7.2.3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必须关闭喷射机喷头前方刁;得站人。
4.2.4处理管道堵塞时喷头前不准站人,以防消除堵塞后突然喷出物料发生伤人事故。
7.2.5为避免供料、拌合、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应有联络信号,喷射作业应由班组长按规定信号、方法进行指挥,以防因喷躬‘手和机械操作人员联络不佳造成事故。
7.2.6喷射混凝土后应经常注意观察,发现有变形和裂缝,及时支护和加固,必要时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7.2.7备用一定数量砂包对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段作应急处理措施。
7.3施工中机械设备使用要求7.3.1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班前班后要随时检查设备,填写运转记录。
7.3.2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电工、电气焊工应持证上岗,无证不得上岗,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本工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7.3.3电焊机应二次线漏电保护装置,各种电焊线应绝缘良好。
7.3.4各种电器设备、机械设备维修时一定要停机,断电、电闸箱断电后要上锁挂牌或专人看护。
7.3.5供电线路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电闸箱符合安全规范,设置漏电装置。
8.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8.1尽量避免使用高噪声设备。
8.2现场设置垃圾箱并派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8.3在比较干燥浮土多的地段,要洒水降尘。
8.4施工现场细颗粒散体材料装卸运输时,采取遮盖等措施,避免遗洒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