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_红丝带
《爱在阳光下》
Page 2
概述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慢 性传染性疾病。人一旦被感染则终生带病毒 并具有传染性。
Page 3
你知道吗?
红丝带的由来及其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 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在 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齐声呼吁人们 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 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 胸前。含义: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 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 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Page 7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第二阶段:(1989~1993)为播散期,1989 年10月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吸毒人群中发现了 146例HIV感染者,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 在此期间大多数感染者为云南的吸毒者,在 归国劳工、性病病人和暗娼中也有少量HIV感 染者报告。
Page 8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第三阶段:(1994年----)为增长期,HIV 感染范围超出云南省,在其他地区的吸毒者 和职业献血员中也发现一定数量的HIV感染者, 全国HIV感染报告数量急剧上升。到1998年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现了HIV感 染者,共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2639 例
Page 9
全国HIV/AIDS流行区域
1985 1989
期传
期扩 散 期增
1998
入
1995
长
长快 期速 增
国家、社会预防控制策略
性传播 法律制度 血液传播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传染源 艾滋病病人 监测管理 传染病流行传播链 HIV携带者
易感人群 高危人群 重点人群 健康教育 普通人群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1、拒绝毒品 2、洁身自好 3、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
Page 14
关爱艾滋病人
关爱艾滋病人
Page 16
Page 18
Page 12
在预防艾滋病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和病人拥有与普通人一样的权 利。
Page 13
最近几年艾滋病日主题
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Men Make a Difference)。 2001年“你我同参与”(I can, and You?)。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let Live)。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let Live)。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Women, Girls, HIV and AIDS)。 2005 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 世界艾滋病运动(WAC)选择“遏制艾滋、信守承诺”为其 2005到2010年的主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 种途径传播;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 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 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 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怀孕、分娩、哺乳把 病毒传染给孩子。
Page 5
母婴 吸毒 42%
1.1%
男男性传播 12,2. %
性传播44.7%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我国于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主 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88)为传入期,这一时 期HIV感染报告主要是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 ,分布在沿海一带城市,仅在浙江省发现4例 血友病病人因使用进口凝血第Ⅷ因子而感染 HIV的国内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