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品牌命名案例

经典品牌命名案例

经典品牌命名案例
“翁媳”是理发行业里别出心裁的一个品牌名字,从“翁媳”的字眼里看不出任何有关“理发技能更出色”的讯息,但顾客因此就会认为“翁媳”理发技术不专业、提供的全套理发服务不够好吗?未必。

在理发业特定的竞争情景下,这种担心已经成了一种多余。

在行业的导入期和成长期,“能理发”是进入行业的必要条件,“剪得好”是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当行业因竞争而走入成熟期时,“能理发”和“剪得好”在成熟顾客心中都成了进入行业的必要条件,这个时候又将用什么来吸引顾客呢?
利华公司19世纪末向市场推出了一种新型香皂,一年中先后采用过猴牌(Monkey)与阳光牌(Sunlight)作为产品名称。

前者与香皂没有任何联系,显得不伦不类,且有不洁的联想;后者虽有所改进,但仍落俗套。

第一年里,香皂的市场销路一直不好。

1900年,公司在利物浦的一位专利代理人建议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名称:Lux,立即得到公司董事会的同意。

名称更换之后,产品销量大增,并很快风靡世界,时间不长就成为驰名世界的产品。

虽然香皂本身并无多大的改进,但Lux给商品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可以说这种商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产品取名创意。

Lux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产品名称,它是西方国家拉丁字母产品取名的经典之作,备受业内人士推崇。

它几乎能满足优秀产品的所有优点。

宜家家居(IKEA)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这与宜家的宗旨是相符合的。

宜家从创建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为人们打造舒适、愉悦的家庭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惬意。

“IKEA”的品牌名称和音节特点,正好符合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IKEA”很短,方便人们记忆,人们也乐意提起这个音节。

而在中文翻译方面,也可以说是有一个很巧妙的音译。

“宜家”不仅与“IKEA”发音近似,具有与英文名称一样的优点,而且“宜家”二字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家居行业。

“宜”是“方便”、“好”的意思,“家”让人感觉温馨、体贴。

“宜家”二字合在一处,不仅仅是“IKEA”的简单音译,更让宜家品牌在中国市场更加
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CANON这个新名字的出现,对于佳能公司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与其他著名品牌一样,CANON也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简短好记,而且大多数地区的发音都相近似。

与此同时,CANON这5个字
母中包含两个N,两个N中间是一个O,在直观看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

消费者在看过这个品牌名称之后,很容易就可以记住。

CANON的中文名称“佳能”,是根据其英文名音译而成。

在原有
的优点上,“佳能”这个名字又向消费者传达出一个新的讯息——“佳”,就是“好”、“优质”的意思,“能”,指的是“性能”,“机能”。

“佳能”二字合在一起,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性能很好”。

“佳能”这个名字不仅传达出了这样一个讯息,而且又不让
消费者觉得俗套。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品牌名字给人的联想,直接影响该品牌的销售量。

这是由于千百年来文字、方言、俗语对人形成的定性思维
的结果,所以,消费品的品牌的名字也同样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想
象空间,因此,品牌的名字其实是一种无形的卖相。

事实上,这种
无形的卖相比起有形的消费品卖相(如包装、广告、陈列、价格等)
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情绪。

试想一下,你会穿名字叫“绿帽子”
的服装吗?会购吃名字叫“十三点”的食品吗?会抽名字叫“八宝山”的香烟吗?
成立于1867年的瑞士雀巢集团,以创始人亨利·内斯特尔(Nestle)的名字命名,因为英文雀巢(Nest)与他的名字为同一词根,所以中文一并译为“雀巢”,德语意思是小小雀巢。

实际上,内斯
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

从表面上看,“雀巢”这一名称使用的是创建者的名字,但在世界各种不同语言中,它都给人一种明朗的印象,和消除压力、紧张
的感觉。

在汉语中更是这样,“雀巢”让重视家庭和亲情的中国人
产生一种温馨的家的感觉,有时甚至让人想到藏情蓄爱的鸟巢。

与此同时,“雀巢”的品牌标识采用具象的方法,是品牌名称的最佳诠释。

可以这样说,以“雀巢”品牌名称及图形所注入的情感
及意象,树立了品牌和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雀巢的产品旁边,总别
出心裁地点缀着一个鸟巢,在鸟巢中,一只雌鸟在精心哺育着两只
雏鸟,让人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慈爱的母亲和健康的营养食品。

从某种意义上,三只鸟和它们的鸟巢已经成为雀巢公司无声的品牌
代言者。

雀巢品牌名称和标志的紧密结合,在全球商标史上是较为
经典的案例。

看过"品牌命名案例"的人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