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修改记录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把维护企业的稳定工作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首要任务。
建立统一指挥,职责分明,反应有序,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理体系。
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2. 定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及时有效地处理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保障我公司的经济健康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的办法。
3. 引用文件3.1 《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421号)3.2《信访条例》(国务院令431号)3.3 《总公司关于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3.4 《中建二局党委、中建二局维护企业稳定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党办…2006‟3号)4. 责任本管理制度由消防保卫部负责编制、修订和解释,公司办公室主任审核,总经理批准。
公司总部、经理部、项目部均遵照本制度落实执行。
5. 实施细则5.1 本应急处理预案所称“重大突发事件”所包含的内容5.1.1群体性事件——主要指到中南海周边、天安门广场、中央领导同志驻地、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及中建总公司总部、中建二局总部等重点地区、一次性聚集20人以上、进京集体访5人以上、在当地聚集50人以上、有外国人参与以及其他需要及时妥善处置的群体上访、非正常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
5.1.2重大安全事故——主要指中建二局所属企业和单位发生的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含3人)、在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生产、消防、交通)安全事故。
5.1.3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社会外部或企业内部原因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传染、中毒等)公共突发事件、对企业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事项。
5.1.4涉及企业的新闻事件——主要指由于各种原因引发和产生的、涉及中建二局及所属企业和单位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负面新闻报道及相关事件。
5.1.5涉恐、涉稳重大事件——主要指境外组织对我企业进行恐怖袭击和威胁,“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非法宗教势力和敌对分子在境内外我企业人员中进行活动等情况。
5.1.6其他重要问题——对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涉及企业员工和企业重要利益的各类突发性重大问题。
5.2 严格坚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报告制度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及时逐级上报,必要时安排24小时值班制度。
5.2.1事发现场人员必须及时向公司经理胡立新报告。
5.2.2事发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5.2.3公司应及时向局主管领导和局行政保卫部报告。
5.3 组织保障和分工公司成立应急小组,对处置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组长由公司经理胡立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吴桂军、翟雷、刘治国、石立勇、卢百华、王春雨同志担任。
应急工作组成员由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工程部、消防保卫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组成。
应急工作办公室设在消防保卫办公室,章建川同志任主任。
应急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胡立新是总责任人;吴桂军同志协助胡立新同志负责分管局内部职工(包括离退休、家属等)形成的群体性事件、涉及企业的新闻事件和涉恐涉稳重大事件,是分管责任人;石立勇同志协助胡立新同志负责天津事项,是分管负责人;翟雷、刘治国、卢百华、王春雨同志协助胡立新同志负责工程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共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是分管负责人;吴桂军同志负责应急工作组的综合协调工作,是分管负责人。
消防保卫部负责各项应急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
各应急工作组成员部门和单位承担相应的保障工作责任。
突发事件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是直接责任人。
对于公司在北京地区出现的重大问题和事件,按照“统一指挥协调、规范工作程序、部门密切配合、分组履行职责”的原则,必须由专人负责事件处置、现场劝返、后勤保障、对外宣传协调等专项工作。
各专项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事件处置。
一是及时赶到现场,了解掌握情况,协调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维护现场秩序,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二是负责组织有关单位联合接洽;三是负责请求总公司及属地政府及公安机关给予协助;四是负责收集、汇总处置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情况,并根据应急工作组组长、副组长指示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通报。
事件处置工作人员由公司和项目有关人员组成,由章建川、单德钦、崔波同志负责组织协调。
现场劝返。
一是负责现场维持秩序;二是负责与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的现场配合;三是负责协助疏导和劝返群体上访人工作。
现场劝返工作人员由公司人员和保安人员组成,由章建川、单德钦、崔波同志及有关部门主管人员负责。
后勤保障。
一是负责车辆安排,保障处置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的应急用车;二是负责食宿安排,保障处置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的有关人员的饮食或住宿;三是负责医疗安排,保障处置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中突发性病人的应急救护;四是负责资金保障,以解决维护企业稳定需要及时支付的资金款项。
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由综合办、财务部等相关人员组成,由单德钦、任一、章建川同志负责。
对外宣传协调。
主要负责在处置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中,与各新闻媒体的协调和统一对外宣传口径、做好相关报道和解释工作,以消除负面影响,维护企业形象。
对外宣传协调工作人员由党委工作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由吴桂军、王春雨、崔波同志负责。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局应急工作组可从总部各部门或各相关单位临时抽调工作人员,以保证足够的工作力量。
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所有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5.4 工作程序对于公司出现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按照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三个等级。
凡是发生特别重大事件和重大事件的,必须按照《总公司关于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在一小时以内及时向局综合办公室报告,综合办公室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内,向局主要领导同志报告,并按有关程序和工作要求,向上级领导机关作出书面报告。
同时,公司领导必须赶到现场果断处置。
主管领导不能及时到位的,必须派出有现场处置能力的负责人赶到现场指挥处理。
根据事件发生的具体类别、预计影响程度和产生后果等,公司要即刻启动应急机制。
启动应急机制的基本工作流程是:接到相关信息后,由应急工作组组长或副组长作出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决定,事件处置的专项工作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开展工作。
对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新闻报道及相关事件,必须及时上报局综合办公室和局党委工作部,按本应急预案启动反应机制,统一对外宣传口径,尽快与主管部门、相关新闻媒体联系沟通,协调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在处置影响企业稳定的各类重大问题和事件中,事件处置专项工作人员接到指令赶到事发现场后,要尽快掌握准确情况,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事发现场在北京天安门、中南海周边、中央领导驻地等重点敏感地区的,应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和公安机关的要求做好对接办理,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出现涉外重大事件时,要按照中央有关部委和总公司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及时赶到现场妥善处置。
事件处置组根据现场情况,通知公司的领导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节假日期间,接到通知后的公司有关人员应中止休假,赶往事发现场,并按照应急工作预案和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要把握以下环节:进行法制教育。
协助公安机关对参与群体性事件人员进行告诫,旗帜鲜明地指出其行为违反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引导他们依法、有序上访。
组织推选代表。
综合照顾上访问题的类别等因素,要求上访人推选五人以下代表,集中反映大家提出的问题。
听取上访代表意见。
组织有关单位或部门联合接待,认真听取推选代表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解释和教育疏导工作。
分流上访人员。
组织有关单位或部门劝返上访人员,对因身体原因不能自主返回的,及时与北京市接济管理中心联系,实施临时救助,或由主管单位负责直接送回。
及时做好信息反馈。
事发现场处置完毕后,按照应急工作组组长或副组长的要求,综合有关信息,次日前报告局领导和上级机关。
5.5 工作要求切实履行维稳职责。
公司领导要认真履行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处理好各类突发性事件,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做好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各级领导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对职工群众的社会心理研究,注意掌握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把群体性事件苗头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坚持原则,掌握政策,改进方法,讲究艺术,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防止因政策出台不慎重、工作方法不当等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
尤其要注意及时妥善解决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合理诉求,避免使问题积小成大、积少成多。
突出重点时段。
重大活动和节庆期间,公司要根据掌握的情况,提前作出部署,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值班力量,保证联络和信息畅通。
加强总结研究。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一起群体性事件都有其特殊性,处置工作要因情施策,随机应变。
处置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出现群体性事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完善工作措施,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处置水平。
严格责任追究。
企业维护稳定工作要与企业绩效考核和领导人员的考评挂钩,奖罚兑现。
凡是对应急处置和维护稳定工作不到位、不尽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责任人员,视其不同性质和后果追究相应责任。
性质严重的,根据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搞好宣传教育,加强应对能力培训。
各企业和单位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应对危机事件的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识别、反应、决策、处理的水平。
6. 记录无7. 附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