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工程概况1.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位于济南分公司厂区内,东侧为预留地、南侧为厂外马路、西临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北侧为第二动力站和污水气提装置。
装置的正负零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82m。
1.2本施工方案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土建工程中的储罐(L8212-58.59-FS7A ~ 3)及F-101炉基础(L8212-58.59-FS6/3〜4)的施工。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50万吨/ 年延迟焦化装置中的其余类似工程(如设备基础施工等),可参照本施工方案。
储罐基础为环墙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共5个,基础最大外半径5. 630m,最小外半径为2.640 m,墙壁厚分别为350mm和300mm。
环墙基础垫层下方为岩石。
内部回填部分底层为素土分层夯实,中层为砂垫层,砂垫层上面用沥青砂绝缘层找平、找坡(坡度为2%)。
基底标高D-131/l,2为80. 20m;D-132. 133为80. 790m; D-134 为 80. 550m。
炉区基础为6个条型片筏式基础组成,又分别由4根短梁连成相对独立的3个基础,基底标高为-2. Om,条型片筏式基础尺寸(长X宽X高)为11.½ X 2m X Im0基础上部各有4根柱头,截面尺寸分别为500mm x 500mm, 550mm x 550mm,柱高3m。
每根柱头上有4个预埋地脚螺栓(分别为MII 42 x 840-160 和 MII 36 X 1010-420 )。
1.3主要工程量一览表2.编制依据2.1建设工程合同;2.2国家现行的建筑规范、规程、标准和行业标准;《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5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99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28-93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SH3508-96 )2.3施工图纸;2.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5本公司现行的有关技术文件。
3.施工部署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I. I场地条件根据对施工现场的观察和本工程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材料预算,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条件。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原则,储罐基础与炉基础同时依次开工形成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
施工前应将所有障碍物彻底清除。
根据厂区的有关规章制度及施工要求,开工前,必须先探明施工区域内地下埋设管线的分布情况,并争得厂方主管部门的意见,取得动土、动火通知单后方可施工。
对施工过程中发生另增工作量经甲方证实后,按实际的工程量,办理好签证手续。
施工机械进场前做好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并做好钢筋加工制作工棚及堆放地点的搭设工作,为工程的正式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3.1.2施工用水用电根据本工程的情况,考虑安排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把总电源及总水源接入施工现场。
3.I. 3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由于现场施工场地狭窄,原则上现场不放或少放施工用料,模板、架杆堆放在生活区,其余材料集中在装置区东部搅拌站内。
搅拌站布置图见〈附图一〉。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文明施工的管理要求,施工布置主要考虑三个原则:一是安全施工原则,二是文明施工原则,三是避免相互干扰原则。
3.2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施工采用昼夜施工,砼采用自制搅拌砼。
储罐及炉基础施工工期均为35天。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二〉。
3.3施工组织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及人员配备:见〈附图三〉。
3.4主要设备、器具设备选择依据:根据本工程施工区的实际情况、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选用下述设备、器具,其具有稳定性好、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可有效地高质量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
主要设备、器具选用及材料需用见下表。
正式开工前,认真检查施工机械及配套器具的性能,确保性能良好、使用灵活,以及确保材料质量等。
4.施工工艺及方法施工(控制)程序和方法见《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程序图》。
4.1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开挖由业主委托其它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4.2钢筋工程钢筋在加工料场制作成半成品运至现场进行绑扎,制作按设计及规范要求予留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前应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或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钢筋加工完毕,按文明施工要求分类、分批堆放、标识。
綁扎时要保证钢筋的垂直度、圆度及排距,并设有效措施保证其稳固;钢筋搭接焊时,要保证钢筋在同一中心线上,并采取措施防止焊接应力导致拉结变形。
钢筋接头互相错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在钢筋上绑扎专制的砂浆垫块,双向间距均为Ini。
炉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要设置马凳筋(见马発筋简图),以保证钢筋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Q20@1500长度 L=I1330mm/W/、/、/U夹角30°广广十.............................. r I/\r《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程序图》I本步工作由甲方指定给I别的单位。
I应做丁作及提交资料:I①.砼垫层,需留置试块I②.定位测量记录I应做工作及提交资料:I①.钢筋出厂合格证、进•厂复检报告•②.工程报验申请表、隐II应做丁.作及提交资料:I①.模板丁程自检记I应做丁作及提交资料:I①.工程中间检查交4. 3模板工程模板以采用定型组合钢模、大型胶合板模板为主,局部采用木模。
支撑系统采用钢管脚手架及辅助方木,对拉螺栓配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能使用大型模板的位置尽量采用大型模板,对于小型基础以钢模板为主。
地面以上胶合模板的混凝土垂直外角做201^><20隱的45°切角。
支模前应进行配板和支撑设计,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圆度和稳定性。
模板接逢间要用海绵条填塞严密,连接要牢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不漏浆。
程序为:环墙基础整体支模,整体加固,模板支设完毕,外模设四道4) 16钢筋,环向用导链或紧线器扎紧,调整好垂直度,内模用钢架杆或方木,四周均布支撑(见储罐基础支模示意图)。
拆模时应注意对成品的保护,防止拆模后构件缺棱少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4混凝土工程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的混凝土集中搅拌、混凝土罐车运输、泵车浇筑。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程序为:4.4.I材料采购验收混凝土所用水泥由业主供应,水泥进入现场需有出厂试验报告及质量证明书,并按规定送实验室检验;砂石骨料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按规定送实验室做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4.4.2配合比设计施工前应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骨料种类、水泥强度等级等条件送实验室确定各级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
需要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配比,应由实验室专门试验确定。
4. 4. 3混凝土搅拌现场设混凝土搅拌站一座,内设一台JS-500型混凝土搅拌机,釆用自动计量布料机,用装载机上料,并配备一台液压推土机推料。
搅拌站附近设水泥库一栋,保证搅拌时的水泥用量。
搅拌选用合理的加料顺序,保证每罐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如果混凝土中掺有外加剂,其搅拌时间按规范及说明调整。
4.4. 4混凝土运输浇筑砼运输釆用罐车,辅助用机动小翻斗车配合;尽量缩短运输距离,混凝土运到现场后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尺寸、轴线及支架强度、稳定性是否合格,检查钢筋位置、数量等,会同有关单位共检合格后填写隐蔽记录。
环墙混凝土浇筑时周圈均匀下混凝土,每层高度不超过500mm,每层的浇筑方向均相反,以防模板跑模和被挤向一边。
底部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混凝土振捣要均匀密实,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各插点的间距不宜超过规定值且均匀布置,并正确掌握振捣时间。
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振捣上层混凝土,振动棒要插入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层IOOmm左右,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结合良好。
炉基础砼浇筑时采用分层浇注法,施工逢留在底板顶部,施工缝的砼表面应在继续浇筑砼前应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
4.4. 5砼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小时内,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草袋,经常浇水始终保持湿润,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期不低于7天。
4.5素土垫层施工混凝土验收合格后,进行内部回填。
用于回填的土质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前必须会同有关单位检查,填写好隐蔽记录。
回填土要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200 ~ 250隱,在环墙基础内壁抄测每层添铺标高,回填土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局部采用人工夯实,回填时控制好回填土的含水量,回填完予留一定的沉降量。
回填程序:4.6砂塾层施工砂料选择色泽一致的中砂,为防止内含砂砾和除去其它杂质必须进行过筛,分层注水,用平板振动器夯实,每层厚度150mm,夯填时注意保护预埋电极和预埋管,局部部位用木夯捣实。
砂垫层分层取样,合格后方能施工下一Mo4.I沥青砂垫层施工拌制沥青砂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要求,拌和时沙的温度控制在100°C~ 150°C,热沥青温度为180°C〜200°C,严格按配合比拌和均匀;摊铺时温度不低于140U C,均匀摊铺用滚筒压实,每层压实厚度30_,虚铺厚度由实验确定;沥青砂垫层垂直施工缝相互错开并留成斜槎,用热烙铁拍实,继续施工时预热后涂一层热沥青,然后衔接摊铺沥青砂,用热烙铁拍实至不留痕迹。
水平施工缝先涂一层热沥青,再铺沥青砂。
最后一层热沥青铺压完,用热烙铁烫平。
铺压完的沥青砂与基层要结合牢固、密实、平整,不得用纯沥青作表面处理, 不得有裂纹、起鼓、脱层等现象。
4.8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见下表5.质量保证措施5.1推行质量管理责任制,严格贯彻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自检互检,原材料检验和钢筋、模板、隐蔽工程验收技术管理制度。
现场推行样板制,贯彻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严格执行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砼试配制。
砼、砂浆配合比要准确,并按要求留足试块,工具模板应先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采购的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单,并仔细核对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做好材料的复试工作,如钢材需做母材和焊接抽样试验等,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
并收集好材料出厂合格证和实验报告。
5.2专人收集和整理资料,施工前仔细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图纸及规范施工,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