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课汉字的演变――――――――――――――2 第二课象形文字―――――――――――――――5 第三课正确的写姿――――――――――――――8 第四课实践活动――――――――――――――10第五课汉字的结构―――――――――――――12 第六课汉字的结构(2)―――――――――――15 第七课文房四宝(1)――――――――――――19第八课文房四宝(2)――――――――――――22第九课王羲(xī)之“吃”墨――――――――24第十课钢笔楷书的特点―――――――――――26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
那你对中国汉字有多少了解?了解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记载有意义的事吗?它又是经过怎样的过程才形成了现在规范的汉字的呢?让我们走近汉字,了解汉字吧!(刻在骨头上)一、汉字的演变我(刻在虎符上的我们的汉字就是这样演变来的,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由不规范到规范,到现在我们写的楷体字,成为我们民族共识的一种字体。
那对于汉字的演变你搜集到了什么?给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二、 象形文字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你来写写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
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
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对于汉字的演变,你了解多少了? 把你知道的和伙伴们交流一下吧,并让他们为你做出一个小小的评价吧!(请在选择的星星下面画一颗灿烂的笑脸吧!)银铜金三、正确的写姿【正确的写字姿势】①头正,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
②臂开,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撑开,保持一定的距离。
③左手按纸,右手握笔。
④身直,坐稳身子,双肩放平,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头,全身要放松、自然。
⑤脚平,两脚放平,左右分开,自然踏稳。
(如下图所示)现在快点检查一下自己的坐姿吧!你得到的是:【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时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大拇指和食指自然弯曲,形成椭圆状,手指尖(食指)应距笔尖约3厘米。
中指的第一关节从后面抵住笔杆,笔杆斜靠在虎口处,无名指和小指一齐弯曲,依次靠在中指的后面。
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现在快点检查一下自己的坐姿吧!你得到的是:四、 实践活动【综合检查】我们来读一读《坐姿十二字》和《执笔歌》吧。
《坐姿十二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心静气缓。
《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 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从正确的坐姿到写姿,把你学到的按照图示来做一遍吧!———最终你得到的是:一、检查下面同学的姿势:()()二、欣赏: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汉字的结构(1)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14种:1.左右结构。
如:伟、休2.上下结构。
如:志、苗3.左中右结构。
如:湖、棚4.上中下结构。
如:葱、慧5、右上包围结构。
如:句、司、6.左上包围结构。
如:庙、病找一找你们以前学过的生字都有什么结构的?圆、右、向、行、到起、钩、左、出、发平、方、水、钩、处、安、静对、热、爱、美、活、渴、望笔、城、载、调、伊、盖六、汉字的结构(2)7.左下包围结构。
如:建、连8. 右下包围结构。
如:斗9.上三包围结构。
如:同、问10.下三包孕结构。
如:击、凶11.左三包孕结构。
如:巨、匣12.全包围结构。
如:囚、囹13.单体结构。
如:丈、甲、且、我14.特殊结构。
如:爽、坐、夹、噩每一种结构你还能找出哪些字来呢?七、 文房四宝(1)文房专指文人的书房,笔、墨、纸、砚是古代文人书房的必备之物,因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在文房四宝中,以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为上品。
笔,即毛笔,是我国独特的书写和绘画的工具。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上,所残留的朱书与墨迹,就是用毛笔书写的。
毛笔易损,不便保存,所以流传至今的很少。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已墓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古代用的毛笔,相传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蒙恬(临沂蒙阴人)发明的。
元朝之前,以宣笔最有名气;元朝以后,宣笔逐渐被湖战国时,秦国大将蒙恬带兵与楚国交战,为了能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况,他要定期写报告。
那时,人们通常是用竹木签蘸墨,然后再在帛上写字,书写速度很慢。
有一次,蒙恬在野外打了几只野兔,看到一只兔子尾巴托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一道道痕迹,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毛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剑侠一条兔尾巴,把他插在一根竹管上,经过反复琢磨、实验,终于发明了毛笔。
笔代替。
湖笔产自浙江湖州,他的成名,与元朝大书画家孟頫有关。
他对当地的湖笔制作技艺要求十分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传承至今。
紫毫笔(节选)【唐】白居易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墨是写字、作画用的黑色颜料,主要颜料是炭黑、松烟、胶等。
早在原始社会,墨已生产。
商代甲骨背面也发现多有墨书。
到了汉代,制墨已形成规模。
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
宋代以后,徽州成为制墨中心,“徽墨”也成为墨中精品,有“落纸加深,万载存真”之誉。
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至今我们还将书画作品尊称为“墨宝”,将知识分子称为“文人墨客”,将书写绘画称为“挥毫泼墨”。
八、 文房四宝(2)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西汉初期已出现粗糙的麻纸,如扶风纸。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造出了一批优质纸张,被称为“侯蔡纸”。
魏晋南北朝时纸开始广泛运用,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宣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
其材质有陶泥、砖瓦、金属、瓷等。
最常见的还是石砚。
“文房四宝”以砚为冠,而砚之相传蔡伦到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家做客时,发现小孩子们用木头挑着水面上的沤変物嬉闹。
当那些沤変物离开水面时,马上变干,并且质地柔软轻薄,可用来书写文章。
于是,他便借助在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挖池沤制。
经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书写材料。
因为这个发明是在张纸家乡进行的,所以就把这种书写材料叫“纸”,俗称“纸张”。
冠为端砚。
优良的端砚石产自广东肇庆(古称端州)端溪一带。
笔、墨、纸、砚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讲究,所谓“名砚清水,古墨新发,惯用之笔,陈旧之纸”,合起来是整个一套,再写出我国的文字,综合称为独特的传统书法艺术。
你还知道哪些文房四宝的知识呢?和同学交流一下吧!九、王羲(xī)之“吃”墨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
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
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各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象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
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的时候,眼睛还看着字,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zhàn)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
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功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
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象彩云那样轻松自如,象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写字家之一。
思考题:王羲之为什么能把墨汁当做蒜泥吃了呢?试一试:你能不能讲一讲《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练习下面的字帖,注意指导学生的书写姿势。
读完后,我进入了深思,我们也应该学习王羲之精神。
要努力学习。
我虽然没有别人好,但我深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要以老一辈书法家为榜样,刻苦学习,争取取得更出色得成绩。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十、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横竖>下面具体介绍各种笔画的写法(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同: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