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实践周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0351011 学时/学分:1周/2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应用化学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电化学原理、金属腐蚀学、涂料科学与制造技术、轻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化学电源、防锈工艺、电镀工艺、涂装工艺
2、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深层次的、多学科型的和综合创新性的技能训练和探究性训练的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造性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应用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索面向应用型化学化工学生、符合应用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实践强化训练模式。
探索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基本训练与创新意识培养并举的实验设计教学模式。
缩短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科研和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差距。
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文献、书籍并消化理解,提出并完善设计方案,准备并完善相应的设计内容,整理、分析相关设计内容,绘制相应图表等,课程设计报告推荐采用国内外期刊论文的形式撰写。
鼓励思想创新和设计创新。
增强学生创新性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并消化理解。
在此基础上确定方案,进行实验或设计准备及实施。
设计课题要具有新颖、实用、多学科的特点,体系创新性。
1、课程设计内容范围
(1)金属局部和全面腐蚀的观察与测试;
(2)金属表面化学或电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
(3)缓蚀剂的配方与应用;
(4)金属的电化学保护及性能表征;
(5)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6)涂料制造与涂装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7)电镀工艺与化学电源的研究与应用;
(8)其它新型金属腐蚀与防护方法的应用与性能表征。
2、安排
探究性创新设计以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兴趣小组以及参加教师科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以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师生应很好的互动交流,学生选定并熟悉设计题目,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学生也可自己设计题目,只要方案合理,达到使学生开动脑筋,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
具体安排如下:
(1)开题:题目可来自教师指定的参考题目,也可自由选题,特别是鼓励有创新性的题目或是在已知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学生选题与分组: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不同,可1-2人1题,也可以3-5人为1个课题小组合作完成,但分工与任务要明确,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为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与合作能力。
(3)学生熟悉设计题目,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并初步确定课程设计方案。
(4)完成文档整理,按照要求书写设计报告。
(5)教师组织答辩,考核课程设计结果。
四、指导方式
由指导教师召开课程设计动员会,下达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讲解部分题目要求,组织学生选题分组。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小组的协同工作和指导教师的辅导,完成题目。
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验收及评定。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
全面考核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课程设计报告完成情况及答辩情况,最后给出总成绩。
2.评分办法:
(1)从三个方面考核课程设计完成的成绩。
①课程设计期间表现占20%
②课程设计报告占50%
③答辩情况占30%
(2)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的成绩。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电化学测试技术》,刘永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A.J.Bard 主编,邵元华译,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宋诗哲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
《电镀理论与技术》,安茂忠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涂装工艺学》,李春渠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化学电源》,程新群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涂料制造技术》,倪玉德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互联网:涂料涂装,电镀与化学电源相关的网站,中国知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