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地区分布和发展趋势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地区分布和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动趋势
•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相一致 • 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增长 • 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
断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 不断上升 • 无形贸易的发展变化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 国际贸易发展动因知识化 • 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高级化 • 国际贸易交易方式网络化 • 国际贸易交易市场垄断化 •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 • 国际经济协调贸易化
产品。 4 将纯粹初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
地区。 5 利用外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进口商品结构
现状:
1 初级产品中的能源、原材料进口占比上升迅速。 2 中间品进口占比上升,资本品进口占比下降。
存在问题:
1 初级产品进口中,能源产品占了很大比重。 2 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力度依然不足。 3 国对高精尖技术的进口受到少数发达国家的限制。
存在问题:
1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的产品比重偏低。 4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5 出口商品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
对策建议:
1 增加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其附加值。 2 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 3 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1 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发明与创新。 2 促进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应用,加快我国产
业的升级换代。 3 适时推行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4 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 5 参与国际贸易关系协调,维护我国外贸利益。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地区 分布和发展趋势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地区分布和发展趋势
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一)出口商品结构 (二)进口商品结构
二、对外贸易地区分布 三、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动趋势
出口商品结构
现状:
1 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2 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上升。 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加快,出口占比迅速上升。
对策建议
1 加大对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进口 2 争取进口配件的本土生产 3 促进能源、矿产进口的多元化,以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 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我国主要还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
值的环节参与国际分工,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 链的低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国际 竞争力还不强。
地区分布
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指该地区或国家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 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表明该地区或该国家同世界各 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 (1)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如深圳、广州、上海等;而 新疆等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往来很少。 (2)主要分布在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