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基础知识(26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4分)(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 ,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在《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4)《观沧海》中体现了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___ __。

,。

(5)《钱塘湖春行》的颈联是: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2.根据拼音写出文字或给加点字写拼音。

(4分)(1)而最令人遗hàn()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2)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chuó()号。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4)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

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词语,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一处景物。

(4分)响晴唤醒澄清贮蓄温晴安适空灵秀气4.参与“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一定都走出了语文课本,请根据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完成下列题目。

(4分)(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任选两个)(2分)给力达人微博蚁族大虾菜鸟粉丝(2)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2分)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

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

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二、阅读(44分)(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

(14分)《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6.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4分)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2分)(二)阅读《春》选段,完成9—14题。

(17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9.请你用最简洁的语句分别概括第三、第四段文字的内容。

(4分)10.第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句中的“偷偷地”和“钻”用得好,为什么?(3分)11.第三段中“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是()(1分)A.鸟儿 B.鸟儿的曲子 C.鸟儿高兴起来 D.卖弄喉咙1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句话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1分)13.文中第二段是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作者分别从那几种感觉来描绘这幅美图?(至少找出2种)(4分)从写出了花的;从写出了花的。

14.文章有不少句子是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的,请你找出一个例句,并且谈谈这些句子的妙处。

(4分)(三)阅读《选择》,完成15-19题(13分)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

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

“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

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

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

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

“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

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

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

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

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

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

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5. 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 ____的心理。

(2分)16. 揣摩第④、⑨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

(2分)⑴“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⑵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17. 第⑧段中作者把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

(2分)18. 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19. 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分)三、作文(50分)20.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1)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不少于500字。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字母或××代替。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答题卡七年级语文科目(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基础知识(26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4分)(1)(2)(3),。

(4)_______ __,_______ __。

,。

(5)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

?。

2.(1)()(2)()(3)()(4)()3.(4分)响晴唤醒澄清贮蓄温晴安适空灵秀气4.(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任选两个)(2分)(2)探究发现:二、阅读(44分)(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

(14分)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说.(2)愠.(3)省.(4)逾.6.翻译下列句子(4分)(1)(2)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4分)8.(2分)(二)阅读《春》选段,完成9—14题。

(17分)9.第三段:第四段:(4分)10.答:(3分)11.()(1分)12.(1分)答:13.(4分)从写出了花的;从写出了花的。

14.(4分)(三)阅读《选择》,完成15-19题(13分)15. 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 ____的心理。

(2分)16.⑴⑵(2分)17. ,。

(2分)18.⑴⑵ (4分)19. (3分)400 5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