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n 1、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头:班组是职工从事 劳动、创造财富的直接场所,主人翁地位首先 在班组活动中体现出来。
n 2、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建设“四有” 队伍必须从班组做起。
n 3、是企业生产的关键:班组根据企业的要求, 直接指导和约束班组工人的行动,并衔接上、 下道工序,协调工种之间关系,使个人和企业, 局部和全局的生产保持均衡。
n 班组建立的基础管理资料必须按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管 理。要求建立零序目录,做到统一编码,集中管理,定置存放, 方便查阅。任何一项基础资料均要完整反映一个具体工作流程的 闭环管理。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台帐记录
n 班务活动记录本
n 是一个班务综合情况记录本。主要包括班务会、 政治学习。以及录当天(当班)所发生的主要 工作和事件。其中包括工作安排和事项,巡回 检查存在的问题,设备使用状况,运行工况、 缺陷及修试后状况等。班务会、政治学习记录 周期为每月一次。
n 按照省公司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准入” 制度要求,积极组织实施班组员工技能 培训,提高班组员工实际工作能力。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培训
n 1、“三熟三能”是班组培训的起码要求: n 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 n 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n 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 n 能正确地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 n 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n 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n 加强信息管理,做好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台帐 的填写、保管和传递,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提供所 需的资料和数据。
n 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按规定开展技术问答、事故预想、 反事故演习、岗位练兵等,不断提高本班组员工的安 全、技术、业务水平。
n 搞好备品备件、工器具及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发放 (借用)手续齐全,帐、卡、物相符。
n 技术台帐类记录:
n (1) 班组所管辖设备的设备台帐、大修技术报告总 结、实验报告等。
n (2) 班组工器具台帐和材料消耗台帐。
n (3)各生产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技术特点,按照优化
合理原则确定的反映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动态状况的
记录、台帐。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培训
n 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强化班组的 培训工作,把班组培训纳入企业人力资源整体 开发的统一规划并有效实施,形成培训、考核、 待遇一体化机制,同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 系,注重培训实际效果。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资料管理
n 班组应根据上级规定和专业工作实际需要,具备必须的由国家、 行业、地方政府、企业自身颁布形成的有关标准、规程、政策法 规、制度、作业指导书,以及班组自己制定的制度、有关办法实 施细则等齐全的、适时的、用于工作和管理的依据性资料。
n 班组必须按总厂职能部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专业管理的有关 台帐、记录、图表、图纸以及与本班组业务流程相关的数据统计 分析资料,并确保各种原始记录、报表、台帐、资料等记录完整、 书写工整、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及时有效。配备微机的班组应 实现基础资料的计算机管理。
n 工会活动记录:主要包括民主管理、经济责任 制考核及有关创先争优活动等。经济责任制考 核及创建活动按实记录,活动记录周期为每月 一次。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台帐记录
n 安全活动记录本:生产班组坚持每周进 行一次安全活动,运行班组是每一轮值 学习一次。安全活动的内容应紧密结合 本班组专业工作实际及特点进行。
n 及时进行法制、厂规、厂纪教育,使班组成员 具有必备的社会公德和懂得公民的基本义务, 自觉遵守厂规厂纪要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员 工。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思想政治工作
n 强化服务意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认 真履行班组职责和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在公共活动 场所自觉维护企业形象。
n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利于增进员工身心健 康的班组业余文化活动,培养员工高尚的兴趣爱好, 增强班组的凝聚力。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n 4、是技术进步的基础环节:企业的技术 改造,消化引进技术,都要落实到班组, 这就要求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业务和 文化素质,以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n 5、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的规章制度 的具体落实,个人的信息及工作基础资 料,均需要由班组这个平台提供。
n 基层各单位,每月对班组建设活动随时进行检 查、作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单 位领导或主管专责应在每月10日前对班组上月 活动记录簿审阅完毕。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n 积极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有关要求,实现现场作 业标准化、程序化,执行有关的标准、规程和 工作流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质量意识。
n 各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和引导群众性全面 质量管理小组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抓好对 班组全面质量管理骨干的培训,加强QC成果 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常。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生产管理
n 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班组的生产和工作, 安全、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 计划工作任务和经济技术指标。
n 在班组管理中大力开展标准化管理,推行标准 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n 严格执行工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现场 文明生产,实行定置管理,做到标识清晰醒目、 物放有序、工完料尽场地清,时刻保持干净、 整洁的工作环境。
n 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比安全、 比质量、比效益、比贡献,宏扬职业文明,练就过硬 的岗位技能。
n 围绕班组员工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 工作,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的良好风气。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民主管理
n 贯彻落实总厂职代会精神,认真学习会议内容 和决议,结合班组实际制定落实措施,确保职 代会决议在本单位和本班组的贯彻落实。
n 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班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及时组织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 定期参加安全规程考试,应考和考试合格率达 到100%。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培训
n 结合班组工作特点抓好现场培训,有目 的地进行现场培训、考问讲解、技术问 答、反事故演习等,定期公布培训考核 结果,促进班组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
n 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活动并注重实效,认真贯 彻执行上级对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班组的业务技术特 点,分析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消除各 类事故隐患,控制异常。
n 对所辖设备和外单位发生的事故和异常要及时分析,总 结经验,吸取教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设备 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和故障预测,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和异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培训方式
n 常规培训:一对一单独培训、技术报告 或技术讲座、先进经验传授、技术问答 考问讲解、技术比武或练兵
n 仿真模拟培训 n 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 n 专题培训班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思想政治工作
n 认真开展党的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国家方针政策及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教育, 结合班组实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正确的思 想、顾全大局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 工作,不断推进班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
n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管理作用,定期开展民主管 理活动。进行班组内部沟通、协调解决班组的 内部问题;
n 其它必须坚持“三公”(公正、公平、公开) 的问题。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总厂对班组建设的管理
n 总厂实行“月度抽查、季度普查、年度评选” 的常规性指导、检查、考核等日常管理方法。
n 总厂班组建设责任部门、基层单位未按规定对 班组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促帮、检查的,发现问 题不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力的,将按总厂《经济 责任制考核标准》对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考核。
n 技术业务培训本:主要记录内容是技术 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及定期开 展的技术培训活动等。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台帐记录
n 文件资料类记录: (1)上级下发的各类与本班组有 关的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程规定等。
n (2) 总厂、分场(车间)下发的各类文件、计划、 措施及方案等。
n (3) 班组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方案、安全措施 等。
基础管理
n 贯彻执行各项制度、标准,并有明确的 考核检查办法,实现班组管理工作的标 准化、制度化。
n 做好班组安全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 消防器材的管理。
n 搞好设备管理,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计 划检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基础管理
n 加强计量及工器具管理。严格按照计量法规采集数据, 正确使各种仪器仪表和度量衡器具;对公用器具、计 量器具、仪器应采取集中、专人定置保管,并按时进 行校核和试验,确保数据准确,使用安全、可靠。
n 严格执行企业技术管理规定和各类技术标准, 班组长应组织审定本班组工作中的技术方案和 安全、技术措施,在实施上级下发的技术方案 和措施时,如确须修改,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n 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和检修工艺标准,坚持 检修工序工艺卡制度,严把“三检”(自检、 互检、专检)和竣工验收“四关”(项目关、 工艺关、质量验收关、检修资料设备台帐关), 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检修任务。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2020/11/23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管理概念
n 是对班组的生产、经济活动,实行计划、组织、指挥、 调节和控制。
n 现代班组建设的基本要求:不仅要组织好生产劳动, 而且要懂技术、会管理,能从事一定的技术改造和技 术开发,以及一定范围的经营活动。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管理
n 强化班组员工效益意识,积极开展增产 节约、增收节支活动,加强消耗和定额 费用管理,搞好班组小指标分解和考核, 努力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