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宋A卷 及答案

唐宋A卷 及答案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制2012级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唐宋)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试卷类型:A 考试形式:开卷本试题共五大题,共 2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分钟,答案请写在答卷上,否则无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李清照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鬼雄”一词出自( D )A.《诗经》B.《左传》C.《战国策》D.《楚辞》2、集南朝诗歌成就之大成的诗人是( B )A.谢朓B.庾信C.鲍照D.谢灵运3、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 D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 A )A.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5、诗仙是( A )A.李白B.李清照C.王维D.苏轼6、“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 C )的合称。

A.王维B.李白C.骆宾王D.杜甫7、杜甫享有()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B )。

A.“诗仙”、“诗史”B.“诗圣”、“诗史”C.“诗圣”、“诗篇”D.“诗仙”、“诗篇”8、陆游的绝笔诗是( A )。

A.《示儿》B.《病起书怀》C. 《书愤》D. 《秋思》9、李贺偏爱描写鬼魂,故有(B )之称。

A.“鬼仙”B.“鬼才”C.“鬼圣”D.“鬼神”10、白居易感伤诗以( D )和《琵琶行》最为有名。

A.《赋得古原草送别》B.《卖炭翁》C.《白氏长庆集》D.《长恨歌》11、与词相配的音乐是( C )A.正乐B.俗乐C.宴乐D.雅乐12、柳永的词集名叫( A )A.《乐章集》B.《淮海集》C.《剑南诗稿》D.《漱玉集》13、下列诗句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有(D )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14、《花间集》由( C )编辑而成。

A.白居易B.苏轼C.赵崇祚D.李白1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作者为( B )A.杜甫B.孟浩然C.柳永D.姜夔16、咏梅诗句( C )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诗《山园小梅》。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1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 C )中的诗句。

A.杜甫《春夜喜雨》B.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D.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8、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牌是( A )A.清雅词派B.豪放词派C.咏物词派D.田园词派19、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D )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20、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 D )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的诗。

2、《花间集》是赵崇祚编辑而成。

3、王昌龄的名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杜甫在《咏怀五百字》揭露封建社会尖锐对立的诗句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李煜在《虞美人》抒写愁情的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琵琶行》主题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0、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千古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的合称,即韩柳曾王,三苏欧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zhé)、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

2、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诗中始见壮大的气势,具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3、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此名源于晚唐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

传奇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文异事,如《莺莺传》、《枕中记》等,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进入成熟期。

4、花间词派:晚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个流派,其名源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此派在创作上主要描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表现男女之情,在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代表作家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

5、上官体:初唐诗人上官仪,作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即重视诗歌的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代表了当时宫廷诗的最高水平,时人称其诗为“上官体”。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1、请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3)层次美:善于表现景物之间的层次感(4)线条美。

2、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1)善于捕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音响、声音。

(2)声响与画面结合,形成有声有色的胜境。

(3)以有声衬无声3、以禅入诗,富于禅意与禅趣。

⑴表现恬淡的心境和超然出尘的情志。

⑵描写幽静的环境,追求寂静的境界。

2、请简述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①文以明道②重视“文”的作用③提倡创新④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五、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14分)1、试述苏轼诗词的艺术特色?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

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

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1,苏词的风格丰富多彩,既有纵放遒劲,壮怀激烈的豪放词,又有缠绵幽怨,情辞妩媚的婉约词,还有洒脱旷达,抒发俊逸浩气的清旷之作,清新明丽,洋溢乡土气息的韶秀之篇,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还是豪放之风,此类作品往往气象雄浑,境界阔达,最能显示词人的胸襟和性格,代表着宋词风气的转变.2,发展了词的表现技巧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清雄。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始终吧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自然现象上升为哲理,人生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对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的掌握已臻化境,超越技巧,作诗挥洒如意,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

清人赵翼评苏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一大家也。

”3.苏轼对诗歌风格也主张兼收并蓄。

使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相互渗透,互相调节。

苏词的风格丰富多彩,既有纵放遒劲、壮怀激烈的豪放词,又有缠绵幽怨、情辞妩媚的婉约词,还有洒脱旷达、抒发逸怀浩气的清旷之作,清新明丽、洋溢乡土气息的韶秀之篇。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豪放清旷之风,此类作品往往气象雄浑,境界阔大,最能显示词人的胸襟和性格,代表着宋词风气的转变。

2.发展了词的表现技巧,开创了直摅胸臆甚至纯以议论写怀的抒情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以宏大场面烘托非凡人物,用日常小景寄情寓理。

还创造性地运用词题和词序,与词的内容相互补充,深化了词的主题表达和审美内涵。

3.在音律方面也有所革新,苏轼并非不讲音律,但不屑于以内在的情感韵律迁就音律的外形,不屑于牺牲文意以迁就声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以充分地表情达意,把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4.在语言方面,改变了传统词的镂金错采之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努力锤炼一种清新雅练、劲健晓畅的语言。

把大量的诗文句法及民间口语引入词中,使词诗化、散文化,丰富了词的语言,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