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任何符号都包括能记(表现成分)和所记(被表现成分)两个方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包括各种方言,狭义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区 2、吴方言区 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 5、客家方言区 6、闽方言区 7、粤方言区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语音的物理性质: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一定时间内音波震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 4、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取决于音波颤动的形式。
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 2、反切和注音字母 3、国际音标韵母和押韵: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
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在韵母中,韵腹、韵尾都相同,只是韵头不同,也算押韵。
调值就是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高平:55 高升:35 降升:214 全降:51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
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较轻、较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
强调重音: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
强调重音的强度比语法重音更强些,因此能把需要强调的部分突出起来。
什么是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辅助语言起交际作用的工具。
文字是在有声语言基础上产生,依附于语言而存在的。
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字体的演变:1、甲骨文 2、金文 3、小篆 4、隶书 5、楷书 6、草书 7、行书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历史来看,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
汉字标准化:1、定量 2、定形 3、定音 4、定序错别字主要两种情况:1、形近而误 2、义进而误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常用的确定词的方法是:1、能够单用,能够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如“我”,“应该”,“谢谢”。
2、把一句话、一个句子中所有可以单说、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而又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是词。
3、用扩展法来检查,某一个语言单位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的是词。
词由语素构成,词组由词构成。
词组又叫短语。
词和词组的区别:1、从意义方面来看,词组也是具有明确的概念的,担不是像词那样表示简单的概念,而是表示复合的概念。
2、从声音形式方面来看,词的内部不容许停顿,而词组内部可以停顿。
3、从语法功能方面来看,词是句法结构中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词组也是句法结构中的运用单位,但不是最小的,可以从中再分析为词的单位,可以分析出动词和宾语,可以分析出定语和中心语。
根据每个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形式,可以把现代汉语的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如:人、芙蓉、法西斯。
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如:意义、拖拉机、社会主义。
造成同音词的直接原因:1、造词时语音形式偶合 2、语音演变的结果 3、意义演变的结果 4、借用外来词的结果语言中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就产生了词的同义现象。
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做同义词。
同义词在语言中的作用:1、同义词能够精细的反应处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不同的感情态度。
2、同义词可以帮助避免用词重复,从而使一篇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变化,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
3、同义词可以满足修辞上的讳饰、婉曲的需要,构成“委婉语”或“禁忌语”。
4、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口气,达到修辞上的强调的目的,有的则进而构成具有特殊色彩的成语。
语言中词汇意义相互矛盾,对立的词,就是反义词。
基本词汇:普通话词汇里,有些词是全民族使用最多的,一般的生活当中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的,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几乎用不着什么解释的。
这样的词是词汇当中最主要的成分,叫做基本词。
基本词的集合体叫做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的关系是:1、一般词汇对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反应非常敏感。
2、一般词汇中有些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和感念在长时期中同人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作为构造新词的基础三个特点,就进入了基本词汇。
3、原来属于基本词汇的某些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变得不很重要,甚至变成了过时的东西,这些词就退出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中的词。
构造新词必须根据语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1、为一般人所普遍使用。
新词的不断的产生,一定要通行开来,才能算成立。
2、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反映当前社会的发展。
3、能够明确地表达意义,为一般人所懂的。
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1、普遍性原则 2、需要的原则 3、意义明确的原则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
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
80年代确定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汉语的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看图说话(连动)关于现代汉语语法(介词短语)看见、听清(动补短语)长江以北(方位短语)他(主语)一口水都没喝(谓语)。
他们两个去(主语)很合适(谓语)。
成语解释: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首:最先。
当:面对,对着。
冲:要冲,交通要道。
庸人自扰: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少不更事:少:年少。
更:经历。
指年纪轻;阅历不多。
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
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一曝十寒: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力能扛(gāng)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
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
形容气力特别大。
亦比喻笔力雄健。
忍俊不禁: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
禁:止。
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课后习题1.什么是语音?语音同自然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答案: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指人类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一定意义目的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区别:语音具有社会性质,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没有。
2.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它们在现代汉语语音里有什么作用?答案: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长短。
音色是指声音放入个性和特色,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作用是:音高决定音调,音强决定轻声。
3.隔壁有几个熟人在说话,热部门为什么能说话者是张三还是李四?答案:是由于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4.读下列各字,写出它们的声母。
现(x)照(zh)错(c)回(h)均(j)刷(sh)清(q)盘(p)阮(r) 蹲(d)装(zh)令(l)5.诗歌中的―韵母和普通话里的韵母有什么不同?答:在诗歌中,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
韵腹或韵尾相同,只是韵头不同,也算是押韵。
有时,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没有韵尾)的字,也可以用来押韵。
普通话中,在音节里声母的后面部分叫做韵母。
因此,诗歌中的―韵母和语音里的韵母是不完全相同的。
6.什么是调值?什么是调类?普通话中阴平和去声的调值,阳平和上声的调值有什么不同?答:调值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类就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声调归结在一起建立的类别叫做调类。
阴平的调值为55调。
去声的调值为51调。
阳平的调值为35调。
上声的调值为214调。
7.语法重音同强调重音有什么区别?试找出下面各句中读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的地方。
答:区别:语法重音是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而强调重音是为了表达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的特别重。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2)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
3)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群山环抱的桑耳庄。
4)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8.找出下列各个形声字的形旁,说明应当怎样理解这些字的形旁。
答:镜——金,古代用铜制镜;篇——竹,古代把竹简编成篇;财——贝,古代用贝为货币;精——米,原指经过选择的好米;轻——车,原指轻车;钢——纟,原指网上的总绳;题——页,原指额头;鲸——鱼,古代误认鲸为鱼;桥——木,古代造桥用木;张——弓,原指张弓箭。
9.区别下列名词和副词。
早上平时向来时常马上现在目前即将最近立刻刚刚答:名词:早上、平时、现在、目前、最近副词:向来、时常、马上、即将、立刻、刚刚10.修改下列句子。
(1)农民军以惊人的迅速近了肚带,先把重伤号扶上战马,跟着全上了马……(2)一盏盏灯光闪耀。
(3)我国的文言散文,受孕于先秦诸子的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胚胎于两汉的历史经传,因而一开始就具有密切联系实际、忠实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理想一个和平、宁静、没有一切矛盾斗争的极乐世界。
(5)我拎了行李刚下汽车,就你拿提包,我背棉被,一下子就两手空空了。
面对着这一切,我只觉得一股暖流直涌心头。
答:(1)“迅速”是形容词,这里应该用名词,改为速度。
(2)“一盏盏”不能修饰“明灯”,把明灯改为灯光。
(3)“胚胎”是名词,这里应用动词,改为发源。
(4)“理想”是名词,应该为向往。
(5)第一个“我”是实指,“你拿提包,我背棉被”中的“你”、“我”是虚指,两种不同用法的“我”放在一起,容易引起误解。
可以改为:“我拎了行李刚下汽车,许多人就涌了上来。
这个拿提包,那个背棉被,我一下子就两手空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