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桩施工方案

补桩施工方案

补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⑴邯郸市人防步行街逆作法深基坑围护、治水设计施工H标合同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后续更改文件;⑵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定额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⑶《地基处理手册》⑷《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⑸《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⑹现场踏勘所掌握的环境资料;⑺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⑻《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⑼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

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2002)(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及《规程应用手册》(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二、适用范围1、适用土质条件高压旋喷注浆加固地基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弱土层,如第四纪的冲(洪)基层、残积层,砂类土、粘性土、黄土和淤泥都能进行喷射加固,效果较好,解决了小颗粒土不易注浆加固的难题。

2.工程适用范围固结体的目前性质来看,喷射注浆法宜作为地基加固和基础防渗之用。

按用途,可分为增加地基强度、挡土围堰及地下工程建设、增大土的摩擦力及粘聚力、减小振动防止砂土液化、降低土的含水量、防止渗帷幕、防止洪水冲刷等七类工程二十个方面。

三、编制原则⑴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⑵技术可靠性原则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⑶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旋喷桩加固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⑷环保原则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

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

施工过程实施IS014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

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四、工程概况根据本基坑周边环境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高压旋喷止水帷幕内插钢管桩”为本工程的最优化基坑围护和地下水控制方案。

其中桩直径为600,间距为400mm咬合200mm不同轴线间距不同,钢管的长度也随之改变。

旋喷桩止水帷幕设计情况与钻孔灌注桩桩径有关系,具体情况结合桩位布置图,下图 2.01咬合旋喷桩止水帷幕平面布置图为例图,咬合旋喷桩具体设计情况见表2.01咬合旋喷桩工程数量统计表。

材料采用矿渣硅酸盐32.5级水泥,施工前试桩求得最佳水泥用量,桩身渗透系数不大于 1.0 X 10-7cm/s,钢管桩采用©159*6钢管,桩长L=15m内灌纯水泥浆。

、約口:叮〉:二誓詣肺I59un钢管桩位相接布置图2.01咬合旋喷桩止水帷幕平面布置图五、工程地质拟建场地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冲洪积平原西部边缘,场区内地形平坦。

该场地位于邯郸市中部,以第四系地层为主,无不良地质作用及活动断裂分布,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勘察范围内所见土层以第四纪新近沉积土、一般沉积土为主,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7层,现依据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及土工试验资料分层叙述如下:1层杂填土[Q42ml]:以粉质粘土、建筑垃圾为主,含小石子、炉渣和白灰块,结构松散。

顶面为30cm— 40cm路面及40cm— 60cm 路基。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00〜4.20m,平均2.84m;层底标高:54.70〜59.38m,平均56.75m;层底埋深:1.00〜4.20m,平均2.84m。

2层粉质粘土[Q42(al+pl)]: 褐黄色,可塑--软塑,夹粉土和中粗砂(2-1 )、砾砂(2-2 )薄层,局部相变为粉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0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0.70〜2.30m,平均1.42m;层底标高:51.30〜52.90m,平均51.98m;层底埋深:7.00 〜8.70m,平均7.48m。

2-1层中粗砂[Q42(al+pl)]: 褐黄色,松散一稍密,含砾石,分选性差,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

厚度:0.90〜4.70m,平均2.99m;层底标高:51.23〜56.98m,平均53.73m;层底埋深:3.40〜8.20m, 平均5.86m。

2-2层砾砂[Q42(al+pl)]: 褐黄色,稍密--中密,分选性差,含砾石,局部中粗砂,分选性差,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5.00m,平均2.61m;层底标高:49.95〜52.36m,平均50.86m;层底埋深:7.50 〜10.00m,平均9.17m。

3层粉质粘土[Q42(al+pl)]: 褐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含有机质、青砖及瓦片,偶见螺屑,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0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1.50〜2.80m,平均1.93m;层底标高:49.00〜50.40m,平均49.81m;层底埋深:8.80 〜10.00m,平均9.37m。

4层粉质粘土[Q41 (al+pl)]: 褐黄色,可塑〜硬塑,局部坚硬,含姜石,夹粉土薄层,混砂颗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25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1.30〜6.80m,平均3.59m;层底标高:43.10〜48.65m,平均46.63m;层底埋深:10.30 〜15.80m,平均12.97m。

5层砾砂[Q41 (al+pl)]: 褐黄色,中密,局部密实,分选性差,含砾石,局部为中粗砂,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

该层在平面分布上较连续,局部部位尖灭。

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反映,该层相变频繁,中砂、粗砂、砾石相互变化。

厚度:0.40〜3.00m,平均1.02m;层底标高:42.10〜47.26m,平均45.61m;层底埋深:12.20〜16.80m,平均13.99m。

6层粉质粘土[Q41 (al+pl)]: 褐黄色,硬塑〜坚硬,局部可塑,含姜石,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21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1.00〜6.30m,平均3.51m;层底标高:40.09〜44.48m,平均42.09m;层底埋深:16.00 〜18.90m,平均17.50m。

7层粉质粘土[Q41 (al+pl)]: 褐黄色〜褐红色,硬塑〜坚硬,含姜石,夹粘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18MPa-1,为中等压缩性。

该层未穿透。

最大揭露厚度为10.00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H类。

水文地质勘察范围内,施工过程中初见水位埋深为 3.80 —7.80m,初见水位埋深平均值为5.59m,稳定地下水水位埋深为4.70 —6.00m,稳定地下水水位埋深平均值为 5.36m,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第2-1层中粗砂和第2-2层砾砂,为沁河古河道沉积物(现沁河位于该场地西侧),以大气降水及沁河补给为主,水位波动幅度不大,该层水量丰富,近期年最高水位可按 5.0m 考虑。

环城西路段450 m,宽15 m,水位埋深4.70 —7.80m,陵西大街段长950 m,宽20 m,水位埋深4.80 —10.20m,和平路段长900 m,宽18 m,水位埋深7.20 —8.80m。

根据多年在该区域工程勘探收集的水位资料分析,常年水位在5.00m—7.00m之间浮动。

在该区域为沁河古河道,水力渗透性好,受到场地西侧沁河水侧向补给,本基坑如采用降水法施工,地下水位由埋深5.00m左右降至13.00m以下,大概降深约8.00m,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周围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的影响。

六、补桩施工总体安排由于现场施工环境有可能丢桩或桩咬合不到位,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水或渗水,这样会给土建施工造成安全隐患;及时补桩止水是本方案的特点。

1. 施工前准备1、根据施工现场漏桩或丢桩情况,进行场地平整。

2、熟悉图纸结合渗水点,确认丢桩渗水位置,稳定桩机;进行二次钻桩。

3、在渗水点外围2米处进行绕圈补桩,不破坏原桩位;采用弧形进行闭合;确保止水效果。

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进行钻桩补漏。

5、加强与业主、监理单位的联系,掌握其施工时的具体要求。

2. 施工方法该工程由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处理,桩径:①600mm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伽,桩身垂直度应控制在1.5%以内,材料采用矿渣硅酸盐32.5级水泥,施工前试桩求得最佳水泥用量,桩身渗透系数不大于1.0 X 10-7cm/s,钢管桩采用© 159钢管,钢管桩桩端下口采用锥底闭口形式,内灌纯M20水泥浆。

(一)施工技术参数1、钻头:使用改进型旋喷钻头,喷嘴二个,喷嘴直径2.0mm2、水泥掺入量:在补桩施工时加大水泥用量并填入早强剂,提升水泥强度。

3、水灰比:控制在水泥/水=2 : 1,调节到成桩过程中桩顶有返浆且返浆量不超过总浆量的15%为宜。

4、下钻及提升速度:根据地质条件,下钻时采用慢四挡,提升时采用慢二挡;若地层钻进难易程度不一致时,可进行调节,不做严格控制,但必须保证送浆均匀。

6、压力:送水时,压力控制在9.0-10.0MPa ;送浆时,压力控制在25-28MPa。

当地下侧墙出现渗漏情况时,我公司将采取花管注浆法工艺可有效缓解漏水和渗水,给后期开挖创造有利条件。

花管注浆工艺步骤为下:根据渗、漏水情况,采取2m*48cm 钢管,以45 °斜插渗、漏水部位。

根据渗、漏水量决定插管密度,然后注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镀锌水管作引流管插入漏水口,四周用快凝水泥填嵌固定,并沿围护桩支设模板,拌制快凝混凝土形成止水内衬墙,同时根据现场状况拟定进一步处理方案:决定采用双管压密注浆封堵漏水点。

所用施工设备为:①工程地质钻,主要用于成孔。

②两台SYB50型液压注浆泵。

③两套注浆管(带孔眼花管和接长管),带孔眼花管和接长管为内径20mm壁厚5mm的无缝钢管,每节管长1.5m,两端有丝扣,其中带孔眼花管长1.2m,顶端有25°左右的圆锥体管尖。

④灰浆搅拌机,高压输送胶管等配套设备。

所用注浆材料:①浆液采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水灰比0.8〜1.0 ;②凝结浆液为水玻璃(硅酸钠NaO・nSiO2 ),水玻璃模数为2.5〜3.3,要求不溶性杂质含量V 2%所用溶液颜色呈透明状稍显浑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