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2018年高考物理(选考)模拟试卷二

浙江省2018年高考物理(选考)模拟试卷二

2018届浙江省选考物理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Ⅰ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速率B. 电势C. 电流D. 位移【答案】D【解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速度,位移,力等于;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速率,电势,电流,时间等,D正确.2. 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测量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刻度尺用来测量长度,而长度是基本物理量,故A正确。

天平用来测量质量,而质量是基本物理量,故B正确。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而时间是基本物理量,故C正确。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而力不是基本物理量,故D错误;故选D。

3. 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头发屑就按照电场的方向排列起来,如图所示。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图是模拟两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B. b图一定是模拟两等量正电荷的电场线C. a图中的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D. b图中的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答案】C【解析】从图a模拟出来的形状如图所示,可知为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即AB应带异种电荷,所以接高压起电装置的正负极,而图b模拟出来电场线形状如图所示,可知为等量同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两极带同种电荷,所以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同一极,故C正确.4. 在影片《红番区》中,成龙在右边楼顶上遭遇围攻,情急之下向左急奔后跳出,落在左侧大楼顶层的阳台上,得以逃生。

假设右边楼顶与左侧大楼顶层的阳台的高度差为3 m,水平距离为6.24 m,将上述“跳出”动作看成水平跳出,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成龙起跳速度大小约为()A. 6 m/sB. 8 m/sC. 11 m/sD. 13 m/s【答案】B【解析】根据h=gt2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0.8 s则起跳的速度为v0=m/s=7.8 m/s≈8 m/s,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A. B. C. D.【答案】D【解析】相距为r时,根据库仑定律得:,接触后,各自带电量变为,则此时,两式联立得,故选项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及带电题电量的转移问题.注意两电荷接触后各自电荷量的变化,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 图甲为一女士站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忽略扶梯对手的作用),图乙为一男士站在履带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两人相对扶梯均静止,下列关于力做功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B. 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C. 乙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D. 乙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答案】A【解析】题图甲中,人匀速上楼,不受静摩擦力,摩擦力不做功,支持力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为锐角,则支持力做正功,故A正确,B错误。

题图乙中,支持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正功,故C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力与速度方向垂直,该力不做功,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该力做正功,力与速度方向成钝角,该力做负功.7. 我国“北斗二代”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35颗卫星,形成全球性的定位导航系统,比美国GPS多5颗。

多出的这5颗是相对地面静止的高轨道卫星(以下简称“静卫”),其他的有27颗中轨道卫星(以下简称“中卫”)轨道高度为静止轨道高度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卫”的线速度介于7.9 km/s和11.2 km/s之间B. “静卫”的轨道必须是在赤道上空C. 如果质量相同,“静卫”与“中卫”的动能之比为3∶5D. “静卫”的运行周期小于“中卫”的运行周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7.9 km/s是地球卫星的最大速度,所以“中卫”的线速度小于7.9 km/s,故A错误;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只能在赤道上空,则“静卫”的轨道必须是在赤道上空,故B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如果质量相同,动能之比等于半径的倒数比,“中卫”轨道高度为静止轨道高度的,地球半径相同,所以“中卫”轨道半径不是静止轨道半径的,则“静卫”与“中卫”的动能之比不是3:5,故C错误;根据得:,则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静卫”的运行周期大于“中卫”的运行周期,故D错误.故选B.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此题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要知道同步卫星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共面,7 .9 km/s是地球卫星的最大速度;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掌握圆周运动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的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 小李同学用铁钉与漆包线绕成电磁铁,当接通电路后,放在其上方的小磁针N极立即转向左侧,如图所示。

则此时()A. 导线A端接电池负极B. 铁钉内磁场方向向右C. 铁钉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D. 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当接通电路后,放在其上方的小磁针N极立即转向左侧,所以小磁针处的磁场的方向向左,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向右,铁钉右端为电磁铁的N极.所以螺旋管外侧的电流的方向向下,即漆包线内电流由A流向B,导线A端接电池正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9. 铜电阻温度计价格便宜,常用于测量-50~150 ℃温度段,在这个范围内电阻与温度呈线性关系;R t=R0(1+at),其中R0为铜电阻温度计在0 ℃时的电阻,R t为温度为t时的电阻,t为温度,a>0,则此铜电阻的U-I图线为()A. B. C. D.【答案】C【解析】随温度升高,铜电阻温度计电阻变大,故的值随电流变大,即U-I图线的斜率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对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与U-I图象的理解,关键是图像的斜率的变化,同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10. 如图所示为某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

图中虚线是某一带负电的尘埃(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的轨迹,A、B 两点是轨迹与电场线的交点。

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荷量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 尘埃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D.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增大【答案】B【解析】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由图可知,B点的电势高于A点电势,故A错误;由图可知,A点电场线比B点密集,因此A点的场强大于B点场强,故A点的电场力大于B点的电场力,则A点的加速度大于B点的加速度,故B正确;放电极与集尘极间建立非匀强电场,尘埃所受的电场力是变化的.故粒子不可能做匀变速运动,故C错误;由图可知,开始速度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夹角为钝角,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后来变为锐角,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对于全过程而言,根据电势的变化可知,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考查分析实际问题工作原理的能力,解题时要明确电场线的分布规律,并且能抓住尘埃的运动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的关系是解题突破口.11. 小娟、亮亮两人共提总重力为G的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两人手臂用力大小均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

则()A. 当0=60°时,F=B. 当θ=90°时,F有最小值C. 当θ=120°时,F=GD. θ越大时,F越小【答案】C【解析】设小娟、小明的手臂对水桶的拉力大小为F,由题小娟、小明的手臂夹角成θ角,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则根据平衡条件得:2Fcos=G,解得:,当θ=0°时,cos值最大,则F=,即为最小;当θ为60°时,F=G,当θ=90°时,F=G;当θ为120°时,F=G,当θ越大时,则F越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要根据对称性得出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再由竖直方向力平衡即可求出小娟、小明的手臂受到的拉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 图甲为某标有“35 μF 5%”的电容器,图乙为标有“3.7 V 1 350 mAh”的某品牌手机电池板。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容器和手机电池的充电过程都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该手机电池铭牌上的1 350 mAh指储存的电荷量,当以135 mA的电流工作时,可连续放电10小时C. 该电容器只有在正常工作时电容才是35 μF左右D. 该手机电池能储存的最大电能约为1 kW·h【答案】B..................13. 某质量为m的电动玩具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由静止沿直线加速行驶。

经过时间t,小车前进的距离为x,且速度达到最大值v 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受阻力恒为F,则t时间内()A. 小车做匀加速运动B. 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C. 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PtD. 牵引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Fx+【答案】D【解析】电动机功率恒定,P=F牵v,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牵-F=ma,v=at可知,当速度增大时,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故小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故AB错误;整个过程中,牵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故合力做功为W=mv m2,Pt为牵引力所做的功,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Pt−Fx=mv m2,解得Pt=Fx+mv m2,故D正确;故选D.点睛:小车的恒定功率启动方式是一种最快的启动方式,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运动学公式不再适用,但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二、选择题Ⅱ14.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质点b的加速度在增大B.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 cm,此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C.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上做减速运动D. 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200 m【答案】AC【解析】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形平移法得知此时质点b向下运动,位移在增大,则加速度在增大.故A正确.由波的图象读出振幅 A=20cm,波长λ=4m,则该波的周期为,所以t=0.01s=,则知,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 S=2A=40 cm,此时质点a到达波谷,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0cm,故B错误.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时质点b的振动状态与图示时刻的相反,即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上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4m.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根据波的图象能读出振幅、波长、位移、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加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等,都是应具备的基本功,要熟练掌握.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铀核发生α衰变时,释放出α粒子和一定的能量,目前核电站利用的就是这一自发释放的能量B. 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D.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答案】CD【解析】核电站利用的是铀核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选项A错误;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选项C正确;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选项D正确;故选CD.16. 如图所示,在某一输电线路的起始端接入两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分别为n1∶n2=100∶1和n3∶n4=1∶100,图中a、b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电流表的示数为1 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B. 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C. 输电线路总电阻为22 ΩD. 线路输送电功率是220 kW【答案】BD【解析】由图可知:a表是电压表,b表是电流表.而甲互感器原线圈的匝数比副线圈匝数100:1,乙互感器原线圈的匝数比副线圈匝数1:100,由电压表的示数为22V,得原线圈的电压为2200V,由电流表的示数为1A,原线圈的电流为100A.所以电线输送功率是2.2×105W=220KW,由已知条件无法求输电线电阻.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睛:理想变压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计线圈内阻;二是没有出现漏磁现象.同时变压比与匝数成正比,变流比与匝数成反比.三、非选择题17.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