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2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2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2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15秋•和平区校级期中)小强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的关系”时,先把弹簧水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 的图线可能是()A.B.C.D.2.(2014春•庄河市校级月考)小红在课外小组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并作出了如图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5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7.5A.B.C.3.(2014春•博兴县校级期中)有一自制弹簧测力计,量得弹簧原长8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2.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A.12N B.28N C.16N D.22N二.填空题(共8小题)4.(2014秋•余姚市校级期中)某同学要利用身边的粗细两种弹簧制作弹簧秤,为此首先各取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1)该同学得出的图象上端弯成曲线,原因是;(2)若用甲弹簧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则这个弹簧秤的量程不能超过N。

5.(2015•芜湖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有一根弹簧测力计,由于某种原因,它表面的刻度值没有了,但弹簧测力计的其他部件都完好。

为了利用这把弹簧测力计,现把一小段长度均匀分割的刻度线粘贴到弹簧测力计上。

当用1牛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秤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5下面的第三条黑线位置;当用2牛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7上面第二条刻度线的位置。

由此可知,利用图中的刻度线,此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的范围是。

如果将刻度线的粘贴位置向挂钩方向移动一小段,则此时弹簧测力计能够测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将(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6.(2016秋•莒南县期末)某同学在做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质量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他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

7.(2017春•番禺区校级期末)如图自制测力计:(1)小铁钩没挂重物,指针静止时指在A点,该位置应定为N。

(2)小铁钩挂2个质量为200g的钩码(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指针静止时指在B点,该位置应定为N(g=10N/kg)。

(3)根据弹簧受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选填:正、反)比的原理,请在图用上一横线标出2N的位置。

8.(2017春•启东市校级期中)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拉力大小/N0456*******弹簧全长/cm 3.5 5.56 6.58910.514(1)经分析数据得知:。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每增加1N的力弹簧应伸长cm。

(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9.(2017春•揭西县校级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cm;(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cm,此时弹簧发生了形变。

(3)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

10.(2017春•义乌市期中)小华在实验室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记录的相应实验数据如下:拉力/N00.5 1.0 1.5 2.0 2.5 3.0 3.5 4.0指针位置/cm 2.0 3.0 4.0 5.0 6.07.07.57.57.5(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3)小华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11.(2017春•海安县校级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 F 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 的物体时,橡皮筋 A 的伸长量为cm,橡皮筋B 的伸长量为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选填“A”或“B”)(3)将本实验中的两根橡皮筋并联(如图丙)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N。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小题)12.(2017秋•芒市校级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cm,受到拉力时发生了形变;(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N;(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13.(2018春•南山区期末)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g=10N/Kg)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cm;(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

(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14.(2018•莆田模拟)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受到拉力的关系”时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所挂钩码数量N(个)00.51 1.52 2.53弹簧长度L(cm)12.5612.9613.3613.7614.1614.5614.96伸长量△L(cm00.400.80 1.20 1.60 2.00 2.40(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

(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象。

根据图象可知,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成。

(3)弹簧的伸长量为2.80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N。

15.(2018春•江阴市期中)小帆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甲所示。

(1)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N。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1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N。

(3)小娟想要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除了需要如图1丙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8 1.7 1.6 2.0 2.4(4)由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

(5)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 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1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 A L 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探究完成后他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则应选弹簧(填“A”或“B”)。

16.(2018•平谷区二模)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一个铁架台,一个刻度尺,六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

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L)跟所受拉力(F)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并画出数据记录表格。

17.(2018•三台县三模)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

拉力F/N00.51 1.52 2.53 3.54弹簧长度/cm2223242526272828.528.6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1)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的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伸长量△L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3)当悬挂物体后,弹簧长度是25.5cm,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N。

18.(2017秋•观山湖区校级期末)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产生的拉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

钩码个数123456700.51 1.52 2.53 3.5产生拉力(钩码重量)F/N弹簧伸长量△L/cm0.000.400.80 1.70 1.60 2.00 2.40 3.00(2)由表可知,为了保护该弹簧,它能测量的最大拉力为N。

(3)如图2进行测量,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该物体对弹簧产生的拉力为N。

(4)将此弹簧改装为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是。

(5)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

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更好,因为19.(2016•乌鲁木齐)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N。

20.(2018春•宿松县期末)小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l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华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 1.20 1.60 2.00 2.70(2)在图2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