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考试笔记(绿色代表不是考试重点,仅需了解)藻类植物:1、藻类是具有光合作用色素、能独立生活的自养原植体植物。
2、四大色素:叶绿素(a-e)、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等;3、分门依据:细胞结构、有无鞭毛、细胞壁成分、所含色素、光合产物等;4、藻类的繁殖方式:营养繁殖:营养体上的一部分由母体分离出来后又能长成一个新个体;无性生殖:形成若干类型孢子,不经过结合直接发育;有性生殖:植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两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新个体;可分为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5、生活史:(1)、演化方向:蓝藻和部分单细胞藻类仅存在营养繁殖,少量蓝藻类以内生孢子和外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存在大多数真核藻类中,它从无性生殖发展、沿着同配、异配、卵式生殖的方向演化,单倍体核相和双倍体核相交替出现;蓝藻门:植物体: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光合色素:藻蓝素、藻红素;贮藏物质: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生殖方式:部分蓝藻通过产生厚壁孢子、内、外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厚壁孢子是由营养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壁增厚形成,常在丝状体出现;藻体颜色:蓝绿色无鞭毛;细胞壁成分:肽聚糖、果胶酸;原核,原生质分为中心质和周围质,无细胞器;具有异细胞,有固氮酶,与繁殖有关;分类:色球藻目、颤藻目:念珠藻属:普通念珠藻属:地木耳;发状念珠藻属:发菜;裸藻门:植物体:真核单细胞体(柄裸藻属为简单群体除外)光合色素:多叶绿素a、b少也黄色和胡萝卜素;贮藏物质:裸藻淀粉;采取纵裂方式繁殖,环境恶劣产生包囊;藻体颜色:绿色;鞭毛特点:2条;多数种类仅1条游动鞭毛(茸鞭型)伸出体外,另1条退化保留在体内与游动鞭毛形成“叉状结构”;鞭毛9+2条轴丝;无细胞壁,原生质膜包裹;具有眼点;真核单细胞体;分类:裸藻属、柄裸藻属;甲藻门:植物体:单细胞;介于原核、真核之间,间核生物;光合色素:多叶绿素c以及胡萝卜素、叶黄素,多甲藻黄素;贮藏物质:淀粉和油;生殖方式:营养繁殖为主;少数产生游动孢子、不动孢子或厚壁孢子;藻体颜色:橙黄或褐色鞭毛特点:1条侧生1条后生(尾鞭型);细胞壁:纤维素;纵裂甲藻:左右对称的两半片组成;横裂甲藻:分上下两部,上壳和下壳;甲藻液泡有渗透营养的作用;分类:纵裂甲藻纲;横裂甲藻纲:多甲藻属;角甲藻属;金藻门:植物体:单细胞、群体或分支丝状体;光合色素:叶黄素(墨角藻黄素)、胡萝卜素较多,叶绿素较少;贮藏物质:油、金藻昆布糖;生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形成包囊度过恶劣的季节;有性生殖:同配;藻体颜色:金橄榄色;鞭毛特点:一条长,伸向前方,茸鞭型;一条短,伸向后方,尾鞭型;细胞壁:果胶质,硅质;有两个大型侧生的片状载色体;单细胞运动型纵裂成两个子细胞;群体运动型断裂成两个以上的片段;有囊壳型一个留在壳里,一个外游;黄藻门: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多核管状体;光合色素:叶绿素a、b,胡萝卜素,叶黄素;贮藏物质:油、金藻昆布糖;有性生殖:卵式,同、异宗配合;植物体→精囊、卵囊→精子、卵成熟→受精→合子→萌发;藻体颜色:黄绿色;鞭毛特点:与金藻一样;细胞壁:果胶质;单细胞、群体,两个U形组成;丝状体两个H形组成;生活史是合子减数分裂;硅藻门:单细胞,多个细胞黏合形成群体、丝状体;光合色素:叶黄素(墨角藻黄素、硅藻黄素),胡萝卜素a、b;贮藏物质:油、金藻昆布糖;生殖方式:细胞分裂藻体颜色:橄榄褐色;鞭毛特点:轴丝9+0型;仅有精子具有茸鞭型鞭毛;细胞壁:硅质和果胶质;由两个半片(称为瓣)组成;套合地方称为环带面;壳面具有壳缝;有各种花纹;根据花纹可以分类;补充:细胞壁的三种面:瓣面、环带面、套合面,具体见书上P208分类:中心硅藻纲,羽纹硅藻纲:舟形藻属;绿藻门: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多核管状体;光合色素:多叶绿素a、b以及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贮藏物质:植物淀粉;生殖类型:营养繁殖:绿藻型有丝分裂:中期核膜不消失,形成平行于分裂面的藻质体;石莼型有丝分裂:胞质以环沟的方式进行分裂;轮藻型有丝分裂:于高等植物相似,以细胞板方式分裂;无性生殖:形成游动孢子或静孢子;静孢子在形态像母细胞,称为似亲孢子;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配;藻体颜色:绿色;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果胶质;具双层载色体膜;鞭毛9+2,轴丝被鞭毛鞘;生活史:1、合子减数分裂型的生活史:在植物生活史过程中,只有一种单倍体的植物体,染色体N。
如:衣藻、团藻、小球藻;2、孢子减数分裂型的生活史:在植物生活史过程中有世代交替,即两种植物体:配子体N,孢子体2N。
如:石莼,同型世代交替;浒苔,异型世代交替;3、配子减数分裂型的生活史:在植物生活史仅一种双倍体的植物体,染色体2N。
如:轮藻,合子萌发成双倍体的植物体。
红藻门:植物体:多细胞,构成简单的丝状体、假薄壁组织的叶状体或枝状体;贮藏物质:红藻淀粉;光合色素:藻胆素,藻红素;果胞在雌配子体上产生→分裂形成4个细胞的果胞丝体→受精→形成果胞子囊→萌发形成四分孢子体→形成雌雄配子体;藻体颜色:红色至紫色;无鞭毛;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果胶质;褐藻门:植物体:多细胞体光合色素:多为墨角藻黄素;贮藏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生殖类型:营养繁殖:断裂成各部或形成特殊分支,称繁殖枝;无性生殖:形成单室孢子囊或多室孢子囊;有性生殖:配子体形成多室配子囊;含有碘,中心体和双性小液泡;代表植物:等世代纲:水云;不等世代纲:海带;无孢子纲:鹿角菜;藻类分为三条进化支系:第一条支系包括原核蓝藻和真核红藻;第二条包括隐藻门、甲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褐藻门;第三条支系包括裸藻门、绿藻门和原绿藻门;菌物真菌门五个亚纲及其特点鞭毛菌亚门:多为单细胞,少数有发达的分支丝状体,菌丝无横壁,多核,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无性生殖时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方式为同配、异配或卵配,产生休眠孢子或卵孢子。
接合菌亚门:多为腐生,剩余土壤中或有机质丰富的基质上,少数寄生于人体中、动植物体中。
绝大多数具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无性生殖产生不动的孢囊孢子,称静孢子,有性生殖形成配子囊,配子囊接合,形成各种形状的接合孢子。
接合菌不再产生能游动的孢子;子囊菌亚门:绝大部分为多细胞有隔菌丝体;营养繁殖,单细胞为出芽繁殖,多细胞为断裂繁殖;无性繁殖,以形成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多同宗配合,少异宗配合;担子菌亚门:营养体为多细胞菌丝体。
菌丝发达,常有分枝,菌丝有横隔,生活史中有三种类型菌丝: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担子果;半知菌亚门:菌丝体发达,菌丝有隔,为单倍体,营养繁殖为主要方式,无性生殖则形成分数孢子,在形成分孢子,萌发形成菌丝;真菌的繁殖:营养繁殖:菌丝断裂、细胞分裂、形成特殊的繁殖细胞:1、芽生孢子;2、厚壁孢子;3、节孢子;无性繁殖:细胞质、细胞核分裂,形成新的孢子细胞壁,形成3类无性生殖孢子,即: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有性繁殖:有性结合产生的孢子:休眠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子囊菌亚门:酵母属:酿酒酵母;发酵;曲霉属:做发酵食品;黄曲霉制酱;青霉属:青霉用于制作有机酸、乳酸;药用青霉素;担子菌亚门:有性生殖三种方式:1、初生菌丝接合:两条初生菌丝生长不久,即进行配合,只质配,不核配,形成双核的异核细胞;2、形成担子、担孢子: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大形成担子,担子经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4个单倍的核,担子顶端伸长4个小梗,小梗顶端膨大形成幼担孢子,4个单倍的核经过小梗进入幼担孢子内,最后产生4个单细胞、单核、单倍的担孢子;3、性孢子与菌丝的接合:性孢子由昆虫或水带至营养菌丝旁,营养菌丝则起雌性器官的作用,在接触处溶解成一个小孔,性孢子的原生质体及细胞核进入营养菌丝内形成双核菌丝;层菌纲:有发达的担子果,分为裸果型,半裸果型,假被果型地衣地衣的三种类型: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苔藓植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1、具有初步的根茎叶分化;2、生殖器官多细胞,出现颈卵器;3、精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形成胚;4、具明显世代交替现象;苔藓植物颈卵器、胚的出现,是适应陆地生活的高级特征,因此,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并称为有胚植物,同属于高等植物的范畴;这些特征,反映了苔藓植物逐渐趋向于陆地生活;但由于无维管组织、无中柱、无真正的根,精子具鞭毛依赖水,又限制了苔藓植物只能生活在较阴湿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特征:1、高度分化形成的复杂的根茎叶系统;2、具有中柱或维管柱结构;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特征:1、孢子体发达:高大,单轴分枝,网状中柱;主根发达;具顶枝起源的大型叶。
2、胚珠裸露:珠被、珠心、花粉室。
3、配子体退化,具颈卵器构造。
雄配子体-3细胞(管细胞、生殖、营养细胞);雌配子体-多个造胞细胞-再次分裂形成2个细胞,其中一个形成4个营养细胞,另一个分裂并发展形成颈卵器细胞和胚乳细胞。
4、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产生了花粉管,花粉管把精子直接输送到卵,受精过程最终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5、具有多胚现象。
6、产生种子。
胚珠、花粉管和种子的出现是植物进化过程中革命性的转折,是种子植物最为本质的构造。
五个亚纲的特征及区别:苏铁纲:1、茎干不分枝。
2、营养叶为大型羽状复叶。
3、生殖叶为鳞叶,大小孢子叶异珠。
大孢子叶组成松散的大孢子叶球;小孢子叶螺旋状排列组成紧密的小孢子叶球。
4、精子有鞭毛银杏纲:1、高大乔木,茎干多分枝,具长短枝。
2、阔叶,扇形,2裂,二叉脉序,内有分泌道。
3、大小孢子叶球单性,异珠。
大孢子叶- 珠领环状;小孢子叶排成柔荑花序状。
4、精子多鞭毛。
5、种子核果状,珠被发育成3层:肉质、骨质、膜质。
松柏纲:1、木本,具树脂道。
2、针叶、鳞叶、条状叶。
3、大孢子叶称珠鳞,熟时木质化。
4、种子周围常具翅,有时无。
5、精子无鞭毛;花粉管起输送精子的作用,而不是行吸收营养的作用。
紫杉纲(红豆杉纲):1、木本,多分枝;2、条形或条状披针叶新,稀少为鳞状钻形或阔叶状;3、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稀少同株;4、大孢子叶特化为鳞片状的珠托或瓮状的套被;5、种子具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买麻藤纲:1、次生木质具导管,茎内无树脂道。
2、孢子叶球序二叉分枝,有类似花被的盖被,为不育苞片。
3、珠被1-2层,形成珠孔管,内充满液体。
4、仅麻黄有颈卵器,其它的雌配子体不具颈卵器,产生类似于被子植物的卵核。
5、精子无鞭毛。
6、胚具子叶2枚。
松属的发育过程:(P321图)简图如下:受精卵→原胚→2个生长在胚柄上的幼胚→带翅的种子→种子萌发生长→新生枝条1、2 1、新生枝条的顶端:大孢子叶球(珠鳞)→种鳞(果鳞)→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链状四分体→最下的一个大孢子发育形成雌配子体,在近珠孔端有2颈卵器,其右上方为颈卵器上端→受精前的胚珠2、新生枝条的基部:一枚小孢子叶→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小孢子分裂为3个细胞→雄配子体→受精前的胚珠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双子叶植物:多为木本,根为直根系,茎中为网状中柱,叶常具网状脉,子叶2枚,花四至五基数,花粉粒具三萌发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