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中班剪纸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剪纸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剪纸课教案【篇一:幼儿园剪纸教学活动案例】《四瓣花》(剪纸活动)快乐童年科苑幼儿园肖媛一、活动由来剪纸不仅是单纯美的剪纸仿造,更在于美的创造,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对幼儿进行创造意识的启迪,让幼儿在艺术感受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努力把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继承和发挥。

根据《指南》,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在于感受与欣赏,还有表达与创作,剪纸艺术对幼儿的熏陶是完全将二者融合,既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又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

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美术作品发现其美的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用绘画、剪纸等美术方式进行表达2、熟练使用剪刀,能用多层剪纸的方法剪出四瓣花3、感受传统艺术窗花的美丽,乐于剪纸,能在剪纸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三、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发现剪纸“对称”的奥秘,熟练掌握“四瓣花”的折法。

2、活动难点:自己在折叠好的纸上独立完成花纹的设计,用笔画出后足记剪出四瓣花四、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剪纸前折纸的基本方法,能够按要求使用剪刀2、物品准备:多种颜色正方形纸,剪刀,笔,教师作品3副(大小、颜色、花纹都做区分)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神奇的魔术:1.小朋友们,睁大你们的双眼,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出示一张粉色正方形纸教师:请小朋友告诉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京菁:粉色的正方形漫溪:四条边都一样2.教师:现在我要将这张纸变成一朵美丽的花,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快速将已剪好的粉色四瓣花,折叠好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打开之后什么什么样的花朵,老师有一个要求,每打开一次,小朋友数一个数字泽琛:老师,这是窗花建瑞:这窗花好漂亮教师:“小朋友们觉得这朵花好看吗,你喜欢吗,为什么?”欣然:我喜欢这朵花的颜色睿睿:我喜欢这朵花的花纹,中间像个爱心再依次出示剩余的两幅作品,鼓励幼儿感受并表达花纹的美丽之处。

3.教师:同时出示3副作品,小朋友数数他们都有几个花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四瓣花。

(二)基本部分2、三对折教师:“大家观察一下,四瓣花,每个花瓣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浩浩:每个花瓣都是一样的晨晨:它们的花纹是对称的教师:“它们的花纹是一个一个剪出来的吗,说说你的理由”熙熙:它们的花纹是对称的,把纸折起来,剪一下,就会有好几个一样的花纹。

教师:小朋友对窗花都有一定的了解,不同的折叠方法,花纹和花瓣都会变化,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四瓣花是如何折叠的。

教师示范:正方形纸,先对折一次,再对折第二次、第三次,我给这种折叠方法取了个名字“抱折”,就是三角形最长的边平放,两边的角像打开的手臂,折叠的时候就是让两只手抱在一起。

教师:“老师一共折叠几次?折好之后是个什么图形?”全班幼儿:“3次、最后是三角形”教师:“现在请组长给你的组员发放纸张,组长可以对组员进行帮助,在折叠的过程中有问题的小朋友请把手举起来”教师巡视进行指导3、设计花纹教师:“请小朋友看到黑板上,老师把折好的三角形变在黑板上,小朋友先帮我一起来设计她的花纹”第一步:画花边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他喜欢的花边是什么样的?并在黑板上画出来幼儿:圆形的,尖尖的,波浪形的教师:现在看老师是如何把喜欢的花纹画上的,示范几种画法,告诉幼儿沿着这条线剪出来的轮廓就是四瓣花的花瓣。

第二步:画花心同样是示范几种画法在黑板上,配合手中的纸,按照花法进行剪裁,让幼儿发现不同的剪法最后呈现出的图案(三角形、弧形、开口可大可小)第三步:画花纹鼓励幼儿画出喜欢的花纹,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笔,按步骤画出四瓣花的花纹,最多不超过5个,保证线条清晰”4、剪出作品交代要求:“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按照画在纸上的线条来剪,注意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来回巡视,对幼儿进行辅导。

(三)结束部分1、收集幼儿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请幼儿相互分享介绍六、活动反思1、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准备充分,非常容易的就理解了,剪纸花纹的规律在于“对称”,并对这种对称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愿意分享和表达。

2、幼儿对于这种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堂课的参与度非常高,加上开头趣味性的导入和精心准备的作品示范,让幼儿清楚的知道本节课要完成的目标,并产生了强烈完成的意愿。

3、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幼儿分组,并选好组长,讲清规则,锻炼幼儿组织能力的同时,让所有幼儿有了规则意识,保证在后面操作环节的有序开展。

4、在示范“三折”的方法的时候,教给幼儿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抱折”,幼儿学起来非常容易,基本每个幼儿都能成功的完成三折5、独立设计花纹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大部分幼儿没有尝试过“先画后剪”,一开始不知道如何下笔,尤其是有的幼儿喜欢“波浪线”,在很小的空白地方画出了很密的“波浪线”,显然会对后来使用剪刀造成一定的难度;还有的幼儿设计花心的时候,线条圈出的面积太大,那么剪开之后,这朵花的花心就成了一个“大窟窿”,平时尝试的少,幼儿对于花纹最后呈现预见性不够,直接导致呈现的作品看起来不那么像“花”,但是这对于“欣赏”的目标并不影响。

6、每个幼儿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设计不同,剪出的作品自然各式各样,非常的有感染力和想象力,孩子们也像宝贝一样爱惜它。

整个活动设计条例清晰,注重引导,让幼儿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并通过自己的尝试最终获得自己满意的作品。

【篇二:中班剪纸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龙源期刊网 .cn中班剪纸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作者:刘莉萍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幼儿剪纸可以培养孩子手脑并用的能力,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有效的指导策略能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摆正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从而促进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一、抛砖引玉——环境中激发兴趣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享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儿自觉地感受到剪纸美的熏陶。

在创设环境中,各种丰富的材料、工具、资料等都有序地摆放在幼儿方便取放的地方,给工具箱贴上标签,加上盒盖,材料箱分类分层,有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材料纸,提供了可以贴作品的展板和剪纸操作的步骤图,给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机会。

在幼儿剪纸时,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纸外,还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

如:颜料、胶水、油画棒等,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丰富剪纸作品情节。

如:幼儿剪水果时,我们提供篮子形状的塑通板,孩子会将剪好的作品贴在篮子上。

如《剪小熊》活动时,我们提供了圆形的纸盘,孩子将剪好的小熊图案贴在纸盘上,穿上线后就可以挂在主题墙上,让孩子的作品在环境中展现,满足了孩子与环境互动的愿望。

二、循序渐进——鼓励中发展技能在剪纸过程中,我们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步:先教孩子学会握剪刀,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师通过实践、思考、讨论,总结出运用儿歌教学法帮助孩子学习使用剪刀、养成良好操作习惯的方法。

例如儿歌“剪刀尖,要朝外,大拇指伸上边。

妈妈哥哥伸下边。

”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孩子边念边按要求反复操作、练习,很快就掌握了使用剪刀的方法。

第二步:学剪直线和弧线。

同样运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练习。

孩子边念《小火车》的儿歌边练习,小手就能努力控制剪刀沿着直线剪。

第三步:学剪简易图形。

幼儿沿画好的轮廓线剪出简易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学剪圆形。

【篇三:幼儿园小班剪纸课教案】篇一:小班剪纸教案小班剪纸教案:葱花荷包蛋(一)目标:1.能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荷包蛋圆圆的蛋黄,巩固剪圆的技能。

2.在“撒”葱花的过程中体验剪纸的乐趣。

(二)准备:剪刀,ppt,浆糊,记号笔,黄色小正方形、绿色长条形彩纸 ,16k白纸,展板画上一个大大的盘子(三)过程:1.香香的荷包蛋——师放荷包蛋ppt,问:这是什么?你吃过荷包蛋吗?味道怎么样?在家谁会做荷包蛋?今天我们用剪刀来做荷包蛋,你们想来试试吗?——引导幼儿观察荷包蛋的颜色、形状。

师:荷包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荷包蛋的外面是什么颜色?形状象什么?2.葱花荷包蛋——师引导幼儿看葱花荷包蛋图片,问:你觉得用哪些颜色的纸来做荷包蛋比较合适?(白色、黄色、绿色)——这三种颜色的纸分别做荷包蛋的什么?(白色做蛋白,黄色做蛋黄,绿色做葱花)——师:荷包蛋要下油锅喽!先做蛋白:让幼儿用记号笔在白纸上尽量大地画一个圆(随意、不规则的圆),用剪刀沿线剪下。

再做蛋黄:黄色正方形的纸对边折,用爬山坡的方法剪出半圆,展开后贴到蛋白中间。

——撒葱花:荷包蛋在油里面快煎好了,如果撒一点葱花在上面那会更香,我们在荷包蛋上再抹点油(浆糊),尽量在荷包蛋上把“油”抹均匀,然后用绿色的纸剪出一点一点的葱花撒在荷包蛋上,香香的荷包蛋煎好喽!——幼儿动手做荷包蛋,教师巡视指导能力差的孩子。

3.美味荷包蛋——将幼儿做好的荷包蛋“盛”到大盘子里。

——请幼儿选一个自己最想“吃”的荷包蛋。

篇二:幼儿园公开课-小班剪纸活动《彩色面条》小班剪纸活动《彩色面条》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过生日有吃长寿面的习俗。

2.能两只手协调配合地剪面条,并粘贴在大碗相应的位置上。

3.乐意参与剪纸活动,体验给小动物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猫画1幅彩纸若干空碗范画人手1份剪刀每人1把面条的范画1幅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出示小猫图片——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可是它的妈妈不在家,也不想吃蛋糕怎么办?1、我们过生日时除了习惯吃蛋糕外,还有一种习惯是吃什么呢?2、哪位小朋友知道可以悄悄的告诉老师。

3、不知道(或不对)那老师来说,小朋友来选好吗?﹙冰淇淋,面条,牛奶,苹果﹚4、对了,(哦,你吃过)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过生日为什么有吃面条的习惯呢?传说(古时候人们相信看相,说人中长命就会长,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

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

所以就有了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

)5、说对了,小猫他就想吃面条啦!——大家愿意给它做面条吗?二、出示范例,观察(面条)的形状——你吃过的面条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

——那你们吃过彩色面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长长的、细细的、五颜六色的。

三、首先要剪面条啦,教师示范,幼儿操作1、看看老师怎么剪哦,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彩色的纸,小朋友们们用这些彩色的纸一起来剪面条,注意剪刀的嘴巴能不能朝别人呀?好,比一比谁剪的面条是长长的、细细的!2、幼儿每人一张纸,按老师剪得样子开始剪,把剪好的面条放到桌子中间。

3、幼儿自由剪面条,边剪边说:“请你吃面条”、“面条长又长”。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意个别指导。

4、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桌面干净,碎纸扔在盘子里5、做完后轻轻的坐在椅子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