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每有风吹来,紫槐的叶子簌簌而去,宛如名伶xie 妆,残肢剩粉里都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磊落,偶尔似乎隐藏着那么一点点寂寞。
①xie ②簌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南岸。
②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③上帝久久地伫立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④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和认真。
A.渡过肃穆凝视专注B.度过肃静凝望专心C.度过肃静凝望专注D.渡过肃穆凝视专心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④③①D. ③①④②4、名著阅读。
(4分)“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是英国作家的作品。
(2)这段文字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
5.填空:(5分)(1)《关雎》写男子因求之不得而日夜不安的苦闷、焦灼心情的句子,,,。
(2)《曹刿论战》中能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4)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
(5)《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
6、综合性学习:(5分)最近全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
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
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毒的残留物。
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PM2.5相关的信息。
(限20字以内)(2分)答:(2)阅读材料二,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结果。
(2分)答:(3)综合材料一、材料二,请写出一条治理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建议。
(1分)答:二、阅读(共50分)(一)(4分)[双调]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2分)8、“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2分)(二)(10分)【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班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乙】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
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
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注释:(1)贼:害处。
(2)今有燎者于此:现在有一处失火。
(3)掺:执持,拿着。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2分)(1)此为何若人何若:宋无长木长木:一人掺火,将益之益:一人奉水奉:11、翻译句子。
(2分)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12、两文中,墨子在说理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的说理方式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
(2分)13、根据这两段文字,你认为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8分)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14、文中四个“有时候”灵气的句子,分别描绘了生命历程中的哪些阶段和境况?(4)15、“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意蕴和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2分)16、选文以“一江春水”为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志和精神?(2分)(四)(14分)从地震波到预警①我们脚下的地面是会移动的。
随着构造板块在地球表面漂移,一些大洲互相摩擦碰撞,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相撞一样。
地壳,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的外层,是有弹性的,但这种弹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的。
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会弯曲变形,直到应力过大超过承受极限为止。
此时,地壳便会突然断裂,过去几十年存储的能量穿透地球表面,震动它的传播途径中遇到的一切。
②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地震发生。
幸运的是,大多数地震很小,没有灵敏的地震检波器的帮助,我们是无法察觉的。
在每天都会发生的地震中,断层面只会发生3-6英寸(约7-15厘米)的滑动,人们是感觉不到震动的。
里氏5.0级的地震,大约有一两英里的断层面断裂,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移动,但现代的建筑物能够承受得住。
而一次8.0级的地震将导致数百英里的跨断层面的破裂,而且能够延伸到地表,将一座建筑裂成两半。
③通过监测地震间的应力积累,地震学家了解到,许多地区的地壳接近于破裂。
但地表以下深部断层的具体结构,仍然在地震以及地震破裂传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而这个结构无法直接取样。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地震学家不相信可以建立一个预报系统,能在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个小时内做出预测。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们最多只能做到快速检测大地震,并发出警报。
④地震的一些独一无二的特性将帮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
我们感觉到的震动实际上是分阶段到来的。
能量从地壳破裂处传到地球表面分为两种形式:P波和S波。
这两种波同时从断层面上发出,这也是它们唯一的相同点。
P波类似于声波,是一种压缩波,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不会携带很多能量。
在一次地震中,你会感觉P波就像一个突然、垂直的跳动。
S波更像海洋上的波浪,移动更缓慢,并携带大多数能量,带来强烈的震动,使地表垂直和水平运动。
建筑物在它的冲击下,就像是波涛中的一支小船。
⑤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波都是相似的。
他们有不同的波形,这取决于滑动区域的大小。
较小的滑动发出的P波相对振幅较低、频率较高,是一个小而尖的脉冲。
较大的地震则会造成更大区域的断层破裂,并产生更大的滑动,所以这种P波具有较大的振幅和较低的频率。
两种P波得差异类似于小鸟吱吱的叫声与灰熊的咆哮。
⑥单独一台地震检波器(seismometer)就能基于上述信息估计出地震的震级。
任何具有高振幅和低频率的P波都将触发警报。
这种单一台站报警方法给震中区域发出速度最快的警示。
但是地震断裂的特征千变万化,并不是所有的5.0级地震看起来都相同,地震检波器下面地底的一些特殊的沉积物也会改变P波。
这些变化将增加误报(当没有地震时发生警报)和漏报(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没有发出警报)的风险。
17.阅读第④段,分别用一句话概括P波和S波得特点。
(4分)P波:S波:18.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19.第④段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述说加点词“独一无二”的表达效果。
(3分)20.选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说明的核心内容。
(4分)(五)(14)熬鹰吴万夫①大别山绵延数百里,到孙铺镇杏山时,更显莽莽苍苍,树木葱茏,林深叶茂,遮天蔽日,雉鸡寻觅,鹞鹰盘桓,兔走狐奔,更给古老神秘的杏山衬托无限生机。
仓爷是生活在杏山脚下的一个老猎户,也是方圆百里唯一的熬鹰能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仓爷的腿脚已不再灵便了,打猎是肯定不行了,提一杆猎枪,为追撵一只兔子或是狐狸,穿梭在丛林里疾走如飞,已是遥远的事情了,成为他永久的回忆。
②仓爷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在家里熬鹰。
熬鹰是一件颇为苦累的活计,几天几夜,人与鹰就那么对峙着,不吃不喝,谁也不眠,直至一方最终败下阵来,才宣告熬鹰的结束。
一场活儿下来,开始还桀骜不驯、斗志昂扬的鹰,这会儿羽毛凌乱,蔫头耷脑;熬鹰的人,也眼布血丝,形容憔悴,走路不稳,踉踉跄跄,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来,若大病了一场。
可以说,熬鹰,完全拼的是心劲,是一种精神的较量。
③仓爷七十三岁这年,在杏山上又逮住了一只鹰。
这只鹰,个头虽不大,但野性十足,自仓爷逮住它的一刻起,就没有消停过,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左冲右突,扑腾挣扎,试图逃离笼子的束缚。
仓爷递给它水和羊肉,它睬都不睬,扇着翅膀,带起很大的风,将仓爷手中的碟子都打翻在地。
几天过去了,这只鹰的野性丝毫无减,仓爷伸手探进笼子,想摸摸它的羽毛,猛不防被它铁钩一样尖利的喙,拉下一道深深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流血不止。
仓爷在心里说,自己真正碰上了强劲的对手啦!④熬鹰是从这天夜晚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