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__________或作________运动的状态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____。
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____3.一物块重600N,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f=0.3,势趋滑动的,物块有向右在左侧有一推力150N其而状态,块处于静止F=__________,所以此物max。
F=__________相同,每一__________4.刚体在作平动过程中,其上各点的的速度和加速度。
瞬时,各点具有__________质量不计,且B、O,长为L,曲柄OAm5.AB杆质量为21轴转杆绕Oφ=60°时,OAOA=OB=R,OO=L,当111122杆应加的惯性力大为常量,则该瞬时AB动,角速度ω,方向为__________ 小为__________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
工程上一6.作为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对于脆性材般把__________ ________作为极限应力。
料,则把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面称为主平面。
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与关,而ρ和_____________有内的环匀速转动时,环动应力只与材料的密度8.当圆无关。
__________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分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18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B表示支座A、R1.某简支梁AB 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BA。
)关系为(A.R<R BAB.R>R BAC.R=R BAD.无法比较,物块重0.2kNA重0.5kN,物块BB2.材料不同的两物块A和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物块物块所需要的最BB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0.2,拉动=0.25A、B间的摩擦系数f,物块21) ( 小力为A.0.14kNB.0.265kNC.0.213kND.0.237kN。
)在无阻共振曲线中,当激振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3.B趋近于(D.一个定值C. 无穷大 A.零 B.静变形)。
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4.(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B. A. 只适用于塑性材料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D. 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C.。
) ( 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Z字型,T梁的截面为5.A.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D 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 B.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C 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 C.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D D.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应力状态。
6.圆轴扭转时,表面上任一点处于(零 D. C.三向单向 A. B.二向)分分,共164三、简答题(每小题? 瞬时平动的特征是什么平面图形在什么情况下作瞬时平动?1.? 为什么对吗?2.一质点在铅垂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质点恰好转过一周时,其重力的功为零,? 何谓纯弯曲和平面弯曲3. 试述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时的主要特点。
4.)分共50四、计算题(处的约、B·m,不计自重,试求A三铰拱刚架如图所示,受一力偶作用,其矩1.M=50kN) (8分束反力。
,R运动,运动时杆恒与一半圆周相切,半圆周的半径为杆AB的A端沿水平线以等速度v2.) (8分如图所示。
如杆与水平线间夹角为θ,试以角θ表示杆的角速度。
并通过一绕过光滑滑A重为P的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3.斜面与Q的物块B运动,如图所示。
轮的绳索带动重为且绳索不可伸长,水平夹角为α,滑轮和绳索质量不计,) 分(10B求物块的加速度a,=160MPaσ如图所示为二杆桁架,1杆为钢杆,许用应力[]4.12,]σ=7MPa=6cm横截面面积A杆为木杆,;2其许用压应力[212。
如果载荷P=40kN ,试校核结构强度。
=100cm横截面面积A2) (8分)分(8试作如图所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5.)分求图示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
(85.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浙江省2002年1试题参考答案工程力学(一)02159课程代码:) 分每空1分,共16一、填空题( 匀速直线1.保持静止自行封闭 2.该力系的合力为零150N 3.180N相同 4.轨迹形状2 OA指向向下过质心C 5.F=mRω平行1gh抗拉和抗压强度σ屈服点σ 6.bs主应力7.剪应力为零的面A 横截面面积转动线速度v 8.)分每小题3分,共18(二、单项选择题6.B 5.B 4.C 2.A 1.C 3.C)分4(每小题分,共16三、简答题,而该两点的连线(如有两点的速度 1.某瞬时,若平面图形的转动角速度等于零vv BA而该瞬时图形上的速度分布规律与刚体平动时速度分布规律AB不垂直于速度矢时) 相同,称平面图形在该瞬时作瞬时平动。
瞬时平动的特征是: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角速度为零;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速度相同;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加速度不相同。
对的 2.重力因为重力的功等于质点的质量与其始末位置的高度差的乘积,当高度差为零时,的功为零。
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时称纯弯曲;梁上的外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3.时,梁的轴线将在平面内弯成一条曲线,这种弯曲称之平面弯曲。
工作应力水平较低;4.(1)无明显塑性变形;(2)断面上明显分为光滑区和粗糙区。
(3))分共50四、计算题( 所示。
杆为二力杆受力图如(a) 1.解:AC图所示。
再画整体受力图,如(b)m=0ΣAD=M ·R A M =R= ∴R BA AD50=17.7kN = 2?42方向如图所示。
2.解:选A点作为基点,则C点的速度有v?v?v CACA由图中几何关系,可解得v=v·sinθ=vsinθACA又v=AC·ωCA2V?sinv?CA∴ω= ?ACRcos? 3.解:物块A、B均作平动,设物块B移动S时的速度为v,系统的动能为p1Q122T=T+T= v?v B2A2g2g T=01系统外力作功之和ΣW=PS·sinα-QS 12由动能定理,得P?Q2QS???PSsinv2g2(Psin??Q)Sg2= vP?Q dvds=v 对上式两边求导,并注意,a?dtdt(Psin??Q)g得a= Q?P A解:两杆均为二力杆,取结点为研究对象, 4. 受力图如图所示。
-P=0 sin30°Σy=0,N 1=P/sin30°=80kN ∴N 1=0 °cos30+N Σx=0,-N 21cos30°=69.3kN =N ∴N 123N1080?]=133MPa<[σ= 杆:1σ1?112A10?61.3N1069.3?2= =6.93MPa<[σ]杆:2σ?222A10100?2两杆均满足强度。
5.R=2qa,R=qa BA解:求主应力 6.??????yxyx22=±??()?maxx22min070??0?70?22=±50?()22 MPa = 2696?=-96MPa, σσσ=26MPa,=0, ∴312???31 =66MPa τ= max 2工程力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所得的体系( )A.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B.一定为几何瞬变体系C.一定为几何常变体系D.不能确定2.图示体系是( )A.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C.瞬变体系D.常变体系3.图示三铰拱,已知三个铰的位置,左半跨受均) ( 布荷载,其合理拱轴的形状为全跨圆弧 A. 全跨抛物线 B. 段为直线C.AC段为园弧,CB段为直线D.AC段为抛物线,CB) 端转角的值为( 4.图示结构A端作用力偶m,则B B mlmlmlml D. .C. B. A EI3EI6EIEI2) ( 5.图示桁架C点水平位移的值为Pa.A EAPa1.B 2EAPa1.C 4EA0. D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6.A.1B.2C.3D.47.图示超静定则架,用力法计算时,) 不能选为基本体系的是图()( 下列弯矩图中正确的是图8.9.图示结构中,BA杆B端的力矩分配系数等于( )10.图示结构截面K剪力影响线是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在具有一个自由度的体系上加上一个二元体(二杆结点)时,所得新体系的自由度为_____。
12.位移互等定理的表达式是________。
13.图示对称结构,截面K弯矩的绝对值为________。
14.图示结构,作用荷载P,不计轴向变形时,支座A的反力矩M等于________。
A15.已知图示连续梁(a)的弯矩图(b),则A端剪力等于________kN。
的结点不平B分配传递后,当前结点C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时,算至放松结点16.衡力矩(约束力矩)等于________kN.m17.力P在梁ABC上移动过程中,截面K中产生的变矩(绝对值)的最大值为________kN·m18.图中给出了截面K弯矩M影响线的形状,该影响线在截面K下面的纵标等于________。
K三、计算题(19~22小题,每小题7分,23~2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4分)19.计算图示桁架指定杆件1、2、3的内力。
两截面的相对转角C。
计算图示刚架20.A、 AC 21.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各杆EI=常数。
2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
EI=常数23.计算图示结构,绘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常数(EI=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弯矩图。
24.25.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2002年4试题参考答案结构力学(一)02393课程代码:)2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A 4.A 3.B1.D2.D10.C 9.D 6.B 7.B 8.B) 分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δδ或=δ1 12. δ= 11. 21ij12ij14.0 13. Pa/216. 21.4 15. 13.621l18.17. 20 3分,共12分,723~25小题,每小题本大题共三、计算题(7小题,19~22小题,每小题) 分64kNN=30 ,=-10kN =20kN, 19.N N2312(3)计算作虚拟状态绘图Mp20.(1)绘图(2)?M AC??=0Z.21r+R1p111.r=8i R=-p l ip11Pl =Z18i M= MpZ?M1i24.0??X?X???p1212111.0?X???X??p22212214433qlqlqll4l X????,X????????,?,?????,2111112221xpp1 3EIEI6EI6EI14(1)基本未知量(2)力法典型方程图M,M,M p12(3) ?,??,221211?,?pp21(4)X,X值21(5)M图=0 Z+R(2)建立方程r1p111 (3)计算系数与自由项EI i令l i18 r=P??,R11p12l2RPl p1=解方程:(4)x ?1ir1811. M图绘(5)工程力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1.在分析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互相作用时,要注意________力与________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