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意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 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甲午战败影响:国内——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真正觉醒
农民:义和团运动;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军决心用暴力 推翻政府(辛亥革命)
国外——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 的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意义:《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3.八国联军侵华:时间:1900年6月
八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原因:பைடு நூலகம்本——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4.《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 抵押;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
(1)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3)1890年经济危机
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退回国内)——黄海海战(不宣而战)——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战争惨败及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 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 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 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 地化的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