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一节编制依据 (2)
第二节工程概况 (2)
第三节自然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安全施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公司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项目部安全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安全生产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实现安全目标的技术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较大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及其处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较大危害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较大危害因素处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环境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安全专项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坑支护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土方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起重吊装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模板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脚手架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消防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5、《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安全文明》
6、《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手册》第二节工程概况
地铁九号线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施工总承包( 标段1) 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风神大道与荔红中路交叉口, 其主要结构为荔红中路车行隧道, 沿荔红中路呈南北走向, 下穿风神大道, 隧道主体为双向四车道, 为城市主干路, 设计车行速度为40km/h, 规划红线宽40m。
两侧设有人行过街地下通道, 隧道上方两侧设置2条地面辅道和人行道, 辅道每侧宽7.5米, 为单向双车道, 设计车行速度为30km/h。
荔红中路隧道全长479m, 暗埋段长约116m, 宽33.6米, 敞口段长约363m, 宽27.1m~28.1m不等。
隧道起止里程为: 敞口段起点: K0+000; 暗埋段起点: K0+154; 暗埋段止点: K0+270; 敞口段止点: K0+479.083。
其平面布置为: 209.083m( 北敞口段) +116m( 暗埋段) +154m( 南敞口段) 。
隧道主体结构采用C35防水砼( 中隔墙无需抗渗) , 抗渗标号为P8。
暗埋段采用单箱双室结构, 隧道顶、底板厚为90cm, 侧墙为70cm, 中隔墙厚50cm( 与人行通道间隔墙) 。
敞开段采用U形槽断面, 隧道底板、侧墙等厚度设计, 毗邻暗埋段板厚90cm, 敞开段结构板厚为90cm, 70cm, 40cm。
敞开段节段长20~25m, 各节段间设置3cm宽变形缝。
敞开段靠
暗埋段部分断面设置抗拔桩( 抗拔桩直径"Ø" 1200) 抗浮。
隧道在里程K0+206.840处设置雨水泵房一座, 泵房外轮廓尺寸为24.1m*7.9m。
结构分上、下层构成, 其中上层为泵房的值班室和设备室, 下层为蓄水池, 泵房进水管中心里程为K0+206.840, 进水管与泵房蓄水池间经过设置的500mm钢管进行接驳。
隧道施工二期施工位置总平面图
隧道施工三期施工位置总平面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三节自然状况
九号线沿线城市道路节点交通优化工程荔红中路车行隧道全长约479.083m。
总体上看, 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地面地形较为平坦, 地面高程: 9.61m~13.56m。
沿线自地表向下, 揭露的土层主要有填土、冲洪积中粗砂、砾砂、粉质粘土、淤泥、淤泥土质灰岩残积土, 揭露的基岩主要有炭质页岩全风化带、炭质页岩强风化带、灰岩中风化带等。
场地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
( 1) 水文地质
沿线局部填土层中含有上层滞水, 水量一般不大, 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排泄主要为大气蒸发和侧向或下渗排泄。
冲洪积砂层是最主要的孔隙含水层, 分布范围较广且厚度较大, 地下水丰富。
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00~6.50m, 水位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 根据水样分析结果, 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均具有微腐蚀性。
( 2) 气候条件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 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 由于背山面海, 海洋性气候特别显著, 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分、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
广州光热资源充分, 常年平均气温21.4~21.8℃, 常年日照时数1875.1~1959.9小时, 广州雨量充沛, 常年降水量1689.3~1876.5毫米, 雨季( 4~9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 因受地形影响, 山区多于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