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14-01
【关键词】儿童哮喘;家庭;护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持续的炎症反应,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多因性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喘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多见于 1 ~6岁小儿,大多在 3 岁以内起病,儿童哮喘的频繁发作,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此病虽不能根治,却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得到控制[1]。
对儿童哮喘的护理工作实践中,陈芝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以家庭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1 心理护理
哮喘发作期患儿最典型的心理问题是紧张、烦躁,心理护理的重点是提供心理支持[3]。
家长应尽量解除患儿的顾虑,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使之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哮喘是慢性疾病,许多家长对此疾病认识不足,也不知如何合理用药,对吸入疗法没有信心,亦有些家长担心吸入气雾剂会成瘾,或顾虑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患儿病情稍有好转,家长即自行停药或减药,致使病情再次复发。
对此,还要加强护患沟通,经常与家长讲述,哮喘防治知识和雾化疗法的好处 ,主动积极配合治疗[4]。
2 生活护理
本病常为过敏源通过内因而发病,通常吸人花粉、烟尘、羽毛、棉花等或食用鱼、虾、海鲜、牛奶等或接触油漆、橡皮、染料、化学品等以及药物如磺胺药、青霉素等,均有可能成为过敏原。
因此应注意诱发哮喘的因素,除去过敏源。
如能找到过敏源,应避免接触。
2.1 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湿度适宜,没有霉菌生长。
没有烟雾、煤气及刺激性气味,不摆放引起哮喘发作的花草,也不饲养宠物。
避免灰尘飞扬,尽量不要用羽毛类衣被,不要在孩子面前抖面袋、拍打灰尘、拆毛衣等。
不用具有浓烈气味的化妆品等,不玩弄带毛的玩具,衣物以纯棉质为宜。
被褥每周晾晒1次,每次2h,室内每日湿式清扫1~2次,每月大清扫1~2次[5]。
可以用5 5 ℃的水每周洗床上用品,避免使用地毯,来控制尘螨。
室内湿度应该 < 5 0%;控制空气污染,如烟草、喷雾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6]。
2.2 饮食护理:饮食宜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软食,但不宜过饱,以免引起发作,多饮开水。
平时应注意勿食刺激性食物和冷饮,不嗜食过甜、过咸的食物等,以免诱发哮喘。
要养成按时睡觉、吃饭、排便的习惯。
多食蔬菜、水果及杂粮,尤其在发作时,少食肥甘厚腻、咸、甜、辣、冷、硬等刺激之品,禁食已知引起过敏及容易致敏的食物[7]。
2.3 起居护理 :患儿自理能力较差,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有
时玩起来就会忘记时间,家长一定要看护好患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到起居定时;并随季节气候变化为患儿增减衣物,防止感受风寒[8]。
3 先兆观察
大多数哮喘患儿在症状出现前, 都会有先兆,如刺激性干咳、
咽痒,接着咳大量白粘痰, 伴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吼声, 出现烦躁不安或被迫坐位。
一旦明确有先兆症状及时用药, 常可避免严重的哮喘发作[9]。
4 用药护理
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 让每个患儿及家长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
先由护士给演示正确的吸入方法和技巧,再指导患儿反复练习,直到学会正确有效的方法为止。
多数患儿在初学应用吸入器时, 不能正确理解深呼吸,而是用力吹,护士要耐心
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先吸气,然后随深呼吸将药吸入,使之很快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
同时告知用药后漱口,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并向患儿及家属讲明不同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应采取的措施[6]。
5 运动护理
可以从运动量小的活动开始,适当运动,如散步、快步走、慢跑、骑车、做广播操等,逐渐增加其活动量。
小儿好动,自控能力差,家长要认真看护,不要让患儿突然做过度的运动[8]。
6 预防感染
感冒流行季节可2~3天用艾条、食醋熏蒸房间2~3次,每次30min。
少去公共场所,感冒流行季节、风沙天气尽量不外出,外出时戴口罩;寒冷季节注意颈部、背部保暖;平时进行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揉搓鼻子、擦身等,以增加患儿的抗寒能力。
7 按时复诊
同医生建立良好的医疗伙伴关系[10]。
家长及患儿要经常同医生联系,随时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做好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长及患儿的心理负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3-196.
[2]陈芝玲.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临床护理.临床护
理,2008,5(8):1026-1027.
[3]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
[4]徐玲,李春利.儿童哮喘病治疗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黑龙江医药,2010,23(3): 475-477.
[5]于浩菊.支气管哮喘的家庭护理指导[j] .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6): 87.
[6]夏琴.儿童哮喘的护理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10(2):170,177.
[7]柯新桥,张敏.支气管哮喘[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2.
[8]马丽英.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辽宁中医药大学学
报 ,2009,11(11):160-161.
[9]李声,宋明梅,单际翠.儿童哮喘的护理指导.青岛医药卫,2005,37(3):219-220.
[10]迟春花.解读2004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j].中国社区师,2006,5(22):12-13.
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