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月相练习

七年级科学月相练习

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课题5 月相知识题练感知地带1.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1)概念: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变化的原理:月球不会自己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迎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暗的。

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我们看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也随之变化。

2.月相的变化规律(1)月相变化的顺序: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见图3-5-1)(2)月相变化的周期:朔望月,即29.53日。

(3)记忆口诀: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知识点1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例1 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月球是个球体③月球自转④月球绕地球运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思路引导:月相形成的条件有两个:日地月三者位置有规律的变化和月球本身是个不发光的球体。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解析:月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周期也相同(29.53天),这种运动规律的结果只能造成月球始终以一个面孔对着地球,并不是形成月相的主要原因。

假如月球自身发光或者是透明的球体,我们始终看到的是满月形状时的月相,也就是月相永远不变化;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造成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而言,看到的明亮月球的形状也就不同,其实月球本身始终是半个亮、半个暗。

答案:D题练1 我们观测到的月相是指()A.月球的基本面貌B.月表的起伏状况C.月球自身的形状题练2 月相变化的成因主要是()A.太阳位置固定不变B.月球围绕地球公转C.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领悟:月相是地球上的人们所看到月球的不同的视形状。

实质上在月相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中,月球始终以一个面孔对着地球。

说明:(1)当月球与日、地三者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背着阳光,我们看不到月亮,这就是新月(朔)。

新月发生时间为农历初一。

(2)当月球转到太阳相对的一边,地球在日、月之间且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全部被太阳照亮,我们能看到整个月亮,这叫满月(望)。

满月发生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3)当日、地、月三者成直角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能被太阳照到一半,我们看到半边月亮,这是上弦月,发生时间为农历初七、八。

(4)当日、地、月三者再次成D.月球的圆缺形状D.日地月三者位置有规律的变化和月球本身不发光知识点2 月相的变化规律例2图3-5-2为月球运行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月球运行到图中的A、B、C、D四处时的月相或农历日期。

(2)在图3-5-3中空圆里画出月球运行到图中A、B、C、D四处时的月相(黑暗处用阴影表示)。

思路引导:在认真分析月相变化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月相变化的过程图(图3-5-1),根据日、地、月三者位置判断月相和农历月时间等知识。

领悟:下面的“月相变化歌”有助于我们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下面的记忆口诀,有助于我们记忆地月BC AD太阳光月月月A BC D图3-5-1图3-5-2 图3-5-3A BC D直角时,月球朝向地球的另一面又能被太阳照到一半,我们又能看到半边月亮,这叫下弦月,发生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三。

3.月相与生活的关系(1)月光是夜晚的自然照明。

(2)月亮的阴晴圆缺引发了诗人的灵感。

(3)以月相变化为周期的阴历计时法:农历(每月初一即月首时为朔,春节为农历新年的开始。

(4)根据月相来定向。

解析:当月球运行到图中A位置时,与日、地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背着阳光,这就是新月(朔),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面全黑;当月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日、地、月三者成直角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能被太阳照到一半,我们看到半边月亮,这是上弦月,发生时间为农历初七、八,月面左暗右亮;当月球转到图中C位置时,日、地、月三者又成一条直线,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全部被太阳照亮,我们能看到整个月亮,这叫满月(望)。

满月发生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月面全亮;当月球转到图中D位置时,日、地、月三者再次成直角时,月球朝向地球的另一面又能被太阳照到一半,我们又能看到半边月亮,这叫下弦月,发生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三,月面左亮右暗。

答案:(1)新月上弦月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2)见图3-5-4题练3 .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3-5-5中的()各种月相出现的时间及方位:上弦月上半夜,西边太空西边亮;下弦月下半夜,东边天空东边亮。

图3-5-4题练4 把日落时我们在天空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的月相及名称填入图3-5-6中的空圆和方框中。

知识点3 月相与生活的关系领悟:人们利用月相制定了历日东西图3-5-5图3-5-6例3 某星期六的早晨,小红同学看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边天空,此时大约为农历()A.二十六、二十七B.十一、十二C.十七、十八D.初七、初八思路导引:有关月相变化有这样的两句口诀: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正确加以理解和运用,可以顺利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

解析: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上弦月过后,随着月相的变化,每天月亮升起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些,“望”时傍晚月出;下弦月过后,随着月面继续亏损,月出继续推迟,弯弯的残月会在早晨从东方升起。

所以,早晨看到东方天边有弯月,必定是农历的月尾。

答案:A题练5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不乏咏月之作。

月亮圆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请结合所学月相知识,判断下面古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各是什么?(1)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书伦·《兰溪棹歌》)(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法,如阴历或农历,并根据朔望每相大约相隔7日的现象,演变出星期。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端午节为农历五月五,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元宵节为农历一月十五。

方法题练(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题练6 根据月相知识,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打√,错的打×。

(1)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和清明节的月相是相同的。

( ) (2)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0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

这个证言是对的。

( ) (3)春节那天的晚上,小明在杭州西湖边赏月亮、看烟火。

( ) (4)中秋节那天,在美国求学的小王,看见一个弯弯的月亮。

(5)某天傍晚,当我们闲坐庭院,抬头看到半轮月亮挂在天空,其亮面朝向西那一边,由此可以推断该日为农历七、八。

( ) (6)中秋赏月,杭州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子夜。

( ) (7)农历初三左右的月亮,黄昏时出现在地平线的西方。

( )题型1 探究月相变化的成因及变化规律例4 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太阳的阻挡,形成不同的月相B.月相证明地球有自转C.由于月球发光的面朝向我们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D.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月相思路导引:分析月相的成因要全面,从月球自身特性及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进行综合考虑。

解析:月相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二是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运动规律,也造成月相变化的规律性。

答案:D题练7 根据图3-5-7四个月相(阴影部分表示月球的阴暗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③两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3)某同学计划在元宵节晚上用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填“能”或“不能”)观测到,原因是。

求索空间题型点评此类题型属于基础题,需要对月相变化原理的正确认识及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熟练把握。

阅题笔记月相变化并不意味着月球本身在变,而是针对地球上观察者而言的视形状在变。

月相的变化规律取决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性变化。

②③④①图3-5-7图3-5-8WEA灯光BCDEFGH题练8 在研究“月相及其变化”的实验中,一个同学拿着一个球体代表“月球”,从右图中的A 处开始绕另一个代表“地球”的同学,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到H 处(如图3-5-8)。

代表“地球”的同学能看到如图3-5-9所示的类似于月相的各种现象。

请仔细分析右图中球体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找出它在图中对应的月相图,在图形下方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月相的名称。

题型2 运用月相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例5 图3-5-10是某同学为班级在黄昏后举行篝火晚会而设计的场景图,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他指出来。

思路导引:在理解月相形成原理的基础上,观察该同学所绘制的星空图,在方向的标识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即上北下南,左东又西。

那么,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月相的形状特征与出现时间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星星的分布是否客观。

解析:根据题意,该篝火晚会将在某天的黄昏后举行,根据月相变化口诀“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参考下面对比表,可知黄昏前后出现的月相应该是月初的蛾眉月,西边亮,出现在西边天空。

月光是晴朗夜晚自然照明的主要光源,在夜空中,与“明亮”的月球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这是一道学以致用的探究题,正确分析图中各种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实现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

阅题笔记 月球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天体,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跟月亮有关的神话和传说,我们要学会科学的分析问题,对一些常见的天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图3-5-9图3-5-10相比,其周围的星星就显得黯然无光了,所以月亮周围不会有很多星星。

月相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月落夜晚见月情形新月同升同落清晨黄昏彻夜不见满月此起彼伏黄昏清晨通宵可见上弦月迟升后落正午半夜上半夜西天下弦月早升先落半夜正午下半夜东天答案:(1)月亮周围星星太多;(2)黄昏月出现在月初,应该挂在西边太空;(3)月亮亮面应该朝西。

题练9 某剧团场景设计师为演出设计“傍晚一弯月挂树梢”的布景,用你所学月相的知识,判断图3-5-11中,正确的画法应该是()A B C D题型3 月相与农历计时的关系例6 图3-5-12为2007年2月的一张月相日历,读图回答:(1)春节是农历几月几日?月相怎样?(2)从图中归纳出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多长?变化规律是怎样的?(3)根据日历,推导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阳历几月几日?月相如何?文现象多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