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4000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ISO 推进办编撰一.概念篇1. 什么是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
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2. ISO14000系列标准与ISO9000系列标准有什么异同?ISO9000系列标准已被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区域的组织所采用,为广大组织提供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要素、导则和要求。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的选择、设计、加工、销售、运输、使用到最终废弃物的处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二者共同之处有:①ISO14000与ISO9000具有共同的实施对象:在各类组织建立科学、规范和程序化的管理系统。
②两套标准的管理体系相似:ISO14000某些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参考了ISO9000中某些标准规定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但这两个标准在内涵和承诺对象上不同,主要表现在:①承诺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的承诺对象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它是按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以合同形式进行体现的。
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向相关方的承诺,受益者将是全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共同需要,这无法通过合同体现,只能通过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是政府来代表社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ISO14000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政府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②承诺的内容不同:ISO9000系列标准是保证产品的质量;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要求组织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
③体系的构成模式不同:ISO9000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封闭的,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环模式,要求体系不断地有所改进和提高。
④审核认证的依据不同: ISO9000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根本依据;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除符合ISO14001外,还必须结合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如果组织的环境行为不能满足国家要求,则难以通过体系的认证。
⑤对审核人员资格的要求不同:ISO14000系列标准涉及的是环境问题,面对的是如何按照本国的环境、法规、标准等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处理的具体环境问题,故环境管理体系对组织有目标、指标的要求,因而从事ISO14000认证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知识和环境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对现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3.ISO14001的主要内容是什么?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
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标准,该系统包含五大部分,17个要素。
4. ISO14001的五大部分、17个要素内容分别是什么?五大部分是指:①环境方针②规划③实施与运行④检查与纠正措施⑤管理评审这五个基本部分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17个要素是指:1. 环境方针 2. 环境因素3. 法律与其他要求4. 目标和指标5. 环境管理方案6. 机构和职责7. 培训、意识与能力 8. 信息交流9.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10. 文件管理11. 运行控制 12. 应急准备和响应13.监测 14.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15. 记录 1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7. 管理评审5.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应分为几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为4类:①环境管理手册②环境管理程序③岗位操作指导书④原始记录其层次可以如下图概括:6. 组织为什么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促使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环境管理政策与制度,以及某些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对组织的驱动,迫使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并减少由污染事故或违规造成的环境风险;②来自银行、保险、信贷等部门的压力,促使组织必须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③来自环保组织、消费者和消费者组织以及公众的关注使组织分外重视环保形象和声誉;④商界日益增加环保责任的意识;⑤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在国际竞争中已成为重要竞争因素,由此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⑥从组织内部来看,可以取得节能降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
7.ISO14001是以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的?ISO14001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以“PDCA模式”,即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等四个关联的环节。
“PDCA模式”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中充分地运用并取得了成功。
它将企业活动分为四个阶段:①规划,即策划阶段-建立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及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②实施,即行动阶段-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执行计划和采取措施。
③检查,即评估阶段-检查按规划而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并将结果与原规划进行比较。
④评审和改进,即纠正措施阶段-改进识别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修改规划使之适应变化的情况,必要时对程序予以加强或重新确定。
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目标,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地运用了这一著名传统模式并给予它新的内涵和应用范围,并使环境管理体系与企业传统管理相融合。
8.什么是环境方针?根据ISO14001的规定,环境方针的定义是: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环境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
它为建立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方针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承诺及目标、指标的框架。
两项基本承诺为:①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②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因此可以说,环境方针是一个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行为的一个总承诺,可以说它是组织关于加强管理,改进环境表现的态度和行动的声明书。
9.环境方针一般包含哪些内容?组织的环境方针一般涉及以下方面:①长远规划方面:* 一般原则,如:承诺预防污染,建立行为评价程序,符合法规要求;* 战略或计划,如:在投资政策及实施方面承诺考虑环境问题。
②特定目标方面:承诺清洁生产目标;承诺减少某种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消耗(如:水、电);优先考虑废物在组织内的循环使用。
③产品方面:承诺达到国际法规及客户要求;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指导产品开发、设计。
④培训交流方面:加强队员工作进行环境培训;促进组织将环境表现向客户、员工及公众进行交流和公开化。
⑤员工保护方面:以雇员的健康安全不受危害的方式参加操作活动。
⑥符合性方面:与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密切合作,实现地方或同行业中最佳管理标准,确保运行层次始终符合法规要求。
总之,环境方针不仅能反映组织的总的方向与承诺,而且应清晰易懂,能为广大员工所了解和掌握。
10.环境方针是否一成不变?组织的环境方针应公布并保证实施。
一般来说一个环境方针的声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但是随着国家法律要求、企业经营战略和利益方要求等可能的变化和持续改进也需做及时调整。
11. 什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ISO14001定义中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12.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哪些方面?(1)向大气的排放;(2)向水体的排放;(3)固体废弃物的管理;(4)土地污染;(5)噪声污染;(6)能源与资源的消耗;13.环境目标和指标有什么区别?环境目标是一个组织在确定了自身的环境方针后,在规划自己的行动时确定的环境绩效的总体目的。
确定目标时应考虑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以及初始评审的结果。
14.环境目标、指标与环境方针的关系是什么?组织的环境方针确立之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设立则是关键步骤。
目标和指标是实现环境方针的具体化。
表215.环境管理方案就是制定每个有关职能和层次为实现环境目标、指标应具有的职责及达标时间表,以使环境方针得以付诸实践。
它包括:①规定每一有关职能机构在实现目标和指标中的责任。
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16.环境管理体系记录与信息管理包括那些内容?记录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它包括:1. 法律、法规、标准对组织的规定要求2. 有关的许可证要求3. 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评价4. 培训记录5. 检查、校准和维护活动记录6. 监测记录7. 事故记录及修正措施8. 供应方和承包方的有关信息9. 自我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10. 产品标识方面的数据,如:成份、性状数据11. 不符合记录12. 审核、评审记录17.为什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需要内部审核环节?当组织已经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按规范进行运行,则必须同时建立定期审核制度,以确定体系是否符合计划安排。
如果没有一个内部审核环节,体系运行就不能保持或改进。
18.谁来执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来承担的、其目的是根据环境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及持续改进的承诺提出需要修改的方针、目标及体系的其它要素。
19.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有什么区别?审核是由内部审核员或外部审核员对已有环境管理体系的自我监督与审查过程,而管理评审是最高评审者对审核后的结论进行的评价行为,由评审可以得出改进意见,以几决定改进的措施。
也可以说前者提出问题,后者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决定如何改进它。
20.管理评审主要包括哪几项?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对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绩效的评审②评价内部审核的结论③对体系有效性的评价④情况产生变化时,现行环境方针是否仍适合和需要做更改的评审⑤外部相关方对组织提出的新的要求,如:--产品和活动变化--法律、标准的变化--市场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等。
21. 发生环境事故的原因可能有哪几种?发生环境事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②员工不了解职责的要求;③员工了解要求,但未按规定做;④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实践篇22.赛格日立公司的环境方针是什么?公司环境方针:----创造和分享优美环境是我们的宗旨。
----营造和谐自然的花园式工厂,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
----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确保环境控制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三废排放达标。
----降低能耗是永恒的主题,用科学方法和手段、更合理利用资源。
23.赛格日立公司的环境目标是什么?公司环境目标:1、回收焙烧炉余热2、逐步替换公司区域内的1211灭火器3、提高环保动力部301站T23/T32低压无功补偿4、提高环保动力部512站T04/T05低压无功补偿5、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6、201屋面风机设备噪声降低7、按法律、法规以及程序文件要求做好化学品的使用、贮存管理8、F再生含酸废气达标排放9、回收利用307一般废水1000m310、食堂油烟排放达标24.我公司对环境因素如何进行识别和评价?在赛格日立公司:首先,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存在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并将结果汇总为《环境因素登记表》;随后,ISO推进办对公司各部门环境因素进行汇总,并负责编制《环境因素评价表》;最后,管理者代表对《环境因素评价表》审批后,由ISO 推进办发布公司《重大环境因素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