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物理课标模拟考试试题(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新课标提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自信A.信仰B.理想C.文化D.信念2.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模型建构”是属于哪一类核心素养()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3.新课标课程方案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要求所有学生()A.必修B.必考C.选修选考D必修选考4.新课标中关于学科课程标准:更新了教学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A.科学化B.社会化C.情景化D.生活化5.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A.发展规律B.运动规律C.变化规律D.作用规律6.高中物理课程在结构上注重为全体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和科学实践作为必修模块内容。
A.基础知识B.科学知识C.核心素养D.核心概念7.高中物理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A.激励功能B.检验功能C.反馈功能D.惩罚功能8.物理课程目标一共提出了()条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A.2B.3C.4D.59.选择性必须课程有()个模块A.2B.3C.4D.510.必修1模块的主题是:( )与物理模型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A.机械运动B.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D.曲线运动11.选修1模块的主题为()A.物理学与技术应用B.物理学与社会发展C.近代物理学初步D.物理学与环境12.物理必修课程共()学分A.4B.6C.8D.1013.物理选修课程共()学分A.4B.6C.8D.1014.学生要参加高中毕业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需要()学分A.4B.6C.12D.1815.学生如果要参加高中毕业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需要()学分A.4B.6C.12D.1816.新课程标准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是()A.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B.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C.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科学素养D.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17.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内容的表述是()A.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B.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关注科社会发展C.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关注科技进步D.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18.下列不属于物理核心知识的是()A.核心概念B.核心规律C.重要物理实验D.主要的物理学史19.下列不属于物理核心能力的是()A.理解能力B.推理能力C.模型建构能力D.分析、综合的能力20.关于培育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物理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目标B.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C.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D.物理教学只需在知识结论的应用上下工夫2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科学态度与责任包含了()的方面内容A.2B.3C.4D.522.新课标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的主要维度是()A.知识的掌握程度B.技能的掌握程度C.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D.能力的表现水平23.高中物理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共分()级A.3B.4C.5D.624.“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能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属于水平()A.3B.4C.5D.625.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是学业质量水平()A.2B.3C.4D.526.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是学业质量水平()A.2B.3C.4D.527.学生通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及运用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是()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28.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是()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29.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如实记录、客观对待所获取的实验数据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是()A.物理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与责任30.新课标中有关评价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A.目的明确B.可信有效C.全面深入D.奖优罚劣二、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新课标中关于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2.简述新课标中关于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是?3.简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4.简述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5.简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关科学思维的内涵及具体描述三、案例分析题1.试题案例(6分)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装好传感器,用于测量运动员在不同时刻下落的高度及速度。
如图2甲所示,运动员及所携带装备的总质量为60 kg,弹性绳原长为10m。
远动员从蹦极台自由下落,根据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得到如图2乙所示的速度—位移图像。
(1)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在什么位置动能最大?试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讨论运动员在该位置受力有什么特点。
(2)运动员下落动能最大时和落到最低点时,绳的弹性势能分利为多大?请陈述运用相关定律解决问题的条件。
请分析此题的第一问及第二问的考核目标。
2.教学设计(9分)材料:《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磁通量”部分内容标准如下:具体内容活动建议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感应现象,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查阅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请你据此材料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为主题,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只需要写出要点)。
2019年高中物理课标模拟考试试题(二)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3. 所有学生要达到高中毕业水平,都必须完成物理1、物理2的学习,必须从中选学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完成学分的物理课程学习。
4.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到,为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必须要把评价与评价结合起来。
5. 课程资源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和。
6.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能力,养成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7.“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高中课标对此能力的基本要求是(1)能的问题。
(2)从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8.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9.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0.“STS”是、和。
二、请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2分,共20分)1. 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代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经典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2.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
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
()3. 教科书编写要为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4.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学生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解决一些问题。
()5. 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6. 学生学习评价对于课程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注意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7.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8.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9.物理必修1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
()10.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三维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的学科对三维目标的解释是不同的,你从物理学科的角度,从以上三个方面中任选一方面,谈谈对学生要求所达到的目标。
2.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你是怎样做的?3.《课程标准》提出的本学科的课程理念有哪些?4.评估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评估和交流的?四、教学实践题(40分)以下是单摆一节的教学实录,请你对本节的教学给以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思想上有什么特点?(2)本节课的引入、过程、小结、评价等几个环节上有什么特点?(3)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都采取哪些得力措施,关注了学生哪些方面目标的培养?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过程实录1、讨论提出课题教师分给学生一些关于摆钟的振动、伽利略摆钟的发现及惠更斯对单摆研究的背景材料。
引导学生观察摆球在竖直平面内的振动,确定要研究的课题是了解单摆的构成、证明单摆的振动是间谐运动、分析单摆振动的回复力和单摆振动的影响因数。
2、确定研究方向为了便于研究小课题的统一,师生在确定课题以后,共同深入研究课文,讨论提出研究的任务和目标:(1)按照课文的要求制作一个单摆。
(2)观察单摆振动的情况,并大致总结出振动的特点。
(3)借助数学方法理论可以证明,当摆角很小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可以看作简谐运动。
(4)猜测单摆的振动周期会与哪些物理量有关。
(5)设计实验对猜测给予定性的验证。
(6)定量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7)协作探究出单摆的周期与相关物理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8)对所学的研究内容作一个回顾和总结3、研究小组成立明确任务目标后,把学生分成二人大组,每组23个人,每组进一步对课题的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师生共同研究后决定成立四个子课题小组分别为①第一子课题:循着科学家探究之路――从物理学史角度来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5人)②第二子课题:借助数学理论推导论证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5人)③第三子课题:实验探究单摆振动的影响因素(8人)④第四子课题:定量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