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太阴肺经络

手太阴肺经络


手太阴经筋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 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 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 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 下,出缺盆,结肩前髃, 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 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 痛,甚成息贲,胁急、吐 血。(《灵枢·经筋》)

主要病候
1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2宣发卫气; 3通调水道; 4肺朝百脉,主治节。 5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6与大肠相表里。 1.肺的宣降功能失调 呼吸不利、咳、喘 咳血; 少气不足以息.;
脏 腑 病
肺脏
2病理变化
2.咳甚伤及肺络 3.肺气虚
4.肺气不宣→表虚不固
伤风、肩背部寒冷,疼痛
是动则病: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 本经有了异 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 常变动就出 而瞀,此为臂厥。 现的病症。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 是主…所生病: 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 本经所属腧 前廉痛厥,掌中热。 穴主治有关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 “…”方面所 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发生的疾病。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 本经气盛气虚 以息,溺色变。 病症
出食指端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 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 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一条主干: 联系脏腑、器官的体内线 分布腧穴的体表线 一条分支: 与手阳明经脉相接
循行小结
1. 2. 3. 4. 5.
手太阴肺经腧穴

共11个双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 尺泽孔最列缺加 经渠太渊鱼际少 肺手太阴十一穴
侠:侠白 少:少商
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 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 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 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 也。
手太阴经别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 腋少阴之前,入走肺, 散之大肠,上出缺盆, 循喉咙,复合阳明。 (《灵枢·经别》) 别从手太阴肺经的腋部 分出,行于手少阴心经 前。入胸走肺,向下散 络大肠,向上出于缺盆 (锁骨上窝),沿喉咙, 再与手阳明大肠经相合。
手太阴肺经病候
肺方面病症: 咳嗽、气喘、少 气不足以息、 咳血、伤风、 心烦、胸闷、 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咽喉肿痛 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经脉循行所过 病症: 缺盆部、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 手臂内侧前缘 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痛,肩背部冷、 痛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 以息,溺色变。 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心系:属肺;络大肠(阴经属脏络腑) 气血流注顺序: 足厥阴肝经
肺内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10. 11.
气血的多少:少血多气;旺于寅时(3:00-5:00) 外线(有穴通路):中府→少商(左右各11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
太渊、鱼际、少商。
手太阴肺经病候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循行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 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 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 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 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循行简示
屬肺 上膈 胃口 中焦 下絡大腸
腋下
循臑內 (行少陰心主之前) 肘中 循上骨下廉 寸口 次指內廉 上魚際 大指
起点:起于中焦(胃脘部); 循行走向:属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分布规律:分布于胸腹部及上肢内侧前缘
体内相联系的脏腑器官:胃、大肠、肺、肺系(气管、喉咙) 体表主干:胸壁外上方→上臂内侧前缘→肘前缘→前臂内侧 前缘→寸口→上鱼际→大拇指桡侧端
6. 7.
表里经相接:腕后1.5寸(列缺)→食指端(商阳)交大肠经。 止点:止于拇指末节桡侧端(少商穴)
经 脉 病
咽喉疼痛 本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症候 胸部胀满 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
本节重点及总结

手太阴经脉循行原文(背默) 一条主干:
(内)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联系胃口、肺系 (外)前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拇指桡侧缘
一条分支:
食指桡侧缘交接手阳明

手太阴主要病候(了解) 本经腧穴主治咽喉、胸、肺以及经脉循 行部位的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