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AFP
1、主要相关肿瘤: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癌。 2、其它相关肿瘤:卵巢畸胎瘤、胃癌、胆 道癌、胰腺癌等。 3、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 硬化、肠炎以及遗传性酪氨酸血症等会升高; 怀孕时也可一时性升高。


在进行肝癌诊断时,应排除由妊娠、活动性肝炎、 生殖腺胚胎癌、继发性肝癌和少数消化道肿瘤等 引起的AFP升高,通常由非原发性肝癌引起的AFP 升高,一般都不会高于400μg/L。 3.6~5.2%的胆管上皮癌、84%以上的肝母细胞 癌和70%左右的生殖性畸胎瘤及较少比例的胰腺 癌、肺癌、肾癌和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AFP低浓度 的异常升高。
治疗监测、分析病程、评估疗效

TM的基础水平:个体初次诊断测得 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可作为本人治疗 后检测的基础水平,与后期检测值 相对照,判断疗效。
治疗监测、分析病程、评估疗效
这是TM的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明确外科 治疗、放射治疗或者化疗是否有效。
合适的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可以反映肿瘤的残余量, 这种定量关系十分重要,如Rustin 报道应用HCG监 测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的疗效/检测抗药性和推断何时 停止治疗的良好时机等应用。治疗完成后的肿瘤标 志物浓度下降可用于初步评估残留肿瘤组织和肿瘤 完全消除的程度。

良性病变中的AFP升高


升高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
肝炎病人,10%升高,水平<50μg/L;

肝硬化病人,30%升高,水平<500μg/L;
疗效观察和预后的评估

若AFP及胆红素同时明显升高,病人存活期 很短
原发性肝癌在治疗过程中,如AFP含量保持 在术后水平,示病情稳定;下降示病情好 转,持续不降说明疗效不佳

胰腺癌
88~91%


肺癌
结肠癌
76%
73%


乳腺癌和卵巢癌
73%
膀胱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也有升高
CEA的局限性

只在肿瘤的中晚期才有较显著的升高,也 不只局限于某一类肿瘤,因此CEA对多数肿 瘤的早期发现与鉴别诊断并无帮助 CEA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预后的评估(主要作用)

2
癌胚抗原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
是一种可溶性糖蛋白,胚胎期主要存在于 胎儿的胃肠管、胰腺和肝脏。胃肠道恶性肿瘤 时可见血清CEA升高,在乳腺癌、肺癌及其他 恶性肿瘤中也可出现表达,并分泌于体液中。

成人血清含量极低(<5μg/L ,如吸烟者为1520μg/L,6.5%可达20-40μg/L )。 CEAl965 年被发现时,认为是结肠癌的标志物(60%90%患者升高),但以后发现胰腺癌(80%)、 胃癌(60%)、肺癌(75%)和乳腺癌(60%)也有 较高表
2008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城市 顺 位 1 死亡原因 (ICD-10) 恶性肿瘤 死亡专 率 (1/10万) 166.97 构成 (%) 死亡原因 (ICD-10) 农村 死亡专 率 (1/10万) 156.73 构成 (%) 25.39
27.12 恶性肿瘤
2
3
心脏病
脑血管病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癌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很大。它和心血管疾患一起,


已成为医学上的两大难关。全世界52亿人口中,每年约有
70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 几乎每 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诊断方法不断进步可以使大约8090%的癌症得到确诊,而且,1/3的癌症患者能在早期发现。 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最新权威性结论:癌症患者如果能早 期发现,治愈率可达80%以上。因此,早期肿瘤诊断已成 为全世界医务人员长期以来极尽全力研究的热门课题。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高危人群的筛查 有症状者的辅助诊断 癌症的临床阶段的分期 疾病进程的预后指标 评估治疗方案有效性 判断癌症是否复发 治疗应答的监测
高危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
有一些标志物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很有意义, 特别是有肿瘤家族史和有症状患者肿瘤发病 率较高 AFP —肝硬化、肝癌 PSA—大于50岁的前列腺腺瘤患者 降钙素—疑有甲状腺髓质癌或家族中出现过 这类癌患者

CA125的临床应用
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一般超过100U/ml)。 观察病情及预测预后(敏感度高) 血清CA125升高(或降低)2倍的患者 中大于80%的病例为病情进展(或消退) 早期复发的监测:75%的患者在肿瘤复发 前一年左右时间CA125的水平就已升高
(二)糖类抗原19-9(CA199)
CEA

1、主要相关肿瘤: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2、其它相关肿瘤:常见于肺癌、大肠癌、 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3、其他影响因素:吸烟者假阳性较多,妊 娠期妇女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 结肠炎等疾病患者中约有15%~53%的血清 CEA也会升高。
临 床 意 义
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CEA在中晚期肿瘤中的灵敏度
溃疡性结肠炎 胰腺炎
结肠息肉
CA125:

最初认为是卵巢癌特异的,但深入研究,它 也是一种广谱的标志物。正常值以35U/ml 为界,82.2%卵巢癌、58%胰腺癌、32% 肺癌,及其他非妇科肿瘤皆有不同程度的升 高,但作为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是个重要的标 志物,与病程有关。
糖类抗原12-5(CA125)
1.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的数目:肿瘤越大细胞越多,
肿瘤标志物的浓度越高。
2.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肿瘤细胞合 成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越快,血液循环中肿瘤标志物的浓 度越高。
3.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好坏:若血液供应差,血液循环 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低。
4.肿瘤细胞是否有坏死和坏死的程度:肿瘤 细胞坏死后,释放出大量肿瘤标志物,使肿瘤局部 和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升高。 5.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分期:肿瘤



TM基本上不能对肿瘤定位
极少数TM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甲状腺球蛋白等具器官特异 性,但不是肿瘤特异性。



通常不能进行确诊
因为TM无足够的肿瘤特异性。


大多数TM与疾病分期有关联
浓度与肿瘤大小通常存在关联 但并不能以TM 浓度精确指示各期肿瘤,不能根 据个体测得值来判断肿瘤大小 因为各期肿瘤的TM浓度范围极广,且互相重叠。
细胞分化程度越差,恶性程度越高,越晚期,产生
的肿瘤标志物越多。
6.肿瘤细胞是否表达和合成肿瘤标志物: 有些肿瘤细胞不表达、不携带肿瘤标志物,则
在血液和体液中就检测不到。
7.肿瘤标志物在体内的降解和排泄速度: 若肝、肾功能差,排泄速度慢,则肿瘤标志物 在体内可异常升高。
1
甲胎蛋白
AFP
(alpha-fetoprotein)
判断预后
检测TM另一重要的特性就是预测价值,通常 基础水平越高,越可能处于癌症晚期,预后 较差,基础水平正常或仅轻微升高,预示着 极有可能肿瘤不再复发、复发时间延长或存 活时间长。 如术前血清CEA和CA15-3水平与肿瘤大 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分级同为乳腺癌的独 立预后因素。

影响血液和体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因素
121.00
120.79
19.65 脑血管病
19.62 呼吸系病
134.16
104.20
21.73
16.88
4
5 6 7 8 9 10
呼吸系病
损伤及中毒
73.02
31.26 21.09 17.60 6.97 6.34 3.69
11.86 心脏病
5.08 损伤及中毒 3.43 消化系病 2.8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 疾病
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存在于细胞、组织或体液中, 能用化学或免疫方法定量的、能证实癌肿存在、能 监测肿瘤治疗和预后的物质。这些物质必须在正常 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肿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 于正常人。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特点:



(1)敏感性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 (2)特异性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确; (3)有器官特异性,能对肿瘤定位; (4)血清中浓度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 (5)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 和转移; 然而目前所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均未达到上述要求,但如 正确合理使用,仍有很大临床价值,关键是要正确评价肿瘤 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治疗检测
TM评价治疗有效性方案 (Beastall, 1991)




无效: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改善: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有效: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 显效: TM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疗效监测



治疗后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与疗效、预后有一定 的相关性: ①肿瘤标志物浓度术前升高而于术后下降或降 至正常参考水平以下,提示冶疗有效,预后良好; ②肿瘤标志物浓度不下降或下降很少:提示肿 瘤切除不完全有残留肿瘤或肿瘤转移或存在多发性 肿瘤; ③肿瘤彻底切除或影像检查未发现残余肿瘤, 但肿瘤标志物未下降到健康对照组的参考水平范围 内,预示治疗无效。 ④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但过一段时间(约数月) 后又重新上升,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CA19-9是胰腺、胃和肠癌的标记物。 正常人群血清CA19-9阳性的临界值为 37U/ml
正常人血清中CA125的临界值为35U/ml CA125的半衰期仅4.8天,在血中很快代 谢,所测即时结果能反映肿瘤近期的变化 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