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选镜指南
有相同的最大光圈值,一般是高端镜 头才有的配置
3.镜头型号上的光圈值,说的是最大光圈,实际上可以缩小
比如14-42mm F3.5-5.6这个镜头,在14mm的时候,最大光圈为F3.5,而在42mm的时 候,最大光圈只有F5.6了。也就是说,浮动光圈的镜头,随着焦距变大,最大光圈会变小 镜头可以设置缩小光圈,但是不能大于最大光圈,比如14-42广角端就没法变成F2.8
等效焦距是选镜头的关键参数
上图是同样对焦距离下,不同等效 焦距的取景范围,右图是不同等效焦 距对应的视角(详情可以看第七课) 等效焦距(视角)决定了镜头的取 景范围大小,和我们日常拍摄息息相 关,是一个最核心的参数
二、为什么要换镜头
套头广角端不够广,遇到大场面风景或者室内建筑,“Hold不住”
左图为等效14mm(114度),右图为等效28mm(75度),很明显,左图的视野要宽阔很多,这对拍摄风景
松下8mm F3.5(M43卡口)
三阳7.5mm F3.5(M43卡口)
三阳8mm F2.8(E卡口)
安原7.3mm F4(E卡口)
以上前三个为对角线鱼眼,最后一个为圆周鱼眼,鱼眼除了能拍摄180度的效果 还能校正畸变得到正常的超广角效果,另外还能拼接360度全景动画效果 PS:还有三星10mm F3.5鱼眼未上市
第十四课
课堂目标
1.教你学会看 镜头型号
2.为什么要换 镜头
3.微单镜头介 绍
学会选镜头
一、镜头型号解析
镜头型号包含的意义
镜头型号是一长串字母和数字 上面是以索尼E16-50为例分析的,这个 镜头很普遍,它的型号也很典型,以上分 五段解释了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组成,新手可能会看得很迷糊 所有的数字和字母都有它们的 意义,下面给大家仔细说明
ASPH : 非球面镜片
PZ:
ZA: DG:
电动变焦
索尼蔡司镜头 松下徕卡镜头
Elmarit:
HD:
最大光圈F2.8(徕卡)
视频对焦安静快速(松下)
Super EBC:超级EBC镀膜(富士)
二、为什么要换镜头
大部分新手买了微单之前有一种观念,自带的镜头用着就行了,不愿额外再买镜头 但是实际使用之后,才发现套头的种种局限性,下面就专门说下局限性有那些方面
3.等效焦距决定视角大小(详见第七课),要用实际焦距乘以转换系数
常见微单的转换系数如下(X表示转换系数的倍数,比如1.5X,表示1.5倍): 索尼NEX:1.5X,富士X:1.5X,三星NX:1.5X,佳能EOS M:1.6X 松下和奥林巴斯M43:2X,尼康1系统:2.7X,宾得Q:5.5X
一、镜头型号解析
前面提到了光圈的差别,其实套头和好点的镜头,就算焦距、光圈都相同,效果差别也是很大的
关于镜头光学素质的判断,以后会专门讲,这里先放一个对比图,体会一下差别 这里两个镜头都缩小了光圈,如果套头全开,差距会更大一些(均为100%截图)
套头局限四:放大倍率不够大,无法完成微距拍摄
对于镜头的微距拍摄能力,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叫做放大倍率,也就是成像大小和真实 物体大小的比值,比值越大,微距拍摄能力越强
第三段字母的含义:光圈范围
1.光圈值只有一个数字是恒定光圈
比如E10-18 F4,X12-35 F2.8等
2.光圈值有两个数字是浮动光圈
比如F3.5-5.6 第一个光圈值(3.5)是广角端的最大光圈 第二个光圈值(5.6)是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浮动光圈的变焦,随着焦距变长,最大光 圈越来越小
恒定光圈镜头,在整个焦段范围,都
索尼E16-70mm F4 ZA(高度推荐)
索尼18-105mm F4 G
(三)标准变焦
3.富士X系统
富士18-55比一般的套头光圈 更大,锐度和色彩更好,而
且带光圈环,高度推荐
适马:OS(适马微单镜头都无防抖)
防抖在取景和视频的时候无法工作
一、镜头型号解析
其它字母的含义
FISHEYE:鱼眼镜头 MACRO: 微距镜头 T*: ED: 蔡司T镀膜 低色散镜片
SSA: i-Fn : STM:
带超声波马达(三星) 镜头有Fn按钮(三星) 线性对焦马达(佳能)
Nocticron :最大光圈F1.2(徕卡) Summilux :最大光圈F1.4(徕卡)
关于套头的特别说明
后面提到的套头,主要是那些价格便宜 (拆机1200以内),那些比较贵的套头, 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比较贵的套头有:
松下20 1.7,松下12-35,松下14-140 奥林巴斯17 1.8,奥林巴斯12-40 索尼E24za,E18-200 富士XF35 1.4,XF18-55等
EM1+MZD12-40 F2.8套机
14-45全焦段锐度出色,但是
变焦涩,而且重 14-42二代体积小,画质好 12-35则有着不输定焦的锐度,
色彩,焦外等
松下14-42mm F3.5-5.6Ⅱ(高度推荐) 松下12-35mm F2.8(高度推荐)
(三)标准变焦
1.M43系统
奥巴14-42mm F3.5-5.6(不推荐)
奥巴14-42mm F3.5-5.6Ⅱ
二、为什么要换镜头
套头局限二:光圈太小
很多新手会问,16-50mm不是已经包含了50mm吗,为什么还要去买E50mm F1.8的定焦呢?
如果你理解了曝光三要素 那一定也就知道大光圈的重要性 在室内、夜景一切光线一般的情 况下,大光圈意味着可以使用更高的 快门速度,使用更低的感光度,从而 降低拍糊的可能性,提高画质
二、为什么要换镜头
光圈太小造成的问题二:虚化能力弱
如果机身和镜头都确定了,那么虚化的பைடு நூலகம்力也就确定了,一般来说,套头的虚化能力比 较弱,因为光圈太小,如果你用E18-55,要获得最大的虚化效果,就变焦到55mm,然后光 圈设为F5.6,最近距离的对焦,此时虚化是非常明显的。但如果你要拍半身人像,虚化将是 非常微弱的(对焦距离大)
奥林巴斯9-18mm F4.0-5.6 (M43卡口) 佳能11-22mm F4.0-5.6 (EF-M卡口)
12-24 F4)未上市
(二)超广角
2.超广角定焦
奥林巴斯12mm F2(M43卡口)
索尼16mm F2.8(E卡口)
蔡司touit12mm f2.8(E卡口和XF卡口)
奥巴12mm和富士14mm高度推荐
奥巴14-42mm F3.5-5.6ⅡR
14-42一代体积大,画质一般
14-42二代体积较小,画质好些 12-50内变焦,防滴溅,带微距 和电动,且有等效24mm超广角
12-40是新三大元,画质不俗
奥巴12-50mm F3.5-6.3(推荐) 奥巴12-40mm F3.5-5.6(高度推荐)
(三)标准变焦
如果你要拍人像获得明显的虚化
效果,那么只能再额外购买大光圈镜
头,比如E50 1.8,MZD45 1.8等 你将发现,虚化变得格外容易, 因为这本身就是镜头的能力,而不是 参数设置和摄影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25mm F1.4
25mm F5.6
二、为什么要换镜头
套头局限三:画质不够好(清晰度、色彩、色散、眩光、层次过度、质感等)
二、为什么要换镜头
光圈太小造成的问题一:弱光拍摄能力差(因为需要保证快门速度,三脚架拍静物是另外一种情况)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E16-50和E50的光圈差距究有多大,E16-50在50mm最大光圈为 F5.6,E50mm最大光圈为F1.8,根据第一课进阶篇的知识,可以算出来,F1.8的集光能
力是F5.6的9.7倍,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16-50用ISO2000,E50 1.8只需要
用ISO200,而在相同的感光度下,如果16-50快门只有1/10秒,E50则可以达到1/100秒
如左图所示,ISO200和ISO1600
的画质差距很大,无论细节,噪点,
层次过度等,高感都下降很多 也就是说套头在光线一般的情况 下,手持和拍会动的人、动物的时候,
只能用高感换快门,画质牺牲特别大,
而如果用低感,就会糊片
2.索尼NEX系统
18-55体积比较大,画质一般 16-50体积小巧,带电动变焦, 锐度色彩一般,暗角严重,在 5R,5T,6等机身上长焦端会
索尼E18-55mm F3.5-5.6 索尼16-50mm F3.5-5.6
跑焦 16-70为新出的ZA标变,画质 应该很不错,体积控制优秀 18-105为电动变焦,体积很大, 很重
等效放大倍率=实际放大倍率*转换系 数,下面列举几个常见套头和微距镜 头的等效放大倍率 E16-50 G14-42Ⅱ 0.32倍 0.34倍
XF60微距
E30微距 DG45微距 MZD60微距
0.75倍
1.5倍 2倍 2倍
MZD12-50 0.96倍(微距模式)
三、微单镜头群明细(收录100枚镜头)
蔡司12mm不推荐 PS:松下14mm可以通过附加镜达到 超广角,而索尼16mm加上ECU1可
以达到等效18mm
三星16mm F2.4(NX卡口) 富士14mm F2.8(X卡口)
(三)标准变焦
1.M43系统
松下14-45mm F3.5-5.6
松下14-42mm F3.5-5.6(不推荐)
松下X14-42mm F3.5-5.6
(二)超广角
1.超广角变焦(因为24mm是超广角临界点,所以广角端等效24mm的变焦不计入此项)
松下7-14mm F4(M43卡口)
索尼10-18mm F4(E卡口)
尼康6.7-13mm F3.5-5.6(尼康1卡口)
松下7-14和索尼10-18高度推荐
PS:还有三星12-24 F4-5.6 富士10-24 F4(也可能是
1.焦距只有一个数字是定焦
比如E16mm,E24mm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