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读书笔记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读书笔记
辉之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墨子:行义,“万事莫贵于义”,重功利讲实用。
孔子:天命论(使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求
如愿,但求心安。 庄子:真实而自由,“率性”。
06 制度与人性
制度与人性
孟子: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恶),引导人人讲仁义仁(恻隐之 心)义(羞恶之心)礼(恭敬之心)智(是非之心) 荀子:性恶论 – 人性有恶,需要靠礼乐来防范人性有性和伪两面, 性 – 人的自然属性,天生如此的;伪 – 人的社会属性,事在人为 韩非:人性本恶,趋利避害 – 要靠制度:以法治国(刑治),高 官厚禄,严刑峻法,令行禁止 孔子:不讲人性,以德治国
孔子 – 中庸之道 老子 – 正言若反
TH易中天中华史
读书PPT:xxx
1
这世界有救吗? 哪个社会好? 君权、民权,人权
2 3
4
活着为什么?
生存之道
CONTENTS
目录
5
6
制度与人性
01 这世界有救吗?
代表人物 孔子:克己复礼(核心价值:仁;政治主张:礼)
救世思想
墨子: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天下之利,庶民之用 庄子:不爱(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先存诸己而后存于人 韩非:庶人剑,军国指利,君主之用 理论根基
1
仁爱:是亲 情出发点,有差 别的爱
2
一视同仁的 爱,无差别的爱
3
功利主义
4
实用主义
02 哪个社会好?
社会制度本质
墨子:社会主义,兼爱,按劳分配,公平正义 – 违法人之常情伦理 庄子:无政府主义 老子:政府不要作为,无为而治,寡欲,愚民政策 韩非:君主无为(前提:要在中央 – 中央集权),蜂蚁社会,制度 保障:法治(专制) 孔子:垂拱而治,为政以德 墨家:蜂蚁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尚同 – 专制、独裁
思想归纳
如何做人 – 生存之道
人性论:道家 – 不讲人性,人性就是天性
墨子 – 劳动,贵义(公平和正义)
孟子 – 仁义礼智 荀子 – 尊礼(秩序与文明)
如何治国
道家:自治 – 天道(回到太古) 墨家:人治 – 帝道(回到尧舜) 儒家:德治 – 王道(回到商周) 法家:法治 – 霸道(走向秦汉)
方法论:韩非 – 斗争哲学
04 活着为什么?
价值观念
孟子: 大丈夫 – 养浩然之气(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
之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墨子:行义,“万事莫贵于义”,重功利讲实用。
孔子:天命论(使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求如
愿,但求心安。
庄子:真实而自由,“率性”。
05 生存之道
处事之道
孟子: 大丈夫 – 养浩然之气(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
03 君权、民权、人权
孟子:民权高于君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臣对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权天授(名为天授,实为民授)
思想潮流
韩非:霸道(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 两面三刀(两面:奖惩,赏罚,德刑;三刀:势(威势) - 势立威,术(权术) - 权驭臣,法(法规) - 法制民。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潜御群臣,一民之轨莫如法” 只有君权(蜂蚁社会),为君主谋 墨子:为天下谋(蜂蚁社会 – 人治 – 独裁) 兼爱,尚同 理想: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权 杨朱:一毛不拔。“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 不取也。人人不损 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