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第3课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图 3-3
【典例 1】 (2016· 永州)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B. C. D. 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 “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
)
【解析】 生态系统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故 A 正确;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故 B 正确;食物链反映的是 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 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 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 C 错误;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使碳进入生物体内,故 D 正确。
【答案】 C
【类题南湖的叙述中,可 ( )
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 B. 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 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 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解析】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 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美丽怡人的千亩湖”,既 包括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 因此能构成生态系统;“湖水中灵动的鱼儿”,只有鱼类,没 有生产者、分解者、其他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 生态系统;“岸边摇曳的杨柳树”,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消 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答案】 B
专题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有四大基本成分,可根据其所属类别进行判 断: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指阳光、空气、水、矿物质等; ②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③消费者指各种动物;④分解 者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腐生动物。
【典例 2】 (2016· 成都)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兔子 C. 蝗虫
【解析】
【答案】
C
2.(2016· 衡阳)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 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儿空隙。”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某种非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这种非生物因素是 A. 阳光 C. 空气
【答案】 A
(
)
B. 温度 D. 水分
3.(2016· 宿迁)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沙漠生态系统 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针叶林生态系统 )
【解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其中生物 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G 属于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 F(草)是生产者,D(鹰)是最高级消费者,食
物 链 有 F→B→C→D 和 F→E→D , 最 短 的 一 条 食 物 链 是 F→E→D。
(3)生态系统中, 有机物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有毒物质 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 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最高级消费者。
(4)由图可知,D 捕食 C,两者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的种 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答案】 (1)非生物 生物 捕食 自动调节能力 分解 (2)2 F→E→D (3) F D (4)
专题四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能维持平衡的原因是其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性,生态 系统中物种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典例 4】
(2016· 盐城)如表所示为某科研人员对四个生 ( )
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可推 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物种 1 物种 2 A B C D 0 200 150 300 90 350 250 200 物种 3 物种 4 物种 5 物种 6 物种 7 0 0 100 0 0 0 800 0 30 30 40 0 30 0 30 0 40 40 1 50
【答案】 D
【类题演练 3】 (2016· 聊城)如图 3-6 是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 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3-6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A]属于____部分,[G]属于____部分的 ____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____(用 字母表示)。 (3)在该生态系统中,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用字母表示)。如 果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 的生物是____(用字母表示)。 (4)该生态系统中,[C]与[D]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关系;通常情况下,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__________。
)
B. 蘑菇 D. 水稻
兔子、蝗虫都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以植物为食,都属于消费者;蘑菇是真菌,靠分 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水稻是绿色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答案】 D
【类题演练 2】 (2016· 安庆)近年来天然水域环境日趋恶劣,江豚 死亡事件频发,数量仍呈急速衰退趋势,如今江豚变得比大熊 猫还要稀少,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农业部计划投巨资在安庆西 江建长江下游江豚迁地保护区,为江豚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 墙”。长江江豚为中国长江独有淡水豚类,是长江淡水生态系 统中的生物链顶级物种,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 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如图 3-4 为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以江 豚为顶级物种的生物链“金字塔”,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生物群落指一定生活环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3.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 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的全
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5.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是: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 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所示生物为生 产者和消费者,所以没有表示出来的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江豚也和白鳍豚一样灭 绝,则标志长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因此我们要保护江豚 的栖息环境。 【答案】 (1)长江浮游植物 太阳能 消费者 少 (2)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3)生态平衡
图 3-1 A.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答案】
C
6. (2016· 成都)如图 3-2 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图 3-2 (1)在该图中,生产者是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 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____。 写出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 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_____。
6.各种生物间最主要的是 食物关系。各种生物由于食物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7.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渠道。物质在 生态系统中是循环流动的,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8.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呈现生态平衡状态,这是 因为生态系统都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 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能力 就越强。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 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答案】
(1)草、树
鼠、昆虫
猫头鹰
(2)食物
食物网
草→鼠→猫头鹰
(3)分解者
专题一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概念辨析
种群强调同一“物种”,另外要突出“同一物种的总和”。因 此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青蛙、蝌蚪等均属同一种群,但一个池塘中所 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一个群落是由许多个种群组成的,群落的概 念应突出“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则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环境 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都是在一定的自 然区域内,但这个自然区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限制,种群所在 的自然区域不一定比群落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但 应注意生物圈不能认为是包含整个地球,仅仅是指地球上生物活动 的区域,没有生物活动的区域如地球深处不包含在内。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三者概念上的关系可用图 3-3 表示。
【典例 3】 (2016· 孝感)如图 3-5 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
A. B. C. D.
图 3-5 微生物中的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狐和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该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组成 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 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 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次利用。故营腐生生 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A 正确。如图所示狐以兔为食,所以狐和 兔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B 正确。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 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 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 从植物开始, 求每个分支的条数的和。 该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组成: 草→兔→鹰; 草→兔→狐;草→鼠→蛇→鹰;草→鼠→狐,C 正确。生态系统中,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 流动、逐级递减,并且是不循环的,D 错误。
图 3-4
(1)在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 量最终来自_____,江豚是顶级_____,数量最_____。 (2)在长江水域生态系统组成中,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还有_______ 和_____。 (3)如果江豚也和白鳍豚一样灭绝,则标志长江生态系统的______遭 受严重破坏,保护江豚及其栖息环境迫在眉睫。 【解析】 (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 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 始的;由图示可知江豚处在食物链“金字塔”的最顶端,所以江豚 是顶级消费者,数量最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