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终审稿)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终审稿)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望岳》教案
【教学目标】:
a、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b、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 、道具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五岳”导入。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
1.指名简介作者。

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背景:应试落第。

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五、深入研读
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联“岱宗”两句。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字词解释,梳理大意。

重点:“岱宗”、“夫如何”、“夫”、“齐鲁”、“青”、“未了”。

●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青翠苍郁、绵延不绝。

●齐读。

2.“造化”两句。

●字词:“造化”、“神秀”、“钟”、“阴”、“阳”、“割”。

●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板书——“近望”
3.“荡胸”两句。

●字词:“荡胸”、“决眦”“入”
●看ppt图片,演示“决眦入归鸟”。

●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六、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
产生了一个愿望。

杜甫的愿望是什么——一览众山小。

2、“会当”两句释义。

3、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启示。

七、总结课文
1.完成填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思想
感情。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八、背诵竞赛
九、作业:
1.字词解释抄2遍。

2.抄写原诗并翻译。

板书:
望岳
(唐)杜甫---- “诗圣”
首联: 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颔联: 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颈联: 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尾联: 不畏艰难俯视一切
附原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
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
二、学习《望岳》
1.整体感知: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每一句诗,理解诗歌内容。

提示:指定学生翻译,老师指导。

2.小组合作探究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
1、首联写出了远望中所见泰山的高大形象。

2、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
峻绵长。

3、颈联写凝(细)望之景。

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4、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也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

《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表明诗人不仅登上泰山的顶峰,而且要登上人生的顶峰,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赏析语言
《望岳》一诗炼字传神,其中“造化钟神秀”中的“钟”字、“阴阳割昏晓中”中的“割”字尤为突出,试品析好在哪里
“钟”拟人,写出大自然的多情,体现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景色的喜爱;“割”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揭示怎样的人生哲理?
表明诗人不仅登上泰山的顶峰,而且要登上人生的顶峰,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