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控制环境

正直品行与价值观 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胜任能力 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 组织结构 权责划分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识别、评价和管理影响单位经营目标实现的 各种内外部风险的过程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 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 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实施的、 为了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 (一)企业战略 (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三)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四)资产的完整
(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二.内部控制的发生、发展和演进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 是很小的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或舞弊的可能性 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 协调的方法的措施。
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部分
(一)“内部牵制”阶段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五)“风险管理框架”阶段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牵制 起源于公元前36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 米亚文明时期,职责分工、互相牵制, 防止错误和舞弊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内 部控制定义,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 部管理控制 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 提出以”内部会计控制结构“概念取 代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控制环境、会 计制度和控制程序。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结构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992年,C0S0研究报告,提出内部 控制整体框架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 动、内部沟通和监督
2003年,C0S0委员会颁布”企业风 险管理整合框架“,内部控制要素增 加到8个
风险管理框架
(一)内部牵制阶段

直至20世纪初

内部控制思想的起源于内部牵制,着重组织内分工的控制, 它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 雏形。 内部牵制概念的两个基本假定:




会计制度
控制程序
(四)“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20世纪90年代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 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五个要素: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等。


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 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监督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 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 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 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组织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估 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风险管理框架”阶段

21世纪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 员工的影响,包括内部控制及其在战略和整个公司的应用, 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 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组员:邓宜桐 郑兴榕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 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 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的政策和程序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 2.合理保证资产安全 3.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包括: 职务分离 授权控制 事务控制 信息处理控制 独立检查与稽核



须拥有一套完善的有关信息传递、沟 通与反馈的信息系统,保证组织内外的信息畅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 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的有关 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 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1.会计控制是指与财产安全和会计记录可靠性有直接联系的 方法的程序,如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财 产解除控制和内部审计等。 2.管理控制是指与提高经营效率与贯彻管理方针有关的方法 和程序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20世纪80年代 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 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结构包含: 控制环境
相关主题